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艾滋病專家指出,我國每年艾滋病病毒(HIV)新感染者達5萬人。這些新感染者91%不知自己已感染,如果再加上既往感染而始終未檢出的人數,防艾形勢不容樂觀。截止2008年9月底,我國存活并已發現的感染者人數為22.9萬人,存活但尚未檢測出的艾滋病感染者達50.85萬人,兩者比例約為1:2.2。
艾滋病預防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在于,性傳播已成為如今HⅣ傳播的主要途徑,約占全部新發感染的57%,這包括夫妻間傳播、賣淫傳播和同事、熟人性關系的傳播。其中,同事熟人間發生的性關系日益受到關注,因為這一人群基數大且隱蔽。而在性傳播中,男男性行為尤為危險。在工業化國家,男男性行為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9倍,在發展中國家風險則更高。一方面是防范意識不強使感染率上升,另一方面因談艾色變,使大量感染者處于“地下”狀態,得不到及時治療。對此,我國從2003年起實施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但治療失敗和死亡的問題依然很嚴重。治療失敗的原因,一是患者不能堅持規范治療。抗病毒治療可以抑制病毒復制,恢復和部分恢復受損的免疫功能。很多病人沒有按要求、按時、按次吃藥,導致HIV病毒變異產生耐藥性而使治療失敗。二是很多患者接受治療時疾病已發展為晚期。此時病人的免疫力十分低下,最容易發生各類感染。晚期病人接受治療后死亡,主要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如感染和腫瘤等。
艾滋病要治療成功,病人最關鍵:一是高危人群定期篩查,檢測為陽性后要定期跟蹤隨訪,一旦符合條件就要及時治療,千萬別等病入膏肓再吃藥。二是抗病毒治療是終身的,病人必須堅持服藥,同時保持好的依從性,定時定量,終身吃藥,當病人自我感覺恢復了,千萬不能以為自己好了,不再按時服藥,甚至停止服藥。研究提示,艾滋病人如果早期規范治療,有可能達到全社會平均預期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