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野豬養殖,一直以來都是中小投資者比較關注的領域。但我刊通過與大量中小投資者的調查得知,很多投資者都在野豬的銷售、經營等環節遇到了難題。為此,我們針對投資者遇到的這些難題,采訪了三位搞野豬養殖的投資者。他們不僅都年賺上百萬,而且都有一些自己的獨到的高招。
改思路
野豬“健身”,解決家養諸多缺陷
崔剛,山東省青州市人。他靠養殖、銷售野豬,每年賺了200多萬。他解決的問題是,通過對野豬進行健身鍛煉,讓圈養的野豬也能夠保持其特有的野性和肉質特點。
崔剛每次在銷售野豬時,都會給前來采購野豬的客戶舉行一次現場表演。比如,讓野豬跳壕溝、越障礙,最后再渡水游泳。這套絕活,只要來買過豬的客戶大多見過。不少人說崔剛還是在讓野豬作秀,其實讓野豬現場表演,經銷商當場選購,這正是他賺錢的秘訣。
野豬的野性非常強,經常出現跳圈、越欄逃跑等。因此,崔剛為了防止野豬越欄逃跑,用鐵絲網將豬圈圍了起來。這樣野豬就不往外跑了,每天都按部就班吃食睡覺。崔剛開始很高興,但是后來他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因為,到了野豬該出欄的時候,他發現自己養殖的豬沒人愿意買。客戶都反映,他的野豬肉質疏松、肉膘太厚,口感還不如家豬肉好,所以都給出了很低的收購價格。
按照客戶給的收購價格,崔剛如果賣掉這批野豬會虧掉一半的本錢。他決定改造這批野豬,然后再出售。“既然客戶嫌肉太肥,可以讓野豬減肥啊。”于是,崔剛決定讓野豬游泳。崔剛花了1千多元將原來的豬圈擴大,在里面建了一個小池。這樣,野豬可以在水池里游泳。兩個月后,崔剛又一次跑到飯店,開始推銷野豬肉。
這次客戶一致認為,野豬肉不僅色澤鮮艷,而且肉質有韌性。崔剛第一次順利的拿到了供貨合同。有了這次成功經驗,崔剛開始加大了對野豬的訓練。2007年年初,崔剛精心設計出了一個訓練場,不但設置了壕溝,還加設了障礙。這套訓練,將野豬肉的獨特賣點一下子有效地突出出來。不僅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而且還為自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短短一年的時間,崔剛的客戶群體從青州市發展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每公斤野豬肉的價格也賣到了30元,年純利潤達到200多萬元。
點評:將野豬進行家養,由于其不適應性,其肉質的口感、品質都會出現下降,這也是大多數投資者普遍遇到的難題。崔剛能夠對野豬進行體育訓練,正好解決了家養產生的不良后果。這相比于在野外圈地建廠,不僅資金大幅降低,而且還可以改善野生飼養難度大的問題。(河北省特種動物養殖業協會)
改產品
做成包子,得到大眾市場認可
野豬肉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銷售價格也高,因此限制了市場銷售量。河北的陳民章通過銷售野豬肉包子,降低了單品的銷售價格,年純收入高達150多萬。
今年56歲的陳民章,是河北省青縣人。2005年開始養殖野豬,但是最初他主要是想銷售幼崽兒。剛開始生意還可以,但是隨著野豬越養越多,再加上野豬繁殖能力很強,很多幼崽兒開始滯銷。看著這些幼崽兒不斷長大,陳民章打算放棄幼崽兒銷售,主要銷售野豬肉。
2005年10月,陳民章湊了1萬元錢,在青縣開了一家野豬肉專賣店。然而,一個月過去了,野豬肉專賣店的銷售量很小。畢竟30多元錢一斤的野豬肉,對一個小縣城的消費者來說,價格顯得過高,而且當地也沒有食用野豬肉的飲食習慣。
為了提高銷售量,陳民章在征得有關部門批準以后,也采用了一些有獎促銷的方式。短期內,確實有一些好奇的顧客上門購買。但是,促銷一過銷售情況又出現了下滑。陳民章心里非常清楚,光靠促銷無法長久擴展市場。必須從產品上入手,真正找到一種市場都認可的轉型產品。“當地人很愛吃面食,特別像饅頭、包子這類大眾面食。如果將野豬肉做成包子,正好可以滿足北方人的飲食習慣。”
于是在2006年9月,陳民章針對北方人的消費習慣,將野豬肉專賣店開始轉型,增加了面食產品。主營面食以野豬肉餡的包子為主,每個包子售價為5角錢。與當初預想的結果一樣,野豬肉餡的包子很快得到消費者認可。平均每天要銷售一千多個包子,同時也帶動了店內野豬肉的銷售。
陳民章趁熱打鐵,干脆把原來的野豬肉專賣店徹底改造成了一個以野豬肉為主的面食店,比如野豬肉包子、餃子等。還把當地人喜歡的家豬肉八大碗,嫁接成了野豬肉八大碗,小店不大卻吊起了人的胃口。
現在,陳民章在滄州和衡水有了三家集野豬肉銷售和餐飲為一體的專營店,一年銷售肉豬近2千頭,純利潤在50多萬元。現在,總共純利潤達到了150多萬。
點評:目前,野豬養殖行業內部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市場對野豬的需求量很大,但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卻苦于沒有銷路,很難把養殖與銷售有機的結合起來,出現了一個瓶頸。而陳民章恰到好處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主要是從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上入手,淡化了野豬肉的概念,而是借助大眾食品包子,實現了成功轉型,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河北省特種動物養殖業協會)
深加工
做成菜肴,解決銷量低的難量
河北的陳超,專門成立了一家野豬餐館,主要銷售各種用野豬肉加工成的特色菜肴。不僅解決了野豬銷售無路的難題,更帶火了野豬餐館的生意。現在,每年的純利潤大概在100萬元左右。
在河北省三河市,很多人都知道在102國道邊上有家飯店,已經開了十多年了,靠驢肉打牌子,生意很火。可是從2006年8月開始,飯店老板張景剛,逢人就推銷自己新推出的特色菜,紅燒野豬肉。
說起這道菜,還得說起一個人,陳超。陳超也是河北三河市人,自己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但是在2005年,陳超一次在電視欄目中他看到了有關野豬養殖方面的專題片,就產生了興趣。他覺得在當地沒人養野豬,物以稀為貴,肯定有錢賺。于是就有了養野豬的想法。一共投資了9萬元,在楊莊鎮租了2畝半地,從山東買了15頭野豬。眼看著野豬一天比一天大,陳超開始犯愁將野豬賣給誰。
陳超的朋友很多,經常一塊出去吃飯。一次,陳超在飯店吃了一回人工養殖的娃娃魚。這下開啟了陳超的思路,他琢磨著能不能將野豬做成菜,在飯店里出售。由于自己手頭要經營廣告公司,再加上自己缺少開飯館的經驗和資金。于是,陳超決定找一家飯店,進行代加工代銷售。
陳超考察了20多家飯店,最后他盯上了一個做驢肉的特色飯店,這家飯店已經開了十幾年了,一直都很火。陳超在那里邊吃了五天驢肉,到了第六天,陳超就找到了飯店老板張景剛。陳超使出了軟磨硬泡的功夫,每次都找張景剛聊聊天,話題一般都是菜的口味或飯店之間如何競爭之類的。三個月過后,兩人也熟悉了,陳超再次提出了賣野豬的事,張景剛就勉強進了十斤野豬肉。陳超承諾,只要飯店能夠研究出做野豬肉的特色菜來,他愿意先免費贈送一頭野豬。張景剛研究了野豬和生豬在肉質上的區別,然后經過對顏色和口味的多次調整,研究出了紅燒野豬肉等十幾道菜。
做過廣告的陳超熟知宣傳的重要性,他建議張景剛把野豬宣傳板擺在大廳,把做好的野豬肉放在明檔,來吸引顧客的眼球。張景剛也經常用免費給老客戶贈送野豬肉的方法來推介。后來,主動點野豬肉的顧客也越來越多,銷量越來越大。
陳超通過與張景剛合作,每年銷售野豬肉的純利潤達到100萬元左右。目前,陳超又租了14畝地,打算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500頭左右。
點評:陳超采用野豬肉深加工的方式,改變了銷售難的局面。并不是簡單的增加了一道菜而已,而是指出了野豬養殖未來的發展方向將以深加工為主。野豬養殖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項目,目前雖然主要開發的還是集中在單純的飼養方面,但是將來的發展方向將以搞深加工為主。比如,發展野豬肉食品,還有加工野豬皮革產品。此餐,它的內臟也可以做非常名貴的藥材,鬃毛也非常堅韌,性能非常好。投資者如果能盡早開發這些資源的話,將會搶先挖掘到野豬深加工的巨大商機。(沈陽特種動物養殖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