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琳
國際貿易、國際交流和國際交往活動往往是通過運輸工具、貨物、人員的進出境來實現的。我國《海關法》規定,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必須經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出境并辦理規定的海關手續。由于進出境貨物的報關較為復雜,《海關法》規定,進出境貨物的報關必須由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且經海關核準的專業人員代表報關單位專門辦理。報關員就是依法取得報關從業資格,并經海關注冊登記,代表所屬企業(單位)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海關事務的人員。
一、我國海關對報關員管理的相關規定
1.報關員資格的許可制度
我國《海關法》規定,“未依法取得報關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報關業務”。報關員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通過考試測試考生從事報關業務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考試內容包括報關專業知識、報關專業技能、報關相關知識以及與報關業務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及海關總署規章等等。考試合格者可以向海關申請報關員資格證書,海關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是一項行政許可行為。
2.報關員的記分考核管理
為了維護報關秩序,提高報關質量,規范報關員的報關行為,保證通關效率,我國海關對報關員實行記分考核管理。記分制度是對報關業務中存在差錯但還沒被撤銷、暫停報關員從業資格的報關員的“加分”制度。在報關單填制、報關行為等方面出現不規范,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以及有走私行為,都可被記分,根據不同的差錯,記分的分值在1—30分不等,一個公歷年度內如果被記分滿30分,將被中止報關員證效力,海關不再接受其辦理報關手續。海關通過記分考核管理,在報關質量與報關員的切身利益之間建立了直接的關系,增強了報關員的責任心,并且在報關員從業過程中有了可以量化的管理方法,管理的依據相對客觀、公正和透明,成為報關員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
3.報關員職業等級設定
報關員職業屬行政許可準入職業,從業人員必須取得海關行政許可準入資格并經海關注冊后才能從業,為此,《標準》適用對象只能是經海關注冊從事報關員職業的人員,即在職報關員。考慮到海關行政許可準入的條件和要求較高這一實際情況,在職業等級設定時,直接從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起步,即只設助理報關師、報關師、高級報關師三個等級。對助理報關師、報關師和高級報關師的職業功能進行劃分時,主要遵循了這樣一個基本原則:助理報關師側重在具體業務操作層面,主要包括報關單填制、報關業務現場操作等;報關師側重在相對復雜操作和管理層面,主要包括單證復核(其職能類似于現行的“報關復核員”),對報關質量、程序的控制和報關核算、報關業務咨詢等;高級報關師側重在全面管理、指導和策劃層面,主要包括組織設計、實施報關業務體系、風險管理、企業發展戰略管理等。三個職業等級從低到高,依次遞進,高級涵蓋低級。
4.報關員執業管理
報關員經海關注冊登記取得報關員證后即可代表所屬企業辦理報關業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員執業管理辦法》規定申請報關員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通過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取得《報關員資格證書》;與所在報關單位建立勞動合同關系或者聘用合同關系。首次申請報關員注冊的,應當經過在一個報關單位連續3個月的報關業務實習。報關員依法取得報關員證后應當在一個報關單位執業并且在所在報關單位授權范圍內執業。不同類型的報關單位其報關員執業范圍有些許差異。對于報關企業及其跨關區分支機構的報關員,他們應當在所在報關企業或者跨關區分支機構的報關服務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執業;對于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報關員,他們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執業。
二、我國報關員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
1.報關員利用工作之便進行走私嚴重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和擾亂外貿秩序
企業為了牟取暴利進行走私,報關員則為了一己之利成了走私企業的利用工具。報關員利用工作之便協助企業走私主要是通過偽報貨物的品名、規格、數量、金額、貿易性質、原產地、貿易國別、商品歸類等進行的。通過向海關申報一個類似貨物的品名,把高稅率的商品報成低稅率的商品,偷逃應納稅款;通過偽報貨物的規格達到改變商品歸類的目的;通過偽報價格達到少納進口稅的目的,或把一般貿易進口的貨物偽報成加工貿易項下或特定減免稅貨物,則可以把原來需要繳納進口稅費,交驗進出口許可證的貨物,“變”成可保稅、免稅進口、免領進口許可證的貨物等等。這些行為嚴重擾亂報關秩序,影響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稅費的征收和統計,造成國家稅費流失,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擾亂外貿秩序,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2.報關員報關技能不高增加了海關的管理成本
我國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主要是通過對報關單位的監管來實現,而報關單位的報關業務是由報關員操作完成,因此,海關要實現對進出口貨物的高效監管必須首先實現對報關員的科學管理。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如果作為管理相對人的報關員遵紀守法、業務嫻熟,那么作為管理者的海關其管理成本就低,反之則高。現階段,我國海關對報關員的管理主要是從報關員資格的許可、報關員的記分考核、報關員執業和報關員的職稱四方面進行管理。從全國海關報關現場反饋的信息來看,目前我國報關員的報關技能有待提高。以廣東黃埔關區為例,根據廣東黃埔報關協會2008年7月的統計資料,轄區內的35家報關企業在實行“報關復核員制度”后,這些企業的退單和改單現象雖有好轉但情形依然嚴峻(詳見表一)。報關企業退單率和改單率這兩個指標從數據層面上反映了報關員的技能高低。這兩個指標越大,說明我國報關員的報關技能提升空間就越大,海關對報關員的管理成本就越高。可見,我國報關員的報關技能不高增加了海關的管理成本。

3.報關員報關業務不熟、報關速度太慢給報關單位帶來直接經濟損失
報關員是聯系報關單位與海關之間的橋梁,在進出口貨物的通關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報關員業務水平的高低和報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報關單位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對于時間要求較高的貨物,如果在進出口環節花費過多的時間,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如新鮮蔬菜、肉、鮮花等鮮活產品,其進出口報關必須及時迅速,如果超過一兩天,鮮活產品就很可能變質變味,因此,報關員報關速度直接影響報關單位的經濟利益。
三、我國報關員勝任報關工作的技能提升
由于我國報關市場中還存在以上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對國家、海關、企業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因此,培養和提升報關員的報關技能就顯得十分必要。
第一,要提升報關員的法律意識與執法能力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我國頒布了一系列對外貿易管制的法律。海關是國家貿易管制政策的執行者,海關執行國家貿易管制政策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來實現的。報關員在辦理管制范圍內的貨物通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這些法律法規,并按照相應的管制要求辦理進出口手續。報關員必須具有高度的守法意識,絕不能視法律為兒戲,鉆法律法規的空子,或者采取違法手段,達到蒙騙過關的目的。由于國家進出口貿易管制政策是通過外經貿及國家其他行業主管部門依據國家貿易管制政策發放各類許可證件,最終由海關依據許可證件和其他單證對實際進出口貨物合法性的監督管理來實現的。所以,報關員還必須熟悉相關法律條款和外貿政策的各項規定,這是嚴格執法的基礎。報關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執法能力,并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辦理進出口手續,才能使進出口貨物快速合法通關。
第二,要提升報關員貨物通關技能
報關員在報關工作中會涉及到國際貿易實務的相關專業知識,如外貿合同、提單、商業發票、裝箱單等相關外貿單證,報關員必須熟悉這些外貿知識,并在熟悉和掌握外貿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其貨物通關技能。具體來說報關員貨物通關技能包括報關程序、進出口商品歸類、計算并繳納進出口稅費以及報關單填制四大技能。
(1)精通各類貨物的報關程序。根據貨物進出境的不同目的,海關監管貨物可分為一般進出口貨物、保稅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暫準進出境貨物和其他進出境貨物。對于不同類型的監管貨物,海關有不同的監管要求,其報關程序也不同。因此,報關員必須精通海關通關政策,掌握各類貨物的報關程序,按照海關對不同貨物的監管要求辦理報關業務,使進出口貨物能快速通關。
(2)精通進出口商品歸類。進出口商品歸類是海關監管、海關征稅、海關統計的基礎,歸類的正確與否與報關單位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到進出口貨物的通關。因此,進出口商品歸類是報關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3)快速計算并及時繳納進出口稅費。進出口稅費是指在進出口環節中由海關依法征收的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等稅費。依法征收稅費是海關的任務之一,依法繳納稅費是有關納稅義務人的基本義務,學會如何計算并及時繳納進出口稅費是報關員應該具備的報關技能之一。
(4)快速準確填制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是報關員代表報關單位向海關辦理貨物進出境手續的主要單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的要求,完整、準確、快速地填制貨物報關單是報關員執業所必備的基本技能。為了落實海關總署推出的一系列高速通關的政策,報關員必須提升填制各類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方面的技能。
第三,要提升報關員協調報關單位與海關之間關系的技能
報關員是經海關注冊,代表企業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的人員,他們的行為影響到報關企業的聲譽、生存與發展。報關員是海關日常工作接觸最多的人員,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督管理的助手,是聯系企業和海關的橋梁。當海關與報關單位產生矛盾和糾紛時,報關員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運用報關業務技能,主動積極地協調報關單位與海關之間的關系,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因此,報關員必須提升協調報關單位與海關之間關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