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麗
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 S1)作為一種反映乙肝病毒復制的新血清學指標,因其方法簡便、快捷,無需特殊儀器,對實驗室條件也無特殊要求,近年來已被普遍應用于乙型肝炎的實驗室檢查與療效觀察。HBV血清標記物(兩對半)檢測是目前診斷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標,主要反映宿主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狀態,而在反映病毒復制方面,目前已有較多證據顯示其不是很敏感。乙肝病毒載量(HBV-DNA)是檢測HBV感染最敏感、最準確的指標,是HBV感染的直接證據,但檢測成本高,技術難度大,操作復雜,對實驗條件要求較高,尚無法作為常規檢測。我們通過檢測30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Pre S1、乙肝兩對半、I-IBV-DNA來分析PreS1、HBeAg、I-IBV-DNA之間的相關性,探討Pre S1在乙肝病毒檢測中的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所有HBV感染血清陽性標本均來自于2007年9月—2008年6月我院感染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共304份。
1.2方法
兩對半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法,試劑購于蘇州新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HBeAg結果用定性方式表示,濃度值>0.03 NCU/mL為陽性。Pre S1采用ELISA法。試劑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制,上海阿爾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HBV-NDA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測定,試劑購自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拷貝數<103/mL為陰性,拷貝數≥103/mL為陽性。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
2結果
HBeAg陽性120例,其中HBV-DNA陽性率為93.3%Pre s1陽性率為86.7%;HBeAg陰性184例,其中HBV-DNA陽性率為41.3%,Pre S1陽性率為34.2%,見表1。
在188例HBV-DNA陽性標本中,HBeAg陽性112例(陽性率59.6%),Pre S1陽性142例(陽性率75.5%)。116例HBV-DNA陰性標本中,HBeAg陽性8例,陰性108例,特異性93.1%;Pre S1陽性25例,陰性91例,特異性78.4%,提示HBeAg特異性高于Pre sl,見表2(cop-ies/mL<103為陰性,copies/mL≥103為陽性)。

3討論
HBV為嗜肝DNA病毒,含有4個編碼蛋白的基因組:S基因、C基因、P基因、X基因。S基因編碼得到s蛋白、前S2蛋白和前S1蛋白(前S1抗原)3種HBV外膜蛋白。前S1抗原作為乙肝病毒外膜蛋白的組成成分,存在于球狀完整顆粒(Dane顆粒)及無傳染性的管狀顆粒的表面。
表1數據表明,HBV-DNA陽性率在HBeAg陽性組和HBeAg陰性組之間有差異,Pre S1陽性率在HBeAg陽性組和HBeAg陰性組之間有差異,與Theilmann報道一致,都可作為乙肝病毒存在和復制的指標。在HBeAg陰性血清中,HBV-DNA陽性率為41.3%,Pre S1陽性率為34.2%,說明HBeAg陰性,甚至出現HbeAb陽性也不代表病毒沒有復制,認為可能是HBV在感染宿主后為逃避宿主的免疫應答,基因組前C區末端1896位發生G-A點突變,產生一個新的終端密碼子(TAG),阻斷HBeAg的形成,但不影響HBV的復制和傳播。且這種變異廣泛存在,這可能是在反映HBV復制方面HBeAg不如Pre S1靈敏的原因。本組188例HBV-DNA陽性標本中,Pre S1陽性142例(陽性率75.5%)顯著高于HBeAg陽性112例(陽性率59.6%)。而116例HBV-DNA陰性標本中,HBeAg陽性8例,陰性108例,特異性93.1%;Pm S1陽性25例,陰性91例,特異性78.4%,Pre s1特異性較HBeAg差。分析表1數據可知,Pre S1檢測陽性率與HBV-DNA高度符合。因此,在無條件開展HBV-DNA的醫院,建議聯合檢測Pre S1/HbeAg,對臨床將更有幫助。
雖然Pre S1檢測陽性率與HBV-DNA高度符合,但又不完全相同,表2顯示188例HBV-DNA陽性標本中,42例Pre S1陰性,推測與前s區缺失突變引起Pre S1蛋白表達缺陷有關,但并不影響病毒的復制與裝配;另外116例HBV-DNA陰性標本中,25例Pre S1陽性,推測可能是血清中不存在Dane顆粒,或者是乙肝病毒與肝細胞基因發生整合。有報道血清中的病毒已經測不到了,而肝細胞內仍有病毒存在時,檢測Pre S1陽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聯合檢測Pre S1/HbeAg既能了解HBV在體內的復制情況,又能了解是否攜帶HBV變異毒株,還能對疾病的轉歸進行判斷,為臨床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