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 周 戎
巴基斯坦一周之內的6起恐怖襲擊、巴塔利班領導人馬哈蘇德發出“攻擊華盛頓”的威脅,令不少國際問題專家對塔利班的“中興”感到吃驚。8年前,美國只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擊碎,但8年過后,美國人發現,塔利班已經度過了它被推翻后最艱難的時期。雖然它還沒有當年主政阿富汗時的實力與氣魄,卻也早已不是昔日敗走麥城的草寇。在阿富汗,它控制了70%的國土;在巴基斯坦,塔利班成了比阿富汗塔利班還危險的組織;甚至在印度和斯里蘭卡也出現了自稱塔利班的組織。塔利班國際化的速度令人吃驚。美國總統奧巴馬現在已經意識到,除了國內經濟,擺在他面前的麻煩數這里最大。布什走了,塔利班還在,它甚至還有可能等到奧巴馬揮別白宮的那一天。
巴基斯坦人“談塔色變”
巴基斯坦《消息報》4月6日講述了發生在巴第二大城市拉合爾的“不可思議”之事。幾天前,拉合爾市郊警察學院遭襲,造成25人死亡,近百人受傷。《消息報》稱,“在5日舉行的西北邊境省國民議會上,省執政黨政府遭圍攻,大家一致抨擊其應對恐怖襲擊‘無能,卻沒有一個議員對塔利班的暴行吭一聲”。報道稱,在拉合爾,除了非政府組織的集會外,唯一的政黨集會是巴一個宗教政黨組織的,集會上也沒有譴責塔利班,而是不點名地批評“一些制造恐怖的人”。該報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所有人都懼怕塔利班,不愿公開指責他們。世俗政黨議員擔心如果在議會上譴責塔利班,就會迅速走漏風聲,招致塔利班對其家人的報復;而宗教政黨擔心,如果譴責塔利班,會與宗教政黨的原教旨主義主張相悖,如果不譴責,又有失民意,于是只能在議會上以批評執政黨無能來搪塞。他們誰都不愿意出頭得罪塔利班。”
幾天前,記者在拉合爾采訪時驚訝地發現,多數民眾對塔利班恨不起來,一些人甚至認為塔利班是為正義而戰。薩赫扎德是拉合爾市一位社會活動家,他給記者講了一件事。薩赫扎德家里有個仆人,他父親出工傷事故死了,但卻沒有人管,他弟弟因此輟學。塔利班找到他的弟弟說,他們能供他上學。于是這個仆人的弟弟就上了宗教學校,接著又參加了塔利班組織,并得到塔利班對他家庭的一些資助。巴基斯坦塔利班的確很會收買人心,他們常在控制區域內要求居民揭發富人的惡行,然后對富人進行處置;當居民的房屋因美巴軍隊轟炸而倒塌后,塔利班會迅速出錢、出力幫助重建。薩赫扎德說:“大多數巴民眾對塔利班沒有厭惡感,人們的仇富心理比仇塔利班心理要重得多。”據薩赫扎德說,一些有宗教背景的烏爾都文媒體也似乎對塔利班有些袒護,他們總是強調美國人和印度人是異教徒,而塔利班是巴穆斯林的內部問題。
巴基斯坦人對塔利班更普遍的心理是懼怕。國會議員費薩爾對記者說:“人們譴責美國和印度不會帶來殺身之禍,但譴責塔利班,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挨黑槍,甚至一家人都性命難保。”塔利班的瘋狂報復和襲擊讓巴基斯坦人總是懸著一顆心。去年8月,巴北部邊境地區一個小村莊的居民曾自發組織起來,處決了在當地活動的6名塔利班成員,并將尸體示眾。這個村莊因此被很多人看做是“民間楷模”。但不幸的是,4個月后,塔利班偷襲了這個村莊,用一輛滿載炸藥的汽車炸死了36人。前幾天,一個巴基斯坦女孩因為不愿與塔利班軍官結婚,而遭誣告通奸,被當街鞭打得皮開肉綻。多家巴電視臺播放了當時的現場錄像后,巴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喬杜里表示要追究此事,但最新消息卻說,挨打的女孩突然矢口否認自己受到虐待。在巴著名高等學府———卡迪亞扎姆大學校園內,記者與一名叫瑪莎的國際關系專業學生談起塔利班時,她神色緊張地說:“沒人敢隨便議論塔利班。我們平時都會加倍小心。大家每天都做禮拜,并相互提醒晚上7點后不要出門。”記者想接著提問時,另一位女生走了過來,瑪莎立即用食指擋住嘴,記者明白了,不能再講了。這陣子,由于多數襲擊發生在晚上8點,這一時間段被巴媒體稱為“魔鬼時間”。8日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國際機構駐巴官員告訴本報記者,從巴警方得到消息,在伊斯蘭堡F-8市場隱藏著自殺性恐怖襲擊肉彈,該國際機構已要求雇員不要到那里去。
塔利班在巴有多大勢力
距伊斯蘭堡100多公里的地方有個著名的滑雪勝地———斯瓦特山谷,這里曾被稱為“南亞瑞士”,但自從2007年塔利班控制此地后,這里就變成了“喋血之谷”。《紐約時報》年初的一篇報道將此地形容為被塔利班占據的無法無天的“國中之國”。報道稱,每天晚上8點鐘,塔利班的廣播電臺會開始播音,此時,斯瓦特山谷內的居民都要“認真學習本地塔利班頭目發表的重要講話”,如若不然,就會遭鞭打甚至斬首。講話通常是要民眾不得進行“不符合伊斯蘭律法的丑惡低俗現象”,比如販賣光碟、收看有線電視、唱歌跳舞、不留大胡子、讓女孩上學等。當地居民對《紐約時報》記者說,在擁有130萬人口的斯瓦特山谷,任何敢批評塔利班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條”。
自從美國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后,塔利班就開始越過邊界向巴基斯坦滲透,并在巴西北部部落地區擁有了相當的勢力。斯瓦特山谷地帶就是巴塔利班最牢固的控制區域之一。不過,巴軍方并不承認那里是塔利班的“國中之國”,認為這是“夸大其詞”,故意渲染巴軍方與塔利班之間的“曖昧關系”。從2007年開始,塔利班在巴的影響力開始擴大,同年底,巴全國塔利班運動正式成立,與阿富汗塔利班在組織上實現了分離。目前,巴塔利班控制著西北邊境省聯邦直轄部落區、省直轄部落區的一部分和半部落區的一部分,總計占有4萬平方公里土地和約500萬人口。巴政府每年都要對塔利班發動冬季攻勢,去年8月以來,美國也對上述地區發動了30多次導彈襲擊,但收效甚微。巴境內的塔利班還分成許多派別。實力最大的是馬哈蘇德領導的“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控制著北瓦濟里斯坦和南瓦濟里斯坦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阿富汗邊境的其他部族地區,成員不下1萬人。該派別是唯一得到“基地”全天候資助的巴塔利班力量。
與阿富汗接壤的邊境城市白沙瓦近兩年來也是恐怖襲擊頻發之地,塔利班在這里形成了廣泛而深厚的勢力網。他們修建地下軍事通道,訓練武裝分子,并通過地下通道與其他伊斯蘭極端組織秘密聯系。巴軍方將整個白沙瓦地區稱為“一個輻射巴阿邊境地區弧形軍事區域的支撐點”。一些在白沙瓦地區采訪過的外國記者普遍表示,塔利班依托多山的復雜地形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軍事防御體系”,讓巴政府很難實施有效打擊。
巴基斯坦塔利班行事狡猾。最近他們頻繁襲擊清真寺,而且往往是在穆斯林群眾周五禮拜的時候進行,這令很多人感到不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什葉派毛拉對記者說:“你知道塔利班屬于什么教派嗎?”記者說:“知道,他們都是普什圖族人,而且是伊斯蘭教遜尼派。”毛拉說:“這樣你就會明白塔利班為何襲擊清真寺了。”記者明白,這是在暗指塔利班借機對什葉派穆斯林下手,于是接著追問,“為什么遜尼派穆斯林禮拜時清真寺也會遭到襲擊?”毛拉眨了眨眼說:“你知道伊拉克的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是如何以暴易暴的吧?”記者這才恍然大悟。
巴基斯坦與塔利班的恩怨
其實,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塔利班曾有過一段合作的歷史。當年,為了對付印度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巴三軍情報局于1994年開始訓練巴基斯坦宗教學校的阿富汗學生,他們是在巴基斯坦奎達和白沙瓦的阿富汗難民。后來,這些學生在巴三軍情報局的支持和參與下,成立一個組織,取名為塔利班,即烏爾都語“學生們”的意思。塔利班也是在巴三軍情報局和美國中情局的支持下,一路過關斬將,最后征服阿富汗的。1997年,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國家。“9·11”事件之后,巴基斯坦又曾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和塔利班斷交的國家。后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巴基斯坦不得不與宣布支持本·拉登的塔利班中斷聯系。而在追隨美國反恐8年后,塔利班成了巴政府的大仇人。當年支持塔利班給巴基斯坦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它加劇了巴基斯坦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矛盾,甚至因此損害到了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與阿富汗問題長期夾纏不清,還令腐敗、槍支泛濫、恐怖事件如影隨形,使巴基斯坦變得混亂而脆弱。近來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的頻頻得手更令西方擔心巴將日益“塔利班化”。
事實上,巴政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總統扎爾達里和總理吉拉尼反復強調,巴反恐不是為別國,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并不斷加大打擊力度。巴軍方在對巴焦爾地區塔利班武裝進行了持續8個月的軍事打擊后于上月初宣布,該鎮已由當地部落長老和安全部隊控制,并稱只要武裝分子不放下武器,軍事行動就將繼續下去。巴軍方還表示,大部分部落地區打擊塔利班的軍事行動有望于年底結束。但輿論認為,盡管軍方行動取得進展,但實現局勢平穩仍有待時日。
塔利班國際化令人擔心
雖然與美國綁在一輛反恐戰車上,巴方的策略卻與美方有所差別。近日,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問題特使霍爾布魯克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將軍來到伊斯蘭堡兜售奧巴馬的反恐新戰略。但4月7日,巴外長庫雷西在記者招待會上當著兩位美國高官的面毫不客氣地說:“巴基斯坦既不會輕易付出,也不會接受任何空頭支票,在部落區,沒有巴基斯坦與美國采取聯合行動的計劃。”有分析人士認為,巴方并不認可對塔利班以“打”為主的方式,因為這涉及到民族、宗教和文化等諸多問題,“打”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恐怖襲擊事件,而在這方面,巴基斯坦付出的代價顯然要比美國大得多。
美國和巴方可能都沒有想到,反恐8年后,不僅沒有消滅阿富汗塔利班,反而還成就了巴基斯坦塔利班,而且,在印度的穆斯林極端勢力中也出現了“塔利班”。去年11月孟買大爆炸發生后,除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利班之外,還有一個自稱塔利班的印度極端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令印度政府十分恐慌。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塔利班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問題,并越過了伊斯蘭教成為世界極端組織的代名詞,據說在斯里蘭卡泰米爾族中也出現了塔利班的分支,而那里幾乎沒有伊斯蘭教徒。塔利班的國際化速度令人擔憂,如果塔利班有朝一日成為像“基地”一樣的國際恐怖組織,將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夢魘。▲
環球時報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