鄭明懷
摘要《大鴻米店》的主角五龍原本也有著農民的美好品性,在家鄉遭受洪災后被迫來到城市,但在城里備受侮辱,身心遭受嚴重創傷,這種記憶并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仇恨也開始埋在了他的心里。當他發跡以后,不僅對仇人展開了瘋狂地報復,也對無辜者進行了報復,在仇恨的支配下,他逐漸蛻變成一個很壞的農民,最終也被仇恨毀掉了一生。
關鍵詞《大鴻米店》;農民,仇恨
《大鴻米店》影片中的男主角五龍在家鄉遭受洪災后來到了城市,他以為在城市能實現他的夢想,可事與愿違,在城里反而遭受各種各樣的侮辱。他忍辱負重,當他有出頭之日之時,那句“是什么讓我有今天?是仇恨”的話振聾發聵!仇恨讓這個農民在城里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在仇恨的支配下也逐漸喪失了自己,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一、仇恨的種子
仇恨心理屬于一種情緒反應,它往往是人在受到惡性刺激的同時因不能對抗或反抗而產生的一種不良的情緒體驗,這種情緒體驗含有強烈的不滿和深切的憤怒,并可在雙方力量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回報性的攻擊行為。人在仇恨的支配下,仇恨的對象就是自己的敵人,甚至以一種魚死網破、你死我活的方式進行報復。五龍這個從農村來的農民,對他人、對社會的仇恨并不是從來就有的,從影片中那無助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本身不是一個很壞的農民,從根本上講,仇恨與他的經歷、遭遇有關。
叫“爸”的經歷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五龍實在是太餓了,在碼頭上欲撿一塊狗吃剩的肉,但當他的手碰到肉時,惡霸阿保的腳蹂了上來,逼著他叫爸,勢單力薄的他只有屈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莫大的侮辱,可五龍忍了,他雖是一個農民,卻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遘理。受到侮辱的五龍就此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這個農民也開始走上與以往不同的生活軌跡。
這只不過是他在城市遭受侮辱欺凌的開始,在馮家做伙計的經歷更使他的仇恨與日俱增。通過一次吃飯的幾個鏡頭就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馮家對五龍的輕蔑態度,五龍在盛第四碗飯的時候,綺云就盯著他的碗,并說“他又盛啦”。而馮老板也跟著說,“飽了就別吃了,米店的米也要花錢買的。”一個不拿工錢的伙計連多吃幾碗飯也要遭受責難。他所受的這些屈辱,匯集成了他的仇恨和報復,決定了他在以后道路上的不擇手段和心狠手辣。
剛開始時,五龍在馮家還很本分,但逆來順受的背后則遮蔽了五龍有著反抗意識的另一面。織云原本想給五龍買雙鞋,卻在綺云的阻撓下沒有買成,可五龍對這事耿耿于懷,并沒有忘記這件事,為了買鞋,他竟向老板要工錢,當初收留他時,五龍滿口答應說只要有飯吃就行。可五龍變了,這種變化讓馮老板害怕,但也讓馮老板看到了五龍作為男人心胸狹窄、記仇的一面,事實上,這是一個農民來城市之前就帶有的本性。
二、對仇人的報復
五龍親身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傷害,這種記憶并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只是通過篩選記住那些自身受到傷害的事,而遺忘一些不重要的事,這樣經過記憶與遺忘的不斷刷洗,傷害的事件以及自身傷害的程度往往被擴大。正如勒龐所說:“一旦仇恨產生于情感的或神秘主義的因素,那么人們就既不可能遺忘也不可能寬恕。”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傳統。“有仇不報非君子”這句話很多人還是銘記在心的,自己受到了欺負,就一定要報復,即使暫時報復不了,也要伺機報復。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五龍為了復仇而受到的苦難折磨,往往都記在仇家身上。五龍對阿保懷恨在心,阿保自然是他的第一個報復對象,雖然心里一直在想“遲早要收拾他”,但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機會,蒼天不負有心人,機會終于等來了,他發現阿保與六爺的女人有曖昧關系!阿保竟敢搭上這個城里最有權勢者的女人,六爺豈能容忍他人給自己戴綠帽子呢?他花錢請人寫了封信給六爺,假借六爺之手收拾了阿保,這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奸詐、陰險。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米店的馮老板在五龍貧困潦倒時收留他做了伙計,按理說,五龍應該感謝馮老板的大恩大德,可是后來他為何恩將仇報呢?其實五龍早就看出了老板的私心,老板是看著五龍強壯的身體和勤勞的樣子,覺得有利可圖才留下他的。可馮老板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后來,被五龍這個女婿氣得臥床不起,“百善孝為先”,五龍根本就沒有盡到一個女婿的責任,還要讓他親眼看看自己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凌辱他的兩個女兒的,最終,躺在病榻上的馮老板在兩個女兒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中絕望的死去。馮老板引狼入室,罪有應得,可五龍孝心的泯滅讓我們看到這個農民驚人的蛻變。
五龍也沒有放過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織云,這個女人雖生性風騷,卻有善的一面,她想給五龍買雙鞋,給他剪掉辮子。五龍多次受綺云冷嘲熱諷時,織云都幫他說話。當她成為五龍的妻子后,五龍并沒有因為娶到美貌的老板之女而興奮,反而感到被愚弄、被踐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地傷害。織云本是六爺的姘婦,還與阿保有奸情,又懷有身孕,用五龍的話來說,這是馮老板硬將這個人盡可夫的賤貨、婊子塞給自己的。入贅是一個男人無能的體現,更何況娶的是一個已有身孕的婊子呢?這對農村男人而言是莫大的侮辱。婚后他對織云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反而用冷漠殘酷的方式來報復自己的妻子,以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
影片中的綺云表面看起來是一個端莊賢惠的女人,但其實一個心腸歹毒的女人。從五龍進馮家后,就沒有對五龍有過好臉色,她痛恨五龍來米店做事,千方百計刁難他,五龍的尊嚴被她踐踏殆盡。甚至在背后指使人暗殺五龍,死里逃生的五龍,帶著滿腔的仇恨回到了米店后,綺云的悲慘命運也自此開始。她開始尋找機會羞辱綺云,在她的衣服上擦手,并粗暴地強奸了綺云,不管綺云怎么樣求他都無濟于事,五龍最終通過身體的征服獲得了快感。五龍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老婆,更重要的是要一個黃花閨女,五龍要她替她妹妹還債。
可五龍為何要對六爺下毒手呢?他不是以“我是六爺的人”而自豪嗎?也正是因為是六爺的人,馮老板才對五龍刮目相看,但在五龍的限里,六爺也不是好東西,竟然把自己玩過的女人讓給自己,還在自己的新婚之夜羞辱他。六爺自然成了他復仇計劃中下一個目標,這個喜歡金魚和女人的六爺最終還是被炸死。自此,喪心病狂的五龍將所有曾經敵視過他的人一并收拾。
三、對無辜者的報復
五龍的仇恨不僅僅是針對那些曾經給自己帶來傷害的人,就連一些與自己有著相同遭遇的人也不放過。他的仇恨針對的不是某個人,而是整個社會。對他人的報復,在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心理補償自己,這是一種不能得到正常滿足后的變態心理。
五龍被迫叫爹是其人生屈辱的重要經歷,在其仇恨心理支配下一直沒有消逝,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他的記憶。他以銀元為誘餌,“誰叫我一聲爹,我就把這個銀元給他”。可結果呢,叫他爹的人不但沒有得到銀元,反而遭受到他的唾罵,“我最看不起你們這些賤種,為了銀元就叫爹”,當然,在這個農民的潛意識里。人應該是有骨氣的,為了區區一塊銀元就放棄自己的尊嚴根本就不配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當初自己不是為了一塊狗吃剩下的肉叫過爹嗎?
五龍曾因多盛一碗飯而讓馮家人不高興,可等自己在馮家當家做主時,不也對伙計一樣苛刻嗎?五龍說伙計吃得太多了,綺云堅持讓伙計多吃點飯,可五龍沒有輕易放過這個報復綺云的大好機會,“當初誰讓我吃飽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讓綺云啞口無言。為什么這個曾經做過伙計的五龍會對家里請的伙計這么刻薄呢?表面看來,這不可思議,其實這正是五龍這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忍了這么多年,媳婦熬成了婆,他早已將弱者的不幸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他以鐵石心腸的心態,通過對這些人的報復來找回自己曾經失去的尊嚴。
四、在復仇中毀掉了自己
五龍原本也有農民的美好品性,他憨厚淳樸,在米店勤勞工作,是一個深愛著土地與米的鄉下人。可進城后對城里人卻有著根深蒂固的憎恨,“城里人都是他媽的一肚子壞永!”五龍還大言不慚地說“靠什么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仇恨成了他生存的動力,不是勤奮成就了他,而是仇恨成就了他。也正是在這種沒有任何正義、沒有道德倫理的仇恨心理支配下,他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但他是不是就是那種喪心病狂、毫無人性的人呢?在鋪門口,他見到和自己曾經景況相同的叫花子時,他扔大把銀元給他們,影片中他回頭的那一幕,眼里表露出同情的目光,但這偶然的善良,并不能說明他是一個好人,事實上,他早已沉淪了。復仇的目標實現了,卻把自己變成了無情冷酷、兇狠殘暴充滿了仇恨的魔鬼,仇恨無聲無息地腐蝕著五龍脆弱的心靈,不斷吞噬著這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