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農 楊 輝
摘要奧黛麗·赫本是世界影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她的一生出演了很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她的影片大多數是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生活面貌的一種美化。有別于那時候的黑色電影,史詩巨片和都市情節片,她以特有的魅力成功地展現了每一個銀幕形象,憑借她對服裝的個人見解和喜愛,演繹了她經典的“赫本模式”,成為全世界影迷竟相模仿的典范。
關鍵詞奧黛麗·赫本,服裝,經典,時尚
電影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對人類文明向前推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引領科技創新的潮流,還能改變社會意識形態,甚至影響了人類的世界觀,尤其是明星效應,更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產生一種共鳴。明星的一言一行都被示做眾人模仿學習的標桿,回顧世界影壇,這樣的人物比比皆是,其中有一位影星,她耀眼的光環更是照亮了整個電影界,成為全世界影迷竟相模仿的典范,她就是奧黛麗‘赫本,她的一生獲得了美國奧斯卡、東尼和艾美等眾多獎項,這在電影界是非常罕見的。
奧黛麗·赫本參演的影片大多數是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生活面貌的一種美化。有別于那時候的黑色電影、史詩巨片和都市情節片,她的成功影片多是在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服裝陪襯下,以其特有的魅力完美地展現了每一個銀幕形象。
最能反映奧黛麗·赫本引領服裝時尚潮流的影片是從1953年的《羅馬假日》開始的。該影片奠定了服飾在熒幕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礎。赫本在《羅馬假日》里,扮演了英國的公主安妮,講述了安妮厭煩了宮廷中教條式的生活,私自跑出宮去游玩并與一個小報記者相知相愛的喜劇愛情故事。影片中,赫本身著一套下擺寬大的宮廷晚禮服,手臂上佩戴一付長袖絲質手套,表明了她高貴典雅的公主身份。并且通過公主在一家理發店中把自己的長發剪成短發的故事情節,將赫本那宛若男孩兒般叛逆的短發造型巧妙地展現出來。她這種大膽的與當時流行的長發風潮背道而馳的做法,引發了不少追求獨特個性的時尚女孩們的共鳴。此外,像腰間打結的襯衫、細腰長裙、絲巾等服飾裝扮都是這部影片中赫本的經典造型。成為當時人們競相模仿的對象。
隨著赫本在《羅馬假日》中的成功出演,她對人物角色刻畫以及人物服飾裝扮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并體現在1961年拍攝的影片《蒂凡尼的早餐》中,這是繼《羅馬假日》后的另一部傳世之作,它被譽為是“60年代最成功的喜劇影片”。該影片可以說是奧黛麗·赫本的表演履歷中最值得提及的作品,她生動自然的表演為影片增添了異樣的光彩。赫本在片中成功地扮演了一個出身貧窮的高級伴游女郎,一心想找一個金龜婿的拜金主義者,夢想能戴上蒂梵尼的珠寶,成為上流社會的有錢人。赫本在劇中身穿的一款小黑裙,引起了當時時尚界的轟動。這套用黑色絲綢制作的坎袖雞尾酒裙,是著名的服裝設計大師紀梵希為其設計的作品,它被堪稱為時尚界不朽的經典,也為后來眾多設計大師提供了靈感來源。在影片中,赫本總是能恰到好處地展現出每款服裝的魅力價值——粗框黑色太陽鏡、高高挽起如希臘女神的發型、蒂凡尼的珍珠項鏈等,在那個年代都被大眾影迷所效仿。
1964年,赫本亮麗的容貌和風度在《窈窕淑女》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時的赫本在熒幕中的表現更加出色,憑借她精湛的演技對伊莉莎這個形象性格轉變過程的成功把握,再配以華美的服飾裝扮將電影藝術推向了頂峰。劇中大量地運用了音樂語言和服裝造型的不斷變換,使此劇成為一部不可多得的視聽盛宴。《窈窕淑女》講述了一個出身貧寒的賣花女伊莉莎,經過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的訓練,成為一名馬球賽場和宴會上的名媛的故事。影片中,賽馬場和大使館布景富麗,服裝華美,宴會、舞會、劇院等場面均拍得瑰麗多彩、美不勝收,在出色的美術和服裝設計烘托下讓人感到美輪美奐。為赫本量身打造的一款繡滿珠片的綢緞晚裝和她在賽馬場上所穿的一席黑白相間的魚尾式收身禮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對后來晚裝、禮服的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這部影片也因此獲得了最佳彩色片服裝設計、最佳彩色片美工等13項提名,奪得8項大獎。
在時裝界,赫本的影響之所以深遠,是因為她的穿著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卻又保持她個人獨特的風格。她認為每個女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美,關鍵在于發掘和保持。她的風格和個人品位贏得了全世界時尚人士的一致認同。在她事業剛起步時,就很清楚自己喜歡的風格,并與同時期最為著名的時裝設計師紀梵希展開了一生的合作。紀梵希在時尚界享有盛名,半個世紀以來經久不衰,赫本與他的密切合作,成為流行史上的一則佳話。
如今,在現在的時尚界中,引領服裝潮流的名人不斷涌現,他們在掀起一場服裝革命后,總是被眾人遺忘在時尚的角落。而當我們回憶奧黛麗·赫本在影壇中的生涯時,會發現她總是保持著她那非凡的氣質。簡單黑色小洋裝、配有領結的白襯衫、俏麗的七分褲、多種編結的圍巾,甚至于平底芭蕾舞鞋、大框黑色太陽眼鏡等,都成為經典的“赫本模式”,成為上一時代永恒美麗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