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大量研究表明,2~3歲之間是出現詞語和出現詞語表達的“高峰期”,是幼兒接受語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時期,是實驗科學的語言教育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托班幼兒最大的也是只有3歲,由于他們的語言發展差異較大,有的還發音不清楚、吐字不明,經常會將“老師”發音成“laxi,但有的幼兒卻能較清晰理解同伴及老師的語義,會表達較長的句子,但有的只會說短句,或者單詞,對老師的指令無動于衷。作為一線的老師,必需了解此年齡段幼兒語言的規律,3歲的幼兒具有驚人的語言接受能力,由于他們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言語的積極性高,喜歡念兒歌、看圖書、樂于和成人交談,對成人有較強的依戀感,但此時的幼兒發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發育,聽覺的分辨能力較差,不易辨別和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不能掌握某些發音方法,所以會有音發不清楚或發出錯誤的音。那么,如何引導幼兒的語言發展呢?經過二年的觀察和分析,從組織托班活動的共同特點來考慮,即生活化、游戲化、模仿性、情感性等,注重為托班幼兒創設富有童趣、自由、開放的語言環境,讓幼兒由想說到敢說再到會說之中總結出指導托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指導策略。以下是我的幾點嘗試:
一、采用兒歌式語言,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兒歌短小生動,且富有節律,非常符合托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兒歌式語言大多數是教師自編、仿編的,教師來用兒歌式語言就是用兒歌來組織各種活動的。如在“排隊”時,我用兒歌式語言“小寶寶,快快來,我們的火車就要開,嗚……”;在“洗手”時,就用“卷袖子,洗洗手,打肥皂,沖沖手,最后還要甩三下,小毛巾上擦三下”;在吃點心時引導幼兒念《糖果餅干》、《大蘋果》等等。我善于利用幼兒來園、飯后、游戲、離園等時間,有計劃、有目的與幼兒念兒歌,在念兒歌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兒歌式語言教育對幼兒的語言發展確實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與作用,有利于發展幼兒語言能九據國際心理學專家測查,從托班開始就讓幼兒多用兒歌式語言,能很快的學到咬字、吐音、表意等本領。例如《問答歌》:你姓啥?我姓黃,啥個黃?草頭黃……讓幼兒在念的同時發展語言能力,因此喜愛學念兒歌的幼兒學話快、準、思維敏捷,長大后能言善辯、口齒伶俐的人比例很高,兒歌即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又增強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二、采用對話式語言,營造幼兒語言氛圍。
目前,對話式教育在我國得到重視和提倡,它的精神體現在對話雙方有一種相互融洽,充滿愛心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視線與孩子持平,即通常我們所說的與孩子蹲下來說話。對話式語言的就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與幼兒間建立一種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關系,體現教師的慈愛、了解、等待、幫助與指導,使幼兒感受到安全、溫暖、寬松和愉快,主動親近與接受,充分發揮潛在思維,從而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剛開學時我班幼兒還不太會說話再加上環境的變化,使他們情緒不安,哭哭鬧鬧怕生等,導致有些幼兒沉默寡言。為了使他們愿意接近老師,盡量和教師、小朋友熟悉起來,我采用了對話的形式,來營造一個寬松的說話氛圍。每天我都以親切的話語,和藹的態度接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在平時多用問答式來了解幼兒的各種情況,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天是誰送來的?你喜歡誰?等等。通過半年的努力,幼兒從只會說簡單的詞語到能說比較完整的語句,并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記得我班的孔佳怡小朋友剛入園時,每當我向她問好,她總是一言不發,默默無言平時問她問題時,她也只會用點頭或搖頭來表示,后來我堅持每天用一對一的方式和她聊天,漸漸地她和老師、同伴說話了。現在她很喜歡說話,而且口齒清楚、發音準確。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幼兒喜歡的游戲,給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并采用應答的方式來調動幼兒說的興趣。如:“《我在這里》某某你在哪里”該幼兒便應答:“我在這里”;“《小手拍拍》眼睛在哪里,把它指出來,”幼兒便伸出手指邊回答邊指出眼睛的位置,幼兒在活動中學會了應答的本領。對話式語言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之中,處處可用,時時可用,關鍵在于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更能為幼兒營造語言的氛圍,提高幼兒的語言發展。
三、采用親子式閱讀,增強幼兒語言發展。
早期閱讀是指幼兒從口頭語言逐漸轉化為書面語言的過程。2—3歲的托班幼兒適合閱讀畫面簡單、色彩艷麗、內容短小、文字簡練的圖片、故事書,VCD視聽材料。由于2~3歲的幼兒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語言的能力,注意力時間相對延長,對具有一定重復內容、情節的畫面、故事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在家長園地中要求家長每天抽一定的時間與幼兒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要求家長和幼兒面對面或并排坐好,這樣做不僅幼兒可以看到家長的表情同時家長還能了解到幼兒的反映,進行相互交流。
圖片也是2—3歲幼兒十分喜歡的閱讀材料,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法與幼兒進行閱讀,如:家長取出一張圖片,請幼兒說出:“圖上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說對后家長表揚幼兒“你真棒!”“獎勵你一個五角星。”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幼兒閱讀的興趣,近一年來,我班幼兒通過親子式閱讀活動,積累、豐富了詞匯,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了幼兒思維發展,增強了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需求,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幼兒已從想說會說到敢說再到會說,他們的表達能力在不斷的增強。總之,讓幼兒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運用多種語言策略,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