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輝
摘 要:如果運動員決賽能力不強,會造成比賽名次的很大波動。為了取得比賽的最后勝利,必須重視提高運動員的決賽能力,使運動員不僅能夠打好資格賽,還必須善于打好決賽。
關鍵詞:射擊運動;決賽
由于射擊技術水平和槍彈質量的提高,射擊比賽成績也越來越高,有的項目比賽成績已接近或達到滿環,給比賽名次的評定帶來了一定困難;同時為了增加射擊比賽的觀賞性和提高電視的收視率,國際射擊聯合會規定從一九八六年開始,奧運會射擊項目資格賽前八名再進行10發決賽,以資格賽和決賽的總成績來評定比賽名次。這一規則的實施,大大地增加了比賽的難度,使比賽氣氛更加緊張,競爭更加激烈。因此比賽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戲劇性變化:如2004年第二十八屆奧運會男子三種姿勢項目,美國運動員埃蒙斯資格賽第一名,決賽前9發一直遙遙領先,第10發脫靶,名次跌到第八名,痛失金牌;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男子三種姿勢項目,中國運動員邱健資格賽第四名,分別落后前三名3、2、1環,打完第9發上升到第三名,打完第10發上升到第一名,獲得金牌。
1 為了提高運動員對決賽重要性的認識。
決賽時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和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參加決賽的8個人身上,每發子彈一下達口令,每發子彈一宣布成績,每發子彈8個人的名次都可能出現變化,這不僅是運動員技術實力的較量,也是對運動員毅力、體力、智力和心理素質的全面考驗,一發子彈處理不好,就可能丟掉奪取冠軍的機會。使動動員認清決賽的重要性,對決賽引起高度重視,積極參加決賽訓練,認真總結決賽的經驗,掌握決賽的規律,不斷提高自己的決賽能力。
2 靈活多樣經常進行決賽性訓練
決賽訓練是一項難度大要求高的訓練,不可能通過一兩次訓練就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必須經常地、反復地訓練,決賽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經常在完整的比賽項目訓練或考核結束半小時后進行決賽訓練,盡量與比賽的層次、間隔接近。也可以單獨進行決賽訓練,因為決賽即有試射又有記分射,可視為一個獨立的比賽,所用時間短,容易組織,賽前訓練階段可適當多安排點單位決賽訓練。還可以進行各種比賽性、對抗性或獎罰的決賽訓練,一人,兩人或多人同時進行均可。
3 從難從嚴要求進行決賽訓練
進行決賽訓練時,要搞得有聲有色,給運動員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一定壓力,不能過于平淡,走過場,可組織觀眾,打出高環數可鼓掌祝賀等。嚴格按照決賽程序和時間規定進行,下達口令要標準,聲音要洪亮,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對犯規和超時間都要按規定處罰。訓練中還可把每發子彈規定時間縮短,增加決賽訓練的難度。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可把每發子彈規定時間75秒(立射),縮短到60秒、50秒或40秒,訓練中報出每發子彈所用的時間,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運動員就掌握了自己每發子彈一般需要多少秒鐘,逐步形成自己的決賽時間規律,做到心中有數。
4 樹立敢打決賽的思想
決賽時要嚴格按照平時訓練培養起來的規律節奏去打,做到不急,不搶,不誤。不急就是從等待決賽到決賽結束,始終保持心情不急,不能等的時間長一點心情就急燥,決賽時更不能急于求成,指望一兩發子彈就能和別人拉開距離。不搶就是當裁判下達"開始"的口令后不搶第一槍,也不要擔心時間不夠搶時間趕緊打出了事,一槍就容易造成動作變形,容易產生猛扣板機,左肘突然用力等毛病,影響射擊成績。不誤就是不苛求瞄準點,不錯過擊發時機,敢在穩定前期擊發。要樹立一聽到打決賽就信心百倍,敢同高手決高低,具有出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幾年來,通過上述方法和手段多次反復的訓練,收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在全省青少年射擊比賽中,我訓練的步槍運動員共有18人次進行決賽,其中9人次決賽后名次上升(占50%),6人次決賽后名次不變(占33.3%),3人次決賽后名次下降(占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