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呈祥
摘要:物理解題形成的結論常常具有通用性。我們可以在日常解題訓練中結合數學知識,分析物理情景,積累一些物理解題的重要二級結論。二級結論把程序性知識固化為結果性知識,形成知識組塊。由于典型習題的時空條件相對穩定,應用二級結論求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過程簡化。
關鍵詞:二級結論;知識組塊;有序組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09)1(S)-0050-3
物理解題活動中一種司空見慣的情況是,題目解完了,方法的功能也隨之結束。事實上,一個問題一旦解決,無數新的問題就會取而代之。于是,客觀情況需要我們去思考:解決前一問題的方法是否也能用來解決后繼問題,前一問題的結論能否成為一個解決其它問題的“二級結論”?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解決問題的物理方法很多,有的依賴于該物理問題的前提條件,有的則觸及物理問題的本質規律。因而有的解法很難作推廣,充其量只是平凡的推廣,只有那些抓住物理本質規律的方法才能提供推廣的途徑。便于推廣的物理方法常常具有兩個特征:第一,由于抓住了物理問題的實質而顯得特別簡單明了、直截了當;第二,由于顯示了物理問題的一般性,盡管步驟上不是最簡單的,但對題目中的特殊條件的依賴最少,結論常常具有通用性。在依照這兩條特征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在日常解題訓練中結合數學知識,分析物理情景,積累一些物理題解的重要二級結論。二級結論把程序性知識固化為結果性知識,形成知識組塊。由于典型習題的時空條件相對穩定,應用二級結論求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過程簡化。下面以示范性較強的高考題為例來說明“二級結論”應用的高效性。
1 2008高考第14題的“二級結論”研究
2008年高考理綜題14如下:如圖1所示,一物體自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頂端沿水平方向拋出后落在斜面上。物體與斜面接觸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φ滿足
A.tanφ=sinθ B.tanφ=cosθ
C.tanφ=tanθ D.tanφ=2tanθ
解析 該題可認為來源于一道日常訓練題的改編。原題為:如圖2所示,一質點從傾角為30°的斜面頂端以10m/s的水平初速度拋出,落到斜面上時,速度方向與豎直線的夾角為α
A.等于30° B.等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