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 李龍飛
2008年11月17日至30日,曲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畢志峰率領由團市委、市經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師宗、羅平、會澤、沾益、馬龍5個縣總工會領導組成的曲靖市總工會慰問團,由南向北,輾轉數千里,先后到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的多個城市看望慰問了曲靖籍農民工和勞務站工作人員,并為他們送去了慰問金,把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給了廣大農民工。與當地工會組織建立聯合維權機制,拓展了工會維權領域。
曲靖:勞務產業發展壯大
曲靖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人口大市,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發展壯大勞務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曲靖市充分利用全市已建立的“珠三角”、“長三角”勞務輸出網點開展集中統一活動,搞好有序輸出,同時加強與省、市、縣內企業的聯系和溝通,組織就近轉移;著力加強和改進維權服務,把農民工權益保護工作作為加快培育壯大勞務產業的重要保障措施來抓,強化勞動執法監察,查處違法用工案件。為農民工提供司法援助;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管理服務,會澤縣、沾益縣和曲靖市先后在昆明、浙江義烏和福建莆田建立勞務工作站,選派一批責任心強、聯絡協調能力強的干部,帶領外出務工農民增收致富。2008年,全市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達1229280人,預計轉移就業總收入將突破百億元。
莆田:給農民工一個溫暖的“家”
福建省莆田市非公經濟十分發達,良好的區位優勢,這里臺資企業、外資企業眾多,由于當地勞動力缺乏,許多企業里的農民工都是外省的。
2008年4月28日,云南會澤縣在莆田市成立了勞務工作站,組織了160多名農民來莆田打工。勞務站成立后,工作人員多次深入企業了解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農民工的勞資糾紛,想方設法收集當地的用工信息,進一步擴大勞務輸出規模。當慰問團一行來到了來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農民工代表進行座談。畢志峰主席親切地向農民工問道:“你們在這里生活還習慣嗎?春節回不回家?回家后還來不來?”有人回答道:“我們今年春節想回家一趟,過完春節后。還想多帶幾個老鄉來這里打工?!甭牭睫r民工肯定的回答,畢志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慰問團又來到生產車間和職工食堂、職工宿舍,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緊接著,慰問團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成進鞋業有限公司,看望慰問在這里打工的會澤籍農民工。在這里,記者見到了劉元穩、晏慶鳳、李德俊3名會澤籍農民工,在與他們的交談中,記者得知他們來這里上班已半年多了,基本適應了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們想多掙一些錢,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就要離開時,畢志峰叮囑農民工要安心打工,嚴格遵守廠規廠紀,認真學習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為將來回家鄉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遇到勞資糾紛時,要正確對待,可以向當地工會和勞動保障部門反映,通過合法途徑來維護自身的臺法權益。
泉州: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泉州是慰問團此行的第二站,學習泉州市總工會維護外來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先進經驗,也是代表團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
針對泉州職工以外來工、農民工占主體的特點,泉州市總工會提出了用科學理論為農民工立“位”,用提升素質為農民工立“本”,用構建“小三級”工會(鄉鎮、村、企業)為農民工立“家”,用構建維權體系為農民工立“身”的“四立”思維,強化“新泉州人”的理念,把農民工作為工會的主要工作對象。全市各級工會大規模開展科學理論和法律法規進企業、進職工活動,設立“流動書屋”為農民工送書刊,市職工中專與企業聯辦農民工中等職業教育學歷班,提高農民工素質;持續開展“十佳外來工”、“十佳外來工創業精英”等創評活動,連續四年開展包飛機包專列包專車送農民工回家過年、外來工免費游泉州、“百萬真情關愛外來工”、外來工廣場文化節活動,連續3年舉辦外來工子女夏令營,讓外來工子女享受平等義務教育;去年首次開展“團聚第二故鄉”活動,將外來工家屬接到泉州歡度春節,在全市形成尊重、關愛、服務外來工、農民工的良好氛圍,讓廣大農民工實現政治上有地位、權益上有保障、人格上有尊重、困難時有幫扶,從而促進他們不斷融入泉州,成為新一代泉州人,有效地推動了泉州用工環境改善和企業缺工問題的緩解。關愛外來工、農民工成為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亮點。
義烏:打響珠源勞務品牌
義烏市是浙江省的一個縣級市,它的小商品在國內外是出了名的,曾被形象地稱為“小商品超級航母”。這里不僅各種小商品匯集,而且也是外來工、農民工打工的聚集地,僅曲靖市在義烏打工的農民工就有2000人。在有組織向義烏輸出勞動力中,沾益縣走在了曲靖市的前列。
沾益縣為有效消除農村富余勞動力省外務工“怕上當受騙、怕工作不穩、怕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的心理顧慮,激發外出務工的積極性,提高省外勞務輸出質量,于2007年3月在義烏市建立了沾益縣駐義烏勞務工作站。隨著曲靖農民工到義烏打工的逐步增多,今年市政府決定在沾益縣駐義烏勞務工作站的基礎上。建立曲靖市駐義烏勞務工作站,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工作人員也由2人增加到3人。今年4月17日曲靖市駐義烏勞務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
在義烏市曲靖籍農民工座談會上,勞務站站長陳家順介紹,曲靖市駐義烏勞務工作站成立后,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農民工。為了農民工的一切”的思想,經常深入企業考察用工單位,在給農民工推薦用工單位時,堅持“七不”原則:規模小的企業不推薦、員工月均工資低于1000元的企業不推薦、有拖欠員工工資記錄的企業不掛薦、工傷事故或職業病多發的企業不推薦、管理混亂的企業不推薦、對職工缺少人性關懷的企業不推薦、不按相關政策法規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企業不推薦。并把“讓民工家屬放心、讓民工工作順心、讓用工單位稱心”作為工作目標,只要有曲靖籍農民工到義烏,工作人員都會到車站接送,送到用工單位后,積極協調安排好農民工的食宿、崗位,并帶領農民工熟悉環境后才離開;同時還向農民工公開手機號碼,農民工遇到困難時可以打電話求助。
座談會上,25名來自各縣(市、區)的農民工代表踴躍發言,大家暢談了在義烏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來自沾益縣盤江鎮的張艷兵是較早來義烏打的農民工,他剛來時生活上很不習慣,工資收入低。但他堅持了下來。由于工作上十分出色,2008~g9月被提升為車間主任,現在每月的收入在2000以上。談到打工經驗時,張艷兵笑容滿面地說道:“在省外打工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自強自立,用良好的素質樹立曲靖農民工形象?!毕駨埰G兵一樣工作上很出色的曲靖農民工在義烏市還有很多,師宗籍農民工周揚2008年10月被提升為董事長秘書,宣威籍農民工劉召輝2008年6月被提升為車間品檢組長。
揚州:營造一流環境留住農民工
江蘇省的揚州市是一個旅游業和服務十分發達的城市,也是曲靖市總工會慰問團此行的最后一站。在揚州市總工會的領導陪同下,慰問團來到了寶宏制鞋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臺資企業,有員工3500多人,專門生產國際著名的體育用品。企業的塑膠跑道運動場、職工平價超市、網吧、娛樂室、圖書室、培訓室、自助洗衣房等配套設施齊全,給慰問團的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為人性化的是企業把一部分農民工的子女接來在當地上學,周末農民工上班時企業還安排專人看護農民工子女。看到企業為農民工營造的一流工作和生活環境,慰問團的成員不由地發出了一片贊嘆聲。
據羅平縣千里馬勞務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慧介紹,他們2008年6月份與寶宏公司開展勞務合作,企業的用工環境良好,現在已組織100多名曲靖農民工在這里打工,他們與企業簽訂了勞務合同,先在羅平縣培訓好農民工再輸送過來,使農民工到企業后很快就能上崗,下步將加大與企業合作的力度,輸送更多的曲靖農民工來這里打工。
羅平籍農民工潘成,看到這么多的家鄉人來看望慰問他。他笑呵呵地說:“我是2008年9月來到企業,企業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周到,感謝你們來看望慰問我們,雖然這里天氣寒冷,但我們心里是暖洋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