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撰寫論文是畢業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記錄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文獻資料,也是畢業生掌握專業知識程度的集中體現。它是一項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及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是大學生在系統掌握本專業知識、技術及科研訓練的基礎上,按照規范化的研究(設計)程序與方法所進行的科研活動。同時,也是大學生為未來獨立工作做準備,可以說它是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更是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因此,論文所表達的內容應該是全面的、深刻的、具有一定應用價值的,而不是某一觀點或某一問題的簡單陳述。陳述的觀點或問題在實踐過程中應能夠得到合理采納,要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所以,一篇完整的論文應該是一個有內在聯系的統一體,應該做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內容嚴謹、語言流暢等等。那么,為了確保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有必要在教學中建立一套較為系統、科學的培養方式,改變以往只是堆砌文獻資料的現象,在學生最后的學校學習階段,真正使他們能夠進一步掌握理論知識,增強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要達到此目的,我認為應從以下五方面考慮。
一、撰寫具體題目并結合具體的問題來進行畢業設計的選題
就目前的一些大學生而言,理論知識水平貧乏,文學素養較低,很少能完成一篇內容深刻、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文章。因此,能否寫出一篇完整、深刻、真實的學術論文,筆者認為題目選擇得恰當與否很重要。我們的學生往往會進入一種誤區,認為題目所表達的范圍越大越好,知識面涉及得越廣越好,只有大題目才能做出好文章。例如:“談中國裝飾藝術的特點”,從這個題目上看,其中包含了中國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裝飾藝術、現代表現方式、審美藝術語言等諸多知識,層次較為復雜,內容涉獵范圍很廣,組織起來有相當大的難度。其結果容易造成文章空洞、結構凌亂、語言乏味。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盡量縮小題目范圍,避免題目過大引起的泛泛而談;具體的題目更易把握,論點更清晰明確,論述起來更加充分完整。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教學環節,它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之一。以往這個環節完全與社會、市場脫鉤,設計題目由指導教師設定,一般除畢業實習階段到有關企業去實地考察外,大部分時間完全由教師指導學生在學校關門做設計,這樣就存在著諸多的弊端。因此,建議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做畢業(設計)論文階段要走進市場,走進相關企業,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和技術難題進行畢業設計的選題。只有這樣才是大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一條有效途徑。此外,讓學生參加實際題目的設計,使他們處于真實的社會活動環境之中,為其提供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鍛煉機會,不僅激發了興趣,還能培養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二、培養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并重視加強論文寫作的基本功訓練
不同的學習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態度是第一位的。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一些學生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尤其是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得較為突出。其特征是理解問題不夠深入、細致、透徹,甚至敷衍了事。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教師應隨時隨地注意培養學生嚴格細心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因此,教師在輔導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幫助和培養:一是在指定的時間內,分段集中檢查論文中的部分內容程度要合理,要符合學生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不能盲目加大檢查內容,以致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將論文分段集中檢查,就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教學目標上,集中的程度愈高,就愈能加強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考能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相應得到提高。二是在輔導過程中要經常與學生交流、溝通。只有經常與學生進行接觸才能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三是對待問題要與學生面對面共同分析,進行解答、點評,要指導學生如何理解問題、思考問題。由此培養學生自我檢查的能力及分析判斷能力,并逐漸養成細心、嚴謹的治學態度。
加強平時的文字記載工作是寫好論文的重要保障。畢業設計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其中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從早期的收集資料、市場調研、現場考察到后期的繪制草圖、方案整理、設計制作等等方面,都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對不同階段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整理。那么文字的記錄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收集資料中的某些觀點,現場考察中發現的問題、難點,階段性的設計思路等等都應隨時隨地地記錄下來,哪怕只是一些不完整的想法、觀念,以及一閃而過的靈感都要用簡單的文字或圖形表達出來。這些記錄通過細心整理就是很好的文章素材,為日后撰寫論文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依據。同時,在實際工程項目的引導下,對于一些知識結構和模糊的觀念也會有清楚的認識,并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強制學生做好平時文字記載,并且逐漸養成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駕馭論文寫作的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畢業論文(設計)存在著選題過大的現象,所以有的學生怕完不成規定的字數,一味追求寬而大的選題,造成文章無實質性的內容,泛泛而談,不深不透。有的研究目的不明,尤其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嚴重的脫離市場,脫離實際,很多的內容都流于表面。同時,不少學生在畢業論文中使用了較多的文學語言,甚至還用了相當分量的網絡語言。再有,就是缺乏駕馭材料的能力,論文中常出現兩種現象,一是用多個重復的論據在同一角度去說明同一觀點;二是主觀推理多,實證支撐少,許多論斷性的內容缺少依據,即使提供了論據,也沒有注明出處或來源,如空中樓閣,讓人感覺無法判斷其真假。
四、在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
指導教師是畢業論文(設計)的主導,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我認為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首先應該是引導學生逐步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其次才是對畢業論文(設計)內容的指導。導師工作應重在“導”字上,引導、啟發學生。隨著論文(設計)的進展,指導量應逐漸減少,逐漸放開,點到為止,多指方向和辦法,少給答案,讓學生主動進行多方面的學習,積極思考,綜合分析。同時,指導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敬業、如何拼搏,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要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始終是我們堅持的原則。以往的畢業設計是單純地由系里擬定題目,其設計方案既無規則,亦無理由,只憑個人的幻想。結果是,在藝術創作中,教師既不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專業語言的表現和表達,學生在論文中也很難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更重要的是理論知識與設計脫節,缺少應用價值,造成很多同學的論文只是各個文章的拼湊,沒有實質,缺乏真實感。設計離不開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畢業設計階段是學生真正體驗生活、融入市場的橋梁。那么教學就必然要與社會的發展同步,與市場的需求緊密相關。只有擴大教學平臺,將畢業設計與市場發展有機地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的共同提升。由此,必須要打破以往的傳統做法,將論文設計與市場工程項目密切結合。具體操作是:我們要先統一擬定設計范圍,由學生自主選擇某公司實習,并根據該公司的項目做畢業設計(論文)。這種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又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學生在此基礎上的理論表述有了依據,對于所學的知識結構也有了深刻理解,并且能夠采用自己的語言來闡明問題,避免了以往抄襲現象的出現。所以,此種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值得我們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任何教學環節的順利實施都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來完成的,尤其與教師的督促、引導有著直接關系。由于學生的年齡、性格、閱歷、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異,他們在判斷問題、理解問題上存在不同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那么對于文章中觀點的認識程度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思想動態,才能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自身素質,搞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以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
總的來講,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教學環節的實施,學生的論文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基本消除了以往只注重形式不重視內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