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篤虎
摘 要:課堂教學是當前機械制圖《第三角畫法教學》任務的主渠道,通過《第三角畫法》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具體、精心設計并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教與學、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并重,教、學、做三合一的教學方法,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刺激、指導、鼓勵學生主動地學習,以合理教學獲得最佳、最有效的技能技巧,發展起創造能力與個性品質的方法,對職業動手能力的培養更加適用。不僅因為它教學靈活,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直觀演示法;討論式;啟發式;講練結合式; 空間想象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自學能力
1 演示教學,培養學生空直觀間想象能力
中職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是“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是以應用技術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為主線的。《第三角畫法》教學上雖以“應用為本,夠用為度”,強調識圖為主,但在教學中應著力培養學生空直觀間想象能力,使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知識。而看圖與繪圖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通過一些必要的繪圖才能深刻理解投影規律,而繪圖是看圖的逆過程,因此必須要求學生進行適當的繪圖練習,“以繪促識”。又由于第三角畫法內容是基于第一角畫法之后教學的,第一角畫法先入為主,學生總習慣于按第一角畫法中的思維去想第三角畫法中的視圖的形成、投影規律。基于第三角的三面投影體系位置的特殊性,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位置關系學生覺得很抽象,這些內容即是重點也是難點。這也是整個《第三角畫法》課的“引發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特殊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采用教具構建一個空間的第三角三面投影體系,同時也讓學生自已摸仿教師用三本書進行演示。這樣把抽象的變為直觀的,一目了然:使學生明白第一角與第三角三面投影體系不僅是位置有區別:在第一角畫法中,物體是人通過物體向投影面投影直接得到的圖形,而第三角則是人通過投影面看到物體得到的圖形,而且投影規律也有區別:第三角畫法是把投影面當成透明的玻璃,而物體象印章一樣印在投影面上而得到的視圖。通過演示教學區別第一角的左視圖為什么在主視圖的右邊,俯視圖在主視圖的下邊,而第三角的左視圖在主視圖的左邊俯視圖在主視圖的上邊。明白為什么第一角畫法前面遠離主視圖后面靠近主視圖而第三角前面靠近主視圖后面遠離主視圖。演示教學法讓學生在直觀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了理解。又如《第三角畫法》中講線面的投影時,教師用教具圓規,讓學生用手中的筆作為空間的一條直線,演示空間直線對三面投影體系的相對位置的投影;教師用教具三角板學生用書、本作為空間平面,在自制的三面投影體系進行演示空間平面對三面投影體系的相對位置的投影投影。這樣構建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先獲得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培養,引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由引入經過具體到深刻,這樣可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與把握講授的內容。
運用演示教學法,師生互動,教師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課堂氣氛活躍,容易激活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更容易接受所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2 討論式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滿堂灌”、 “填鴨式”教學不僅教學效果差,而且還禁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根據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這一章節,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有的題一題多解,在講解例題前,先留一定時間讓學生思考,然后再自由討論,各抒已見,教師進行適當地引導點拔,這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調動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才能發生質的飛躍。
3 歸納總結教學法,提高自學能力
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當代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這對于從事技術工作的技工來說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這樣才能在當今知識“大爆炸”時代,學我所需,學我所用,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交給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而不是讓學生依蘆葫畫瓢。為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發展,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善于歸納總結。在《第三角畫法》教學中,根據各章節內容通過演示后,再采取引導、點拔、提示的方法,讓學生去探討各章節內容的共性和特征,最后教師再用清辟語言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結來濃縮教學內容,指明重點,難點和精華所在。借此,對學生思維進行整理,讓零散的知識在學生頭腦里“成珠”“連串”理順層次,不但使講授內容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鏈,有利于學生信息歸檔儲存、便于知識的遷移運用。把概念本質核心內容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內容和知識的相互聯系,學生易接收、記憶。同時,教會學生善于歸納總結,可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積極探索的情緒,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如《第三角畫法》中講線面的投影時,經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演示后學生不難想到線面的投影結果,教師再將線面投影垂直線的正垂、側垂、鉛垂,正平、側平、水平各種投影情形讓學生演示、比較讓他們去自主探究其投影規律,先讓學生建立感性認識,最后教師再用精辟的概括為:一點兩線必為垂直線,點在哪個投影面空間直線段即與那個投影面垂直等。一斜兩直必為平行線,斜線在哪個投影面空間直線與那個投影面平行。這樣講,把教學內容上升為理性知識。學生感到簡單、明了,記得牢。又如學生在作業中容易把第三角畫法投影與第一角畫法中的投影,視圖位置混淆。為了區別機件第三角畫法與第一角畫法投影視圖,總結歸納如下:第一角畫法是機件前面遠離主視圖,后面靠近主視圖;而第三角畫法則是機件前面靠近主視圖后面遠離主視圖。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內容完整清楚、條理性強,加之配合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效率。同時也培養同學們的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得到提升,才能發生質的飛躍。
4 講練結合教學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精講多練是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精講”是講練結合教學的根本,就是講具有代表的性,比較典型的例題,精講是學生掌握最佳知識結構的關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注意力、記憶力、接受力。而是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有詳有略,對學生易懂的簡略講,講清關鍵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利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充分體現教師“導”的作用。做到重點突出,言簡意駭。如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位置關系是整個《第三角畫法》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這節要講清、講透、講活,為今后學習和應用鋪平道路;學生聽懂并不難,但培養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一個復雜的轉化過程要使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能力。還要安排一定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讓學生自已在作業中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率。如在補畫漏線練習題,不可能都有模型,不但需要運用畫軸測圖的方法,比較復雜還要用實體如橡皮泥、蘿卜、粉筆頭等進行切割后觀察才能解決,學生自已在練習中才能發現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巡回及時得到反饋信息還可檢查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及時輔導,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求知欲。訓練了思維,促進知識的獲取,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知識的發展,發生飛躍的認識,培養起創造能力與個性品質。
結束語
總之,在第三角畫法教學中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知識結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靈活運用,才能充分發揮教師課堂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啟發和示范,貫徹了教學相長、鞏固性與應用性原則,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資料
[1]劉延生《機械制圖課教學改革探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第7期.
[2]王亞芳.《談啟發式教學法在機械械制圖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5: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