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鐘玉華
被美國政府逼迫“出局”的并不只有瓦格納,危機四伏的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也將會在白宮的壓力下加速破產進程。雖然奧巴馬宣稱“不會容忍汽車業一夜之間蒸發掉”,但《華爾街日報》認為美國政府在“催逼通用和克萊斯勒選擇破產”,將引發投資者的極大不安。該報同時認為,奧巴馬這一新計劃是“一劑恩威并用的猛藥”,反映出他正在“不救大企業”與“阻止失業”兩股力量的角逐中求得平衡。而據法新社報道,在美國汽車巨頭深陷險地之時,德國大眾公司卻在印度逆勢擴張建廠,搶占新興市場。
重組方案很強硬
美聯社認為,奧巴馬3月30日發表的講話要求車商繼續大幅改組,提高了讓其破產的可能性。奧巴馬稱,“我們的汽車工業朝正確方向的轉變不夠快”,破產對通用和克萊斯勒來說是清除舊債務、重新站起來的迅捷方法。美聯社說,奧巴馬的新方案凸現出政府對大型企業的干預力度,這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通用的新首席執行官亨德森也表示將盡力避免破產,但為了成功重組,也可能進入法庭保護下的(破產)程序。菲亞特公司則聲明,奧巴馬的這一方案很強硬,但體現了公平原則。在此方案之下,通用和克萊斯勒公司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出巨大讓步,否則政府將放棄金融救助,加速它們的破產進程。
對此,《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美政府催逼通用和克萊斯勒選擇破產”的報道稱,政府管理下的破產越來越可能成為兩家車商的選擇,“美國政府更愿將這條路線作為重組兩家汽車公司的途徑,而不是曠日持久的庭外過程”。幾位知情人士說,通用有可能在5月中下旬被迫申請破產保護。根據這個計劃,通用汽車將分拆為兩家公司,生存下來的“新通用”將完整保留雪佛蘭、凱迪拉克等主要品牌和一些子公司。困擾通用公司的債務和不受青睞的品牌則將留在“老通用”公司,進入法庭破產程序。
加劇美制造業垮掉擔憂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近幾個月來已經安排了破產律師著手設計破產計劃。由于旗下的“悍馬”去年銷售量銳減51%,通用正在兜售這一知名品牌,但如果轉手失敗就將不得不停止生產和銷售。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分析稱,通用和克萊斯勒破產將導致汽車行業300萬個工作崗位中的1/3消失。《華爾街日報》也認為,讓兩家汽車公司破產會加深人們對“美國可能會聽任其制造業垮掉”的恐懼。《洛杉磯時報》則擔憂,通用、克萊斯勒走上破產之路將加大汽車業的風險,因為消費者會沒有興趣購買處于破產邊緣的企業的產品。據報道,這一消息已重創星期一的全球股市。不過,在來自歐洲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美國股市3月31日開盤后,道瓊斯指數即上漲了1.01%。
英國《衛報》則報道稱,在英國人眼里,通用面臨倒閉也意味著英國沃克斯維爾汽車公司的5000名工人的飯碗不保,會再現新一輪的裁員潮,帶來英國地區的社會動蕩。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通用一旦破產將會大大影響那些在通用產業鏈上的中國企業,尤其是向通用提供配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奧巴馬左右為難
事實上,美國三大車商自去年以來一直身陷困境,救與不救的爭論很大,奧巴馬提出的這一新計劃就被視為他左右為難、尋找平衡的結果。
據《華爾街日報》3月31日報道,奧巴馬的一邊是一股日益上升的民粹主義思潮,它反對再救助任何大企業。另一邊則有一股同樣強勢的訴求,要求政府阻止制造業就業崗位流失現象。目前,在奧巴馬所屬的民主黨內,兩股勢力都非常強大,這讓奧巴馬試圖尋找平衡的努力非常艱難,在政治上也更敏感。因此,面對這種窘境,奧巴馬不得不在救助汽車商上選擇了一劑恩威并用的猛藥,拋出的“胡蘿卜加大棒”的舉措:有條件地向兩家企業注資,但逼走瓦格納,威脅通用在兩個月內進行大力重組,否則就會破產;而克萊斯勒則要么與菲亞特結盟,要么自生自滅。
報道稱,奧巴馬這樣既滿足了民粹派讓“某些公司的CEO被推上斷頭臺”的愿望,又可以讓兩家企業暫渡難關。雖然兩家企業對美國經濟非常重要,但如果像救助金融巨頭那樣“簽張大支票”將面臨太多的不滿、太少的資金。通用盡管也夠“大”,但還沒到花旗、AIG等銀行巨頭那樣“不能倒”的地步。所以奧巴馬在救助汽車企業上謹慎行事,既要表現得他在盡力保護納稅人的錢,又不能卷進太深。▲
環球時報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