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退下來的寫作者

2009-04-08 08:45:24冉隆中
文學自由談 2009年2期

冉隆中

美國人馬克·佩恩據(jù)說是個預測大師,他預測的未來趨勢之一,是在這個世界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退而不休的人。其實,這個預測近乎于寫實,在世界普遍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代,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退休人群都會越來越龐大,退而不休者也肯定會與日俱增。

在中國,如果按職業(yè)來劃分,占比例最多的退而不休者,可能當屬于作家。

先來看看退休作家在整個作家隊伍中所占的比例。以最近30年為例,曾經(jīng)以“改正右派”身份在中國文壇成為“重放的鮮花”,如今都已經(jīng)七老八十了;在上世紀80年代崛起的“知青”(或其他身份)作家,如今也基本都集體退休了。女55,男60,誰到了這個大限跟前,都必須向這道門檻脫帽致敬——并不因為你是作家,你還可以寫更多更好的作品,你就可以享有任何特權。于是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的花名冊中,退休者名單就越拉越長,這個族群中退而不休寫作者的比例當然也就越來越大。據(jù)《作家通訊》標注,2006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在冊會員人數(shù)是7498名,據(jù)說其中已經(jīng)退休者約占60%;到2008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以前所未有的較快速度發(fā)展會員,盡可能將70后、80后寫作者吸納入會,從而使日漸老化的隊伍得以稀釋和稍微年輕化,短短三年里,發(fā)展會員千余,達到8522名。即便如此,其中退休者比例仍然過半。以筆者所在的云南省來看,云南省文聯(lián)(作協(xié))曾經(jīng)有專業(yè)作家十余名,如今是編制尚在,專業(yè)作家卻早已蕩然無存。昆明市文聯(lián)機關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6名,如今已退休12人(其中亡故2人),僅余四人還在工作崗位上。

羅列這么些數(shù)字,是想說,現(xiàn)如今,中國文壇至少有半壁江山,其實是靠這些退而不休的寫作者在勉力支撐。

寫作對于寫作者而言,它更像是一雙紅舞鞋,一旦你穿上了,就很難再脫下來。寫作是閱歷和經(jīng)驗堆積之使然,很多寫作者,老而彌堅,也是常識。所以,很少見到作家僅僅是因為到了退休年齡就真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相反,倒可以經(jīng)常見到越老越起勁的老作家們,活躍于報刊版面、采風隊伍,或者推新作,或者出文集,或者開講座……老作家們筆體兩健,實在是讓人欣慰的文壇幸事。

選擇了寫作,也就意味著選擇了將為文學事業(yè)畢其一生,退而不休。但是,退休,對于寫作者,真的就無足輕重嗎?如果有關系,那么,其中又意味著什么呢?

我不止一次地聽到臨界退休的作家朋友說起對退休以后幸福時光的憧憬:大把大把的時間,想睡到什么時候就什么時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的自由,然后是幾部肯定不朽的長篇創(chuàng)作計劃……說這話的朋友,通常都在文學界擔任一點不咸不淡的職務,什么主席主編秘書長(包括副的),名片上的頭銜一捋一大串,躋身當?shù)孛鳎^無問題。他們在任時,雖然不必嚴格地朝九晚五,卻也有無盡的會議、文件或者雜七雜八的瑣事,耽擱了這些本可以是大家名家的寫作者去寫傳世之作。現(xiàn)在……終于……就要……于是就摩拳擦掌地憧憬,甚至控制不住興奮地放出話來——這情形,與我見到的官員們臨近退休時的惶惶不可終日,是何等的大相徑庭!稍微往深處細想,覺得還真有道理:多數(shù)官員除了會當官,別無所長,一旦退下,即便有臨時抱佛腳的雅好,也難成氣候,與退下來的寫作者,哪里有可比性啊!就覺得,讓到點兒的作家及時退休,或者還真是一樁多贏的好事:給年輕人騰出一點位置,為社會減輕一點就業(yè)壓力,還可為文壇多催生出幾部杰作——這一石數(shù)鳥的買賣,值!

然而,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作家退休之后走過的一段路程吧——

2005年2月22日,對于李霽宇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之后,作家李霽宇成為了我的前同事。因為這一天,他年屆花甲。也就是說,在這一天以后,他光榮退休。

但是在這以后的若干天里,在文聯(lián),我依然能見到李霽宇的身影。他跟以前一樣,隨早班車來,坐晚班車去。到了他的“副主席”辦公室,他絮絮摸摸地翻翻書報,然后收拾一屋子的雜亂,就像螞蟻搬家一樣慢慢清理著那些可有可無的物件。又若干天后,那屋子里的東西卻依然是只多不少——我觀察幾次,便看出了端倪:他每天確實都在拿走一些,而每天又會很自然地增加一些。原來拿走和增加的都是書、報、刊。在一個作家的辦公室,可以被隨意拿走或隨時增加的,當然也只會是這些東西了。

再到后來,不見他再拿走那些似乎永遠取之不盡的印刷物了,他來辦公室的次數(shù)也在日漸稀少。來了,也就是獨自枯坐一陣。大家都知道,他來那里,與其說是出自多年的習慣,不如說就像是一個老軍人對舊戰(zhàn)場黯然傷神的憑吊。終于他不再來,那間辦公室也就悄悄易主。李霽宇再出現(xiàn)在公眾場所,掏出的名片,上面的身份只剩一個名字,沒有頭銜,連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和編審等等一概沒有。而以前,那上面是有很多頭銜的: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滇池》文學月刊主編、昆明市文聯(lián)副主席、昆明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從此他真的成了一個接近純粹的作家。他開始寫作一部名叫《青瓦》的長篇。每天李霽宇只做兩件事: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因車禍而至植物人,逾300多天后被李霽宇用愛心喚醒,成為佳話),寫作他醞釀已久的小說。比起那些雷聲大雨點小的退休作家,李霽宇在退休前后的種種表現(xiàn),包括他的惶恐、猶疑,以及終于重新確定自己的寫作目標,我覺得他更誠懇,也更真實;而接下來他所經(jīng)歷的種種,也許更具有某些典型性——

歷時大半年,他悶頭寫成的長篇《青瓦》終于殺青。這部約35萬字的作品卻幾欲陷他于尷尬。李霽宇寫作《青瓦》,可以說調動了他大半生的生活積累。這既是一部家族秘史,也是一部折射大半個世紀社會生活的變遷史,而且,還揉進了作者對現(xiàn)實人生世相的諸多感悟和奇思妙想。對于這樣一部潛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李霽宇當然是很有信心的。然而書稿投往京城那些曾經(jīng)熟悉的大型文學刊物和出版社,卻是泥牛入海。須知,也就幾年前,也是那些地方,李霽宇的長篇不僅有一版再版,而且還出現(xiàn)過大量的盜版——比如他的長篇小說《壁虎村》,就曾經(jīng)被盜版為《村畫》流布全國,而且署名被盜版商換成了陳忠實。如今讓李霽宇有些想不通的是,自己更加成熟老辣的作品,怎么說變就變,而且一下子就變成了天津包子狗不理了呢?幸好李霽宇畢竟是有聲望也有人脈的作家,《青瓦》在幾經(jīng)飄搖之后,終于在它故事的發(fā)生地成都得以出版(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出版時為營銷計而稍加刪節(jié),書名還加了一個疑似有市場賣點的副標題:一個家族的密碼)。據(jù)說四川文藝出版社金平社長看中它的原因是,繼李 人后,幾十年沒有一部真正直接寫成都的長篇小說了。接著,昆明的《大家》和上海的《小說界》也節(jié)選或縮寫了《青瓦》部分章節(jié),算是對退下來的前主席、主編李霽宇的這部“長篇力作”有一個交代。至此,《青瓦》算是發(fā)了,出了,卻也從此杳無音信了——沒有研討會的贊辭,也基本沒有什么評論。對比他前幾部長篇作品出版后的情形,那反差是何其的大!《壁虎村》研討會,西安開了昆明開;《壁虎村》《風逝》出版時,外埠評論家紛紛發(fā)表評論,本土評論家則幾乎無一缺席地一致叫好。現(xiàn)如今卻是,鬧市招搖無人問,門可羅雀車馬稀,好一幅人走茶涼圖!對此,人們卻有自己的種種說辭,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是:《青瓦》寫的是老成都,其生活內容與云南無關,大家當然只好集體失語。而且,隨后的各類云南文學評獎也基本上輪不著《青瓦》。“李霽宇,成都人,客居昆明多年”——《青瓦》封面勒口的一段自我介紹,似乎也將作者自己定位為了云南文學的局外人。據(jù)他自己說他是有意如此。對新書的尷尬遭遇他早有心理準備,他甚至提前在《文學自由談》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我的書只出版一本》。

《青瓦》沒了圈內如潮的好評,圖書市場也反應平平。出版社承諾的版稅和宣傳,因為銷售業(yè)績的清冷自然無法兌現(xiàn)。在很多時候,李霽宇還得自掏腰包購買樣書送人“斧正”。李霽宇一部積數(shù)年心血而成的作品,就這樣落了個悄無聲息的結局。都說偉大的作家應該不太注意現(xiàn)世的得失,但是當現(xiàn)世以如此無情的猙獰,來對待一個并不偉大的退休作家嘔心瀝血的作品時,有誰又能繼續(xù)保持坐著說話不腰疼的姿態(tài)呢?

接下來的一段時光,李霽宇進入到自己文學的“小年”。不寫長篇小說,甚至不寫中短篇和一切篇幅長的作品,成為李霽宇相當一段時間自設的禁忌。直到2007年,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在峨山設立新農(nóng)村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時,李霽宇終于經(jīng)受不住文學和生活的雙重誘惑,他一頭扎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農(nóng)村,而且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農(nóng)村,到那里去完成某種意義上的遵命文學。在首批赴峨山基地掛職作家中,李霽宇是年齡最大的,當然也就是資歷最老、文學聲望最高的。也就讓他掛了個“文化局長助理”的閑職。這本是一個可以就在縣城里轉悠的差事。結果他卻是往鄉(xiāng)下跑得最勤,跑的地點最多,也跑得最遠的一人。當時我就想,除了他的時間相對比別人多一點的因素,更主要的,還是一個老作家對“深入生活”態(tài)度的認真,當然也包含著他要進入自己不熟悉領域去寫作的急切。他在峨山大地上不斷地奔走,收集傳說,民謠,甚至還考證過在峨山廣為流傳的一個民間故事的變異過程。他掛職的文化局,一年間三易局長,三個局長卻都異口同聲對李霽宇稱贊有嘉。但是,半年過去了,李霽宇還未動筆;將近一年了,他依然沒有動筆。開始他說是要謀定而后動。到后來他跟我實話實說:沒法兒寫長篇,我有自知之明。他最后寫出的是近乎于田野考察筆記體的長卷散文《峨山記》。在我看來,這當然是創(chuàng)作基地重要的文學收獲。他將峨山從各個地名到各種風俗景物,做了認真的梳理,考據(jù),以及文學化的描繪,書卷氣息濃厚,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充任進入峨山的一部文化向導手冊。然而這樣的一部作品,在喜歡故事的年代,所有人(特別是官員)更喜歡將故事搬上熒屏的年代,李霽宇的努力又將遇冷。一部十多萬字的長卷散文,如今還暫付厥如。有誰知道它最后的命運會是什么呢?

作家在更多時候,其實不是要去面對自己的作品,也不是要去面對自己的讀者,而是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自己要給自己找出問題和答案:我是誰?我要做什么?我為什么做?所有的寫作都必須回答清楚了這些簡單問題,才能確立自己寫作的姿態(tài),以及出發(fā)點,目的地,才會為自己標出創(chuàng)作的標高。退休后繼續(xù)勤奮寫作的李霽宇顯然遇到了麻煩。這些麻煩來自外部,更來自內心。而當他一時間沒理清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他陷入了內心之亂,甚至對自己退而不休的寫作意義和人生方式也產(chǎn)生了某種懷疑——社會需要我這樣做嗎?自己應該這樣做嗎?

這期間,我看到了李霽宇為很多個年輕作者、很多本書所寫的序言,或者書評。我粗算了一下,李霽宇在退休的四年時間里,所寫序言和書評已經(jīng)超出30篇。這幾乎是他過去在位時所寫此類文體的總和。“一輩子提著文學的燈,到頭來卻不能照亮自己,那就去為需要的年輕人指指路吧。”李霽宇這樣跟我說。我卻對他這樣的說法依然懷疑,因為在他寫的序言或者書評中,大多是對作者的溢美稱贊。僅僅從文學技術層面上說,這能夠為文學青年的寫作指明方向嗎?李霽宇面對我有些過分的詰難,反問我:“如果是你為人寫序,你會滿紙批評嗎?”

從寫長篇小說到寫文化散文再到為文學青年寫序,李霽宇在退休幾年時光里,寫作明顯呈萎縮狀態(tài)。或許他自己也感到了這種萎縮來得太快,并且自己對此也心生嚴重不滿,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三件讓我感到吃驚的事情:捐書,繪畫,開博客。

每個作家都有捐書的經(jīng)歷。將自己出版的書,捐獻給圖書館、學校或者社區(qū),是作家們的經(jīng)常之舉。然而李霽宇的捐書卻跟別人迥異。他不僅捐自己寫的書,也捐別人送給他的書。也就是說,直到退休時他還在像螞蟻搬家似的往家里搬運的那些書,他現(xiàn)在要統(tǒng)統(tǒng)捐獻出去。事情的起源是,本地一所大學圖書館,館長正好也是一個文學研究者,就跟作家協(xié)會提出在圖書館共建本土作家文庫的設想。當然得到各方面積極的響應。其中,響應最熱烈者就是李霽宇——他一口氣捐出了一卡車圖書。大喜過望的圖書館,對外宣傳時,這些書的數(shù)字被報以999本。其實誰也沒去數(shù),也根本來不及去數(shù)。999,這或許是跟流行歌曲學來的吧?“我已經(jīng)為你摘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謝人已憔悴……”總之,頃刻之間,李霽宇將他巨大書櫥騰空了數(shù)格。莫非,就像壯士斷臂一樣,他要跟文學揮刀作揖么?

李霽宇的繪畫,也是一樁值得一說的事情。作家舞文之余,尚有精力再弄弄墨,本不值說。李霽宇卻是要以弄墨代替舞文,這就值得一說了。一段時間,幾乎棄文的李霽宇愛上了書畫。為此專門去置辦了器物:定制書畫案頭一套,文房四寶若干,還購置了大量彩色礦物質顏料。原來的書房也就被他改造成了書畫工作室。他擺開陣勢,從此要專攻繪畫,而且是人物畫。為此李霽宇曾有一段自述:“青少年時曾迷繪畫,丟生40年,去年春,重拾書畫。書無定法,畫喜人物畫,半年內得作家肖像幾十幅。不參展,不入書協(xié)也無意美協(xié),自娛而已。朋友喜歡,索字索畫,便盡數(shù)散之。”把自己說得倒像個仗義疏財?shù)乃谓频摹F鋵嵾@營生他很快就經(jīng)營不下去。寫字還好說,筆走龍蛇,不太費時,也就是費些墨汁宣紙。畫而且是人物畫,就大不一樣。顏料,紙張,更要命的是時間,都更費。而且還吃力不討好。有說像的,也有說不像的。有說匠的,也有說連匠也算不得的。畫一張就肯定得送走一張,李霽宇自己就剩得幾張掛在網(wǎng)上的照片,還被人評頭品足,說三道四。一嘆之下,李霽宇又匆匆封筆,不畫也罷。重拾書畫時,難免研究書畫。一研究就有了心得。于是李霽宇又將研究心得寫了出來。這就是發(fā)表在《文學自由談》等刊的關于作家書法的“北賈南熊”論,又引出批評和反批評。暗中竊笑的,或者也就是被論及的北賈南熊罷。

在網(wǎng)絡上開博客,是部分作家熱衷過一陣子的事。李霽宇在文學寫作感到疲軟,正猶疑歇與不歇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博客是一道緩沖閥。寫博,既可以隨心所欲,又可以與人交流,而且還可以圖文并茂。于是,李霽宇在自己的博客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幾乎一兩天他就會掛出新東西,或新博文,或書法繪畫攝影新作品,還將自己的一些作品都放在網(wǎng)上。他甚至還放了自己從嬰兒到老年的一組照片,供人瀏覽觀賞,而且對自己博文引起的反響不斷回貼跟貼。一時間,李霽宇博客熱鬧非凡。某些作品還上了網(wǎng)站首頁。他的鏈接之多,在云南作家中也算很突出的。但是時間稍長,博客寫作這種只有投入沒有產(chǎn)出的活動,也漸漸失去了內驅力。現(xiàn)如今,李霽宇的博客也跟許多作家一樣,掛還掛著,卻少有新貨,曬網(wǎng)時候多而捕魚時候少了。

當左沖右突都嘗試過一遍之后,李霽宇終于感到,退休時光,并不是想象的那樣好安排打發(fā)——特別是當一個退休作家還想退而不休,還想在文學創(chuàng)新上有所作為時。增加難度的寫作,當然是每個有理想抱負的作家希望的。但是,對于一個退休作家而言,卻可能是心力所不逮了。降低標準的寫作,是容易實現(xiàn)的,對一個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精神高度的作家來說,卻又是毫無意義的——除非你想通過寫作借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者還隨便去謀取一點物質上的小福利。這樣的兩難和悖論,對于年富力強的作家是難題,對于退休作家而言就更是難題。李霽宇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最好的文學歲月,其實還是在位時,特別是在自己50歲到60歲的那段時光。他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他主持的《滇池》雜志上,他曾經(jīng)創(chuàng)意并實施了“炮轟云南作家”專欄,將當時云南有名作家一網(wǎng)打盡,一時間弄得刀光劍影,好不熱鬧,讓中國沉悶已久的文壇在南境邊地卻有了許多生動;世紀之交時,他連續(xù)出版長篇新作,即便是家中飛來橫禍,牽扯了他許多精力,也沒能阻止他向一個又一個文學高地進發(fā)。現(xiàn)如今,他在文學道路上趕路的腳步卻可能止于退休。雖然他和所有已經(jīng)退休或將要退休的作家一樣,他是多么地想退而不休啊!

卻很少有人在乎他和他一樣的大群退休作家的想法了。甚至他覺得,連中國作家協(xié)會那樣的組織,也并不會真正在乎退休作家。也就是到節(jié)日時應個景,大領導看看大作家,噓寒問暖一番,報紙上配發(fā)張照片,OK!跟節(jié)日時電視上見到的領導為群眾送米送油沒什么兩樣。作家總應該更形而上一點吧?對作家——特別是數(shù)字龐大的老作家群體的關懷,總應該更有效一點吧?李霽宇覺得,人一退休,好像同中國作協(xié)就沒什么關系了,作協(xié)的活動多半只請在職的去,是不是應該成立個老年作協(xié)了?好像書協(xié)美協(xié)之類就有老年××分會,而且還不止一個分會,更關鍵的是,他們好像有很多凝聚人心的有效活動。中國作家協(xié)會呢?他一臉真誠地向我提問。

一部長篇要怎樣才能在主流圈內出名?假設這部作品真的不錯,那還遠遠不夠——它最好能在皇城根兒下的大出版社出版;它必須得到主流的有話語權的評論家的關注并研讀;它最好在北京開高規(guī)格大規(guī)模的研討會;它的宣傳介紹最好在《文藝報》等主流報紙上得到大版面的評介;它最好有大出版社或中國作協(xié)相關部門牽頭組織的宣傳;當然,它最好得了茅盾獎之類的大獎……但這一切眾所周知的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的。一個退休了的作家、一個邊陲之地的作家,一個非有權勢金錢的作家,他無力做到這些。除了認真寫作,其余的一切,他便只有聽其自然了。

我知道李霽宇還是想要寫大作品,寫有精神高度和技術難度的好作品。盡管他跟我說著自嘲又自省的話:“退休才開始,心情就弄成現(xiàn)在這樣,也許是我的定力和勤奮不夠罷?在我看來,如果不能在文學上有大建樹,那就不要勉強自己了。”他又說,“不過我還是有點小小的狂妄,我的《壁虎村》和《青瓦》,30年后再論吧”。這倒有點將自己的精神視野投向現(xiàn)世以外的遠方的意思了。可是,誰又能為此假設而去求證呢?

其實真正讓李霽宇耿耿于懷的,是他一直沒能寫出兩部他最想寫的作品。一部是關于“文革”,另一部是為他從死神和植物人狀態(tài)上掙扎回來的妻子。前者大約屬于宏大敘事。四十多年前的“文革”,李霽宇覺得自己是親身經(jīng)歷者,自己有義務和責任去認真書寫這一段歷史。為此他研究過包括《九三年》(雨果)等一大批著作。他還與一批民間的“文革”研究者經(jīng)常交流,收集資料。他將騰出的書櫥全部擺放了這些東西。然而過去才四十多年的那段歷史,卻像一個天體黑洞,讓李霽宇找不到進入的路徑。“還得摸索和等待。”李霽宇用語焉不詳?shù)囊痪湓挘蜃×诉@個現(xiàn)在還稍稍敏感的話題。

在我看來,李霽宇最有可能出彩的作品,是關于他和他妻子的故事。300多天,從死亡邊緣,再到植物人,然后被李霽宇用愛的點滴逐漸使之蘇醒,再回到智力的童年……李霽宇和他妻子的故事,曾經(jīng)感動過無數(shù)人。有人戲謔李霽宇是“昆明第四座牌坊”——繼金馬、碧雞、忠愛坊之后的“霽宇坊”。五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就此做過設想:如果李霽宇能夠將痛苦內化為新作中對復雜人性的更深解剖,他完全可能寫出一部超越之作——超過他已有的所有作品。因為,與所有遭遇過類似經(jīng)驗的人所不同的是,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作家;而與所有作家不同的是,他有最獨特的遭遇、體驗、經(jīng)驗和視角,以及最成功的拯救。當然還有心靈里最隱秘的復雜。我也知道,為此李霽宇一直在努力做著寫作的準備。但是他卻終于還是沒下筆。如果說他在文學上還有什么想法,他的最想也就是這兩個題材。他遲遲不能動筆,當然各有原因。簡單歸結起來,也就是物質困境和精神困境對一個比較特殊的退休作家的雙重擠壓。關于精神困境,前面已經(jīng)說得較多了——有外部的,更有自己內心的;有被設置的,也有自己想象出來的……這些統(tǒng)統(tǒng)不說也罷。單說說我所見到的李霽宇現(xiàn)在面臨的干擾他寫作的物質困境吧——

李霽宇現(xiàn)在的每一天是這樣開始的:他先要料理已經(jīng)癱瘓九年的妻子振作精神去迎接新一天的太陽,然后要幫助剛剛出生的外孫女啜飲進口奶粉然后呀呀學語。妻子,女兒,外孫女,三個情況各異的女性,使他原本寬敞的家變得熙熙攘攘,生機勃勃也危機四伏。在尿布和鍋碗瓢盆中穿行的李霽宇終于可以喘口氣時,又到了他推車陪妻子買菜的時候了。當然他們也會順道去住處旁邊一個叫月牙潭的公園散步,那或者就是他一天中最詩意的時光了。公園有寬闊的水面,水里有十八萬尾錦鯉,推車可以上棧橋,橋上最好觀魚兒……說起這些,李霽宇像一個孩子,臉上不算多的皺紋發(fā)散成幸福的菊花。那一刻,他忘記了大作家、大作品、大使命等等詞匯。這樣其實也很好,可惜這樣的時光對于李霽宇來說,在一天中卻是短暫的。

2008年2月14日,昆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99激情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国产在线欧美| 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性欧美久久|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毛片免费网址| 91九色国产在线|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黄色爱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亚洲第一色视频|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欧美日韩v|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欧美第二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jizz国产在线|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人人射|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69免费在线视频| 88av在线播放|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成人国产免费|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青青草久久伊人|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9精品福利视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成年A级毛片|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a天堂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91视频青青草|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欧美成人网|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 国产区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