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王永慶投資塑料業時,當時臺灣對聚乙烯化合物樹脂的需求量少,臺塑首期年產100噸,而臺灣年需求量只有20噸,更何況臺灣還有幾個加工廠獲得了日本人供應的更廉價的聚乙烯化合物樹脂。這對臺塑打擊很大,幾乎倒閉。面對這一現實,王永慶經過反復分析研究,最后決定:繼續擴大生產!他認為與其守株待兔,不如勇敢創造市場。只有大量生產,才能降低成本,壓低售價,從而使產品不受地區限制,吸引更多的顧客。在將臺塑產量擴大6倍的同時,王永慶又創辦了一個加工臺塑產品的公司,即南亞塑膠工業公司,專為臺塑進行下游加工生產。經過不斷摸索和總結,臺塑和南亞的業務開始好轉,奠定了他在塑料工業的基礎。
冰淇淋哲學是臺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在對自己的經營事業進行總結后得出的一個結論一賣冰淇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
在市場競爭中,商業行情有漲有跌,經濟狀況同樣有繁榮也有蕭條。這些都不是任何人能未卜先知,或有能力改變的。在經濟景氣的時候,有的經營者會跟上潮流大撈一筆;但是等到經濟蕭條的時候,他們又閉緊門戶挨過黑暗期。
但是,一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學會把握經濟不景氣時的機會。經濟蕭條時,大多數人都偃旗息鼓了,這反而正是探索機會的理想時機。當經濟再度復蘇時,敢于把握冷門機遇的企業將能獲取比以往更多的機會。臺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是在經濟蕭條時把握冷門機遇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