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立平
《出版參考》:遠流為何要開發koobe這一中文閱讀平臺?經營模式是什么?
王榮文:做為出版業者,我始終認為“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加值與經營管理”是最關鍵的核心,在過去傳統紙本出版的世界如此,在當前數字出版的世界更是如此!傳統紙本出版、流通若要成功轉型為數字出版,必須具備“保護數字智財權,并且將之轉換成收入”的安全加密機制。唯有如此,作者、出版社才能放心地讓作品以電子書形式出版、流通,因此遠流公司開發Koobe電子書出版、流通、閱讀平臺,就是希望在出版產業轉型的關卡,推廣一套“保護數字智財權,并轉換成收入”的解決方案。
遠流公司所提供的Koobe數字出版流通平臺是用來服務全出版界的,我們正尋找合作伙伴讓它從遠流銷售出去。在此之前,遠流必須示范經營ebook.com.tw 電子書店,作為集結、累積各類電子書的展示窗口,作為電子書推廣與服務的實驗之地,出版同業也可以透過合作的互動過程,同步參與電子書產業的探索與發展,可以不必從零起步。由于電子書產業的價值鏈和商業模式尚待發展,遠流的經營團隊目前正在努力摸索,希望不遠的將來可以有清楚的成果。
《出版參考》:雖然有了這個平臺,遠流怎樣來吸引出版社進行合作?如何進行市場推廣?
王榮文:遠流以自身長期累積的經驗提供出版社發展電子書為參考,可以協助起步較晚的同業省去摸索的時間和資源消耗,只要有合作的意愿,出版社幾乎可以在零成本的情況下,委托我們制作電子書,在ebook.com.tw“打開一本書電子書店”上架銷售。由于遠流本身是出版者,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出版同業服務,我們也很樂意邀請更多同業一起把這一新產業發展起來。還有,我認為發展初期,B2B特別是公共圖書館、學校扮演了驅動、催化與教育推廣的關鍵角色。
《出版參考》:這一平臺推出也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了,在運作過程中目前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王榮文:困難是難免的,譬如說,大部分的出版社跟國外或本地作者的合約都還不包括電子書的授權,這的確是眼前的問題,但只要有人找到雙贏的商業模式,問題就會解決。整個電子書產業的新價值鏈還沒建立完成之前,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探索、測試,傳統紙本書市場的發展已經碰到了瓶頸,可是新的電子書產業卻還在踉蹌學步,而電子紙的成功應用,使得電子書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9年開始電子書產業也許就要進入葛洛夫所謂的“十倍速時代”了。
在我看來,困難或障礙應該也會愈來愈快速得到解決,因為時機跟氣候愈來愈成熟了,投入的人多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出版參考》:遠流的Koobe與亞馬遜、方正的阿帕比相比,有什么不同?如何吸引讀者使用?
王榮文:除了專注于繁體中文閱讀功能之外,Koobe基于可以同時保護PDF檔和FLASH檔的獨有特色,因此應用在電子書方面,具有更大更富彈性的發展空間, Koobe平臺未來可以支持發展的電子書,可分為四種型態:1.原版型電子書;2.加值型電子書;3.改作型電子書;4.新創型電子書。
Koobe 的企圖除了協助傳統出版社將它長期的紙本內容轉換為電子書的閱讀形式外,也希望透過科技協助傳統的文字編輯轉型為多媒體的數字出版制作人。如我們新創型的電子書《轉動魔方新世界》絕非傳統紙本書所能呈現。這是和亞馬遜或其他電子書不同之處,我們希望能以打造數字閱讀新價值的差異化創新策略來吸引讀者。同時,創作者也因為有Koobe平臺的保護,讓更多多媒體互動電子書的新創作變成可能。
《出版參考》:數字出版是大勢所趨,臺灣目前進行數字出版開發的也很多,如:聯合在線,華藝數字等,遠流公司在數字出版方面與其有何不同?未來的規劃如何?
王榮文:我們面臨的產業變革相同,數字閱讀環境的變遷相同,但每個公司有其不同的背景和資源,對解決舊困難也會有不同的新想象,我相信這三家公司的發展未來一定有很大的差異。
究竟遠流在數字出版的浪潮上會堅定CP(Content Provider)的角色,對每個作家每本書更認真對待呢?還是會擴充為CSP(Content Service Provider)角色,對讀者提供更多的數字服務?或是徹底轉型為數字出版通路商,為更多的華文出版社作電子書營銷服務?這些都是我們一路在摸索努力的方向和議題。
而目前遠流正積極爭取中國大陸優秀的出版品,以簡體版電子書制作成Koobe電子書在 ebook.Com.tw 銷售,我們相信也希望透過此種合作,可以讓中國大陸以外的華文讀者讀到許多好書,彼此節省紙本書運送成本。
我們期望有一天,兩岸長期以來分別累積的龐大出版資源,有機會透過Koobe電子書平臺互相流通。現在我們將其當作夢想在描述,但愿有一天這樣的夢想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