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軼紅
摘要:為了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防止新的、重復的錯誤發生,必須做好稅務審計后的賬務調整工作,使錯賬得以真正糾正。對錯賬的調整,應根據錯賬事項的所屬時期、問題性質以及會計科目處理的要求進行確定。現行會計制度對有關企業日后調賬所運用的會計科目作了規定,在稅務稽查后調賬應依據執行。但是稅務審計調賬中涉及的一些具體問題應靈活掌握。
關鍵詞:稅務審計;賬務調整;調賬方法
中圖分類號:F810.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6-0023-02
稅務審計中查出的大量錯漏稅問題,多屬因賬務處理錯誤而形成的。在查補糾正過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費用、利潤和稅金的調整問題。如果只辦理補(退)稅手續,而不將企業錯誤的賬務糾正調整過來,使錯誤延續下去,勢必會導致新的錯誤和錯漏稅造成重復補(退)稅問題,也使企業的會計核算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狀況。因此為了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防止新的、重復的錯誤發生,必須做好審計后的賬務調整工作,使錯賬得以真正糾正。
一、調賬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錯賬調整根據具體情況雖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論采取何種調賬方法都應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以保證調賬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正確性。
首先,賬務調整應與現行法律規范相一致。現行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法律規范。凡是違反各種法律、法規的核算,只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調整,才能糾正其錯誤的核算,反映企業的真實的財務狀況,才能保證國家稅法的貫徹執行。
其次,賬務調整應與會計核算原則相符合。會計核算方法是一個嚴密的、科學的方法體系,運用科目、編制分錄都有具體規則,不僅日常的核算要按照其基本原理進行,而且在糾正錯誤,作出新的賬務處理時也必須符合會計核算原理。只有這樣,才使賬戶之間的勾稽關系得到正確反映,保持上下期之間核算的連續性、完整性,才能保證調賬的科學性、正確性。
第三,賬務調整要力求簡化。調賬所采用的方法既要能糾正差錯,又要簡便易行。調賬不是將原錯賬連同正確的會計分錄全部沖銷后再重新記賬,應盡量采用綜合調賬法,在糾正錯賬的同時一并作出正確的賬務處理。對需要調整的相同性質的多筆經濟業務,調整時應盡量合并為一筆會計業務。對記錄經濟活動過程的有差錯的會計業務,在檢查時該項經濟過程已經完成的,調賬時應只對其結果作出反映,反映經濟活動過程的過渡性會計科目應省略。
二、調賬的內容
調賬內容是指對檢查中發現的錯漏賬項應調整的會計科目。對錯賬的調整,應根據錯賬事項的所屬時期、問題性質以及會計科目處理的要求進行確定。現行會計制度對有關企業日后調賬所運用的會計科目作了規定,在稅務稽查后調賬應依據執行。但是稅務審計調賬中涉及的一些具體問題,應靈活掌握。
(一)本期審計的本期納稅差錯調賬內容的確定
本期審計的本期的納稅差錯,應按照會計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調整本期相關賬戶。
(二)本期審計的以前年度的納稅差錯,調賬內容的確定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本年度發生的以前年度的損益的事項,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予以調整,企業由于調整以前年度損益影響企業繳納所得稅的,可視為當年損益,按規定進行所得稅處理。
(三)對審計查出的增值稅的賬務調整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增值稅審計后的賬務調整,應設置“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專門賬戶。凡檢查后應調減賬面進項稅額或調增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數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凡審計應調增賬面進項稅額或調減銷項稅額和進項稅轉出的數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全部調賬事項入賬后,應結出本科目的余額并對該余額進行如下處理:
1.若余額在借方,全部視同留抵進項稅額,按借方余額數,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項)”科目,貸記本科目。
2.若余額在貸方,且“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無余額,按貸方余額數,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
3.若余額在貸方,且“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有借方余額并大于或等于這個貸方余額,按貸方余額數,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
4.若余額在貸方,且“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有借方余額但小于這個貸方余額,應將這兩個賬戶的余額沖出,其差額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
(四)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賬項,但未按稅收規定進行的納稅調整的調賬內容的確定
根據現行稅法和會計制度規定,對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賬務處理,但未按稅法規定調整有關項目而少納的稅款,只作補提稅金的賬務處理,不調整其他會計賬項。
三、調賬的基本方法
(一)沖銷更正法
沖銷更正法,是指對企業原錯誤的會計分錄,先用“紅字”編制一套相同內容的分錄,或作內容相同方向相反的分錄予以沖銷,再通過編制正確的會計分錄,以反映賬務真實情況的一種調賬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于原錯賬所反映的會計科目對應關系不正確或重復記賬的經濟事項的賬務調整。需要注意的是,如需要調整的錯誤會計分錄的賬戶是多欄式明細賬只能用紅字沖銷更正法。
(二)補充更正法
補充更正法,是指通過作補充會計分錄直接進行更正的一種調賬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原錯賬涉及的會計科目沒有錯誤,只是數額有誤或分錄有遺漏,或發生的經濟事項未作賬務處理,不需沖銷原分錄,而用補充分錄直接予以更正的一種賬務調整方法。
(三)綜合更正法
綜合更正法,是指將沖銷更正法和補充更正法兩種方法結合并用進行調賬的一種方法。它適用于查出的同一筆錯賬只是借貸一方科目錯誤,或者錯誤問題較多,涉及錯誤分錄較復雜的賬務調整。
例如,某工業企業銷售產品一批按售價計10000元,成本價為8000元,價稅合計11700元,收入存入銀行。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1700
貸:產成品11700
審計人員審計發現后如果屬于本年度事項應作如下調賬處理:
借:產品銷售成本8000
借:產成品3700
貸:產品銷售收入10000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1700
如果屬于以前年度事項應作如下調賬處理:
借:產成品3700
貸:以前年度損溢調整2000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1700
補提企業所得稅
借:所得稅66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660
參考文獻:
[1]劉國華.談稅務稽查體系的漸進性調整[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增):35-36.
[責任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