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當前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作為一名幼教管理工作者,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更是體會到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戰略思想的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強調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如何理解幼兒園與科學發展的關系,我的認識是應重點把握好幼兒園四個方面的發展,即規范發展、人本發展、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
一、規范發展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應該說,國家規定的幼兒、保教人員編配標準是有科學依據的,也是為了保證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而加以規范的。因此,要防止幼兒園由于利益驅動在班額上越來越大,在保教人數上盡量壓縮,不按政策規定辦園的現象。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幼兒園的科學發展首先應該堅持依法辦園,規范辦園行為,才能真正體現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二、人本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幼兒園的發展也始終要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上。俗話說,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尊重教師和幼兒的主體地位,把廣大教師和幼兒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防止管理中注重強調剛性的制度,忽視了柔性的管理,缺乏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團隊的凝聚力。要充分體現教師和幼兒有尊嚴地工作著、成長著,打造良好的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使“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這一思想得以體現和尊重,才能為幼兒園的發展不斷增添活力和原動力。
三、持續發展
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幼兒園的發展還要考慮統籌兼顧,均衡發展。要防止只重視園舍設施、物質環境等顯性的硬件建設,忽視人的培養、價值觀、精神文化等隱性的軟件建設:強調技能、知識的學習,輕視品德、習慣與社會性的養成;關注個體的培養成長,忽略整體的全面進步。管理上的“水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集體就比如一個由多塊木板共同制成的水桶,水容量的多少不決定于最長的一塊,而取決于最短的一塊。因此,要認真領會和把握科學發展的要求和豐富的內涵,才能努力實現幼兒園持久的和長遠的發展。
四、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幼兒園的創新需要立足時代,著眼園本,特色發展。防止片面的“跟風”,趕“時髦”,迎合家長而違背幼兒身心發展地開展各種興趣班、特長班活動。要結合自身的、地域的、幼兒的特點,保持和進一步挖掘、豐富園本特色的內容,鼓勵和肯定教師的創新精神,重視培養教師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才能為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使幼兒園具有不斷發展的能力。
總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是前提,實踐是目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有效地促進幼兒園良性、可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