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平
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黑龍江省教育學會秘書長、黑龍江省學前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教育發展研究、教育基礎理論研究和學前教育研究工作。在工作之余,崔永平研究員筆耕不輟、著述頗豐,主編了《教導主任必讀》、《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幼兒德育教材與參考》、《幼兒智力叢書》、《農村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幼兒漢字教育的金鑰匙》、《走進數學王國》;編寫了《漫談教育機智》、《學習衛生學簡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叢書》、《學前小書包》等。其論文《黑龍江省十五期間農村學前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獲中國幼教百年優秀成果獎、中國教育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近年來,幼兒園的英語教育不斷升溫,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國辦園還是民辦和個體幼兒園,似乎不開設英語教學活動,就不能稱之為幼兒園。對于幼兒園是否可以和應當開設英語,怎樣開設英語,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觀望者有之,一時間還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說法。這里,不妨談談我的看法,作為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幼兒園英語熱的后面固然有若干因素,甚至還夾雜許多不科學的因素,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嬰幼兒語言轉化的最佳期,實施必要的、合理的、科學的母語和外來語的共同刺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可以從臺灣、香港等地的實例得到證明,從我們眾多的海外留學生子女的成長經歷也可以證明。因為語言學和腦科學的研究早已證明,在嬰幼兒語言轉化的最佳期,如果母語和外來語同時作用于嬰幼兒的大腦,兩種信號系統可以重疊在嬰幼兒大腦的語言中樞的一個區域。而錯過這個關鍵期,就會存在兩個區域,就會出現一個在南方度過童年期的人,長大后到北方工作,注定一生“鄉音未改”的局面,也是為什么我們國家從小學一直到研究生教育階段一直在開設英語而真正能夠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寥寥無幾的原因所在。我們和印度同屬人力資源大國,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里和相當的一些國際研究的前沿領域,我們擔當領軍人物的比例和話語權遠遠不如印度,這與我們的英語水平和英語交際能力有直接關系,如果還喋喋不休地就是否可以開設英語進行爭論,真的要禍國殃民了。
政府要合理定位
在我們國家學前教育發展中,政府的作用舉足輕重,由于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加之沒有“學前教育法”,在學前教育的發展中確實出現許多“不和諧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我認為這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合理定位非常重要。一是不要錯位?!笆叽蟆眻蟾嬷忻鞔_提出要堅持教育的公益性特征,這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由于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管理力度不夠,使得一些幼兒園為了生存迫不得已偏離了正確的軌道。與其指責不如有所作為。比如在英語熱的背后潛伏著幼兒英語教師嚴重缺乏的危機,那么是否應當調整幼兒教師教育的學科設置和專業結構,為幼兒園培養合格的英語教師。二是不要越位?,F在有的地方的學前教育主管部門,既是幼教機構的主辦者,又是政策的制定者,還是評估者,有的還是教材的編寫和發行者,集裁判員和運動員于一身,該管的沒有管好,不該管的又越位。比如面對興起的幼兒園英語熱,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好實驗和論證,制定相關的政策,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可以開設英語;什么人可以從事英語教學;應當使用哪幾種教材等等。花費精力在那里“堵”或者使用行政手段去強行干涉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理論研究者要有良知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理論研究異?;钴S,推動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目前的理論研究離學前教育的實際需要還有較大的距離。有的研究者熱衷于引進國外的學前教育理論,今天一個提法,明天一個主張,弄得我們本來底氣不足的教師為了弄清楚一個新的提法而奔忙。我們需要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但是移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土壤氣候和環境,否則容易水土不服。有的人憑經驗感情用事,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科學的思考和冷靜的判斷,自己過去學過的,用過的就是好的;對于自己過去沒有學過的,沒有經歷的事情輕易否定亂扣帽子。比如現在的早期教育熱,英語熱,都是過去我們在教科書上沒有學過的,我們沒有學過的就一定是非科學和偽科學嗎?希望我們的理論研究者多深入基層,多搞點實驗,多積累點資料,學會用事實說話,別總板著面孔,要學會寬容和包容,因為信息時代我們需要學的知識太多了。中國的學前教育急迫的需要一大批熟悉和了解基層情況,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和科學負責的理論工作者。
實踐需要科學把握
在幼兒園英語熱的背面,也折射出我們幼兒教育實踐者的尷尬與無奈。在幼兒園從事英語教學的多數并不是我們自己的幼兒教師,因為我們沒有經過系統的英語教育;而從事英語教育的人又缺乏幼兒教育的知識,幼兒園成了別人的實習場所和賺錢工具,甚至有的幼兒園不考慮對方有無教育背景,只要是外國人就請來做外教,也難免濫竽充數。因此對幼兒園的英語熱要冷思考,要有章法,要培養自己的英語教師隊伍,要確立科學的管理辦法,杜絕無政府的狀態,制定幼兒園英語教師準入制度,把好事真正辦好。
當前對幼兒學習英語的不同看法
肯定方:觀點一: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語言敏感期理論,認為幼兒學習英語有利于兒童各個方面的發展。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積極愉快地學習口語,形成初步的語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幼兒進入小學、初中認讀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觀點二:4歲以前是英語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這時的小孩口腔沒定型,發音清楚,如果長大到母語成型后再學,其外語口音難免會帶上海腔、廣東腔等方言音;觀點三:幼兒期有必要學外語,最佳年齡應該在3歲以后,但幼兒學外語不能忽視母語的學習。對于2~3歲的孩子來說,學習母語比學習外語更加重要。
否定方:觀點一:幼兒不應該學外語,因為幼兒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方法和小學階段的難以銜接,孩子不是覺得相關內容已經學習過了不再用心、就是對小學授課的一對一形式接受緩慢。此外,學外語時,很多孩子把英語字母和漢語拼音弄混了,漢語拼音字母記亂了,孩子似懂非懂,老師很難糾正;觀點二:孩子9歲后學英語效果更好,此時思維,記憶力、理解力都有提高,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習能力。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認為,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外語最好,那時候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并沒有過。在此之前,“孩子可以接觸外語,但最好不要作為課程刻意去學”;觀點三:應該先學好母語,將來學外語時可以運用原來的經驗,反而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