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趙漢臣 本報特約記者 鄭潤宇 柳玉鵬
為了表示對俄羅斯汽車業的支持,俄總理普京星期一透露自己購買了國產的“尼瓦”汽車,而俄羅斯政府當天則向汽車業注資10億美元,幫它們渡過難關。不過,有俄羅斯專家認為,這只能給汽車業暫時喘息的機會。
據俄羅斯《觀點報》3月31日報道,俄羅斯總理普京3月30日對位于薩馬拉州的伏爾加汽車制造廠進行了視察。普京表示,俄政府將向該廠提供250億盧布(1美元約合34盧布)的巨額資金,幫助這家俄羅斯最大的汽車企業減輕債務。此外該公司還將從國家銀行獲得80億盧布的貸款。同時,普京還要求政府向嘎斯集團和Sollers公司等汽車企業分別提供40億盧布和50億盧布的貸款。為表明對本國汽車的支持,普京自己也購買了這家公司的“尼瓦”汽車。
俄羅斯汽車工業一度有過輝煌的過去,“伏爾加”、“莫斯科人”等品牌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質量不錯,比較結實。前蘇聯時期海外銷量很大,尤其是東歐及亞非拉地區,但是技術比較陳舊,做工比較粗糙。蘇聯解體后,海外市場萎縮,各類進口車進入俄羅斯市場,中國的奇瑞等汽車也都打入俄國市場,但占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而據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今年2月中旬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近期有計劃買車的俄羅斯人中,49%的人打算買外國車,希望買本國車的只占22%,對本國車的熱情并不高。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1月至2月份,俄羅斯汽車企業同比大幅度減產,小汽車產量縮減了68.9%,卡車產量縮減78.9%,公共汽車減產76.8%。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赫里斯堅科預計,今年俄羅斯汽車銷售量將下降60%。為此,俄羅斯從今年1月起大幅提高汽車整車和舊車的進口關稅,并拿出60億盧布補貼購買本國汽車的消費者,如果貸款購買35萬盧布的國產汽車就可以得到利率補貼,在3年內由政府資助利息的2/3,鼓勵居民購買國產汽車。同時,要求國營企事業單位購買國產汽車(也包括國內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將購車訂金由過去的30%提高到50%,以改善國產車企的財務狀況。另外,政府還計劃讓汽車企業與保險公司合作發行600億盧布的汽車債券。這些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汽車救市組合拳,既保護和支持俄羅斯本土汽車工業的發展,也保護了在俄已獲得工業化組裝批準的外國汽車生產企業的利益。在這種措施下,中國品牌汽車受到的沖擊最大。其中,吉利汽車的銷量同比減少了83%,長城汽車減少了68%,只有比亞迪汽車增長了10%。另據《圣彼得堡商報》報道,2009前兩個月在該市銷售的中國汽車數量同比減少了20%。專家認為,今年在俄羅斯銷售的中國汽車數量可能減少50%至70%。
據俄羅斯《每日商報》3月31日報道,俄羅斯經濟學家別爾拉分析認為,政府資助汽車的行動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挽救汽車業,也是在挽救整個社會。目前,在俄羅斯汽車業從業的人員達數十萬之多,它將影響到近百萬家庭的生活。俄羅斯高級經濟學校專家馬爾特諾夫則認為,政府的資助并不會改變俄羅斯汽車業目前的困境,只能給它們暫時喘息的機會。目前,失業率嚴重、工資久拖不發,使民眾不得不開始節衣縮食,購買汽車這樣的消費支出將被無限期延后。▲
環球時報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