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的注意力牢牢盯在了G20峰會上,期望各國協力避免全球經濟下滑時間拖長。”路透社2日的報道稱,盡管各方還在為G20能否挽救全球經濟爭論不休,但是歐亞股市已將會議本身視為利好,強勁上揚。周四,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367.87點或4.4%,創下近三個月最高收位;韓國股市收盤大漲3.54%,創下五個半月最高收位;上證綜指收報2425.291點,漲0.72%,創七個月新高;香港恒生指數更是大幅飆升上千點,大漲7.41%,報14521.97點。截至記者發稿,歐美股市都大幅上漲,漲幅均在4%以上。
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稱,除了對G20峰會成果的期待,市場大漲的另一個因素是,全球經濟衰退的跡象似乎正在減輕。2月份美國的耐用品訂單和房屋銷售量出現了上升;中國前兩個月的城市投資也增長了26.5%;在德國,3月份的投資者信心指數達到了2007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認為,這也是為什么倫敦金融城的大街上出現了暴力抗議,但交易室里的交易員們卻看起來出奇得樂觀,他們找到了增倉的理由。
但文章也提醒,投資者還必須和一系列壞消息做斗爭,世界銀行此前警告可能出現“失業危機”,美國勞工部即將公布的失業率或許將創下25年來的新高。《金融時報》轉引紐約梅隆銀行分析師薩馬吉提·桑卡爾的話稱,“由于倫敦G20峰會后的政策走向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在會前仍然保持警惕。”對G20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表明最壞的局面已經結束,世界將進入新一輪復蘇。如果投資者再看不到經濟情勢的好轉,或者各國領導人提不出有效的穩定金融系統措施,目前的熊市反彈可能將很快結束。▲(胡 笳)
環球時報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