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是幼兒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茖W、合理、適于幼兒身心的體育活動能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通過幼兒的教育實踐,我們發現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對培養幼兒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幼兒組織性,激發幼兒機智勇敢、團結協作、誠實自制,拼搏奮進等品德都起著積極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為幼兒有計劃、有組織、科學合理地創造條件,組織和幫助幼兒一起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
一、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大腦發育,更是促進合群行為發展的有效方法。開展體育活動能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我為幼兒提供能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交往與合作。游戲中,讓幼兒通過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體育活動中的小組競賽,作為教師,既不放過每一次讓幼兒合作的機會,同時還有意識地為幼兒創造、提供合作的機會。幼兒有了合作的愿望后,我還為幼兒創設合作的機會,讓他們探索合作的方法。如體育游戲《螃蟹運球》:先請幼兒二人一組面對面站立,手牽手,胸前夾球站在“河”里,合作把球運到對面岸上的筐里,幼兒通過多次練習學會協調、步調一致地走步,把球合作運到后,再分別引導幼兒用背部夾球,頭部夾球的方法來運球,幼兒在游戲中不但提高了合作意識,還體驗到了游戲的無窮樂趣。
二、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從小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對其社會性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大量實例表明,體育活動也會潛伏危險,孩子們不得不從中學習保護自己。兒童如果缺乏與年齡相應的運動經驗,那么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得多。運動經驗有助于減少危險,兒童能從中獲得處理危險的知識。“孩子們活動得越多,就對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鼓勵幼兒參與多種形式的運動,不僅不是引發事故的根源,反而是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活動幼兒的動作越來越靈活,大肌肉的發展也不斷加強,更加有力。在活動中,我們不斷教給幼兒正確的動作方法和自保方法,如玩攀登架時,提醒幼兒雙手抓緊架子,兩腳交替往上爬,并注意觀察四周情況,以免相互碰撞:玩滑梯時,雙手應扶住邊緣兩側從上往下滑,滑好后立即離去;如果不慎摔倒,要盡量雙手撐地,避免頭朝地:對“秋千”等動蕩的器械,作為觀眾要保持距離,以免碰傷。這樣在一些意外情況出現時,幼兒能更好地做出快速反應,減少事故的發生,保護了自己。因此,我們特別重視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玩法,了解一些保護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發展內在動力。而自信心是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各種親身體驗及適當的教育形成的,只有在實踐中積累了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才能對自己有所認識,從而信任自己的能力,由此產生動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運動不光有助于身體的健康發展,還有助于自尊和自信的確立。兒童對自己身體運動的掌控能力可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他們能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應付自如。適當幫助孩子,使其在活動中取得成功,就能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自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我經常鼓勵孩子去試一試,做一做,體驗成功與失敗。在游戲和活動中,幼兒都喜歡當帶頭人,我就在組織活動時使所有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展現自己,并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能力,還可使孩子從中獲得自信,確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由于堅持戶外體育鍛煉,幼兒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產生了一定的適應能力,機體機能增強,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膽量也逐漸地大了起來。毛毛小朋友患過先天性髖關節脫臼,行動一直不太方便,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膽子特別小,沒有自信,朋友也不多。有一次玩滑梯,小朋友都在玩,她躲得遠遠的,我問她:你看好玩嗎?她說:“好玩”。我說:那咱們走近些。我就拉她靠近滑梯,她看別人玩的那么高興,越看越眼饞,我進一步誘導她:你也滑一個好嗎?她嚇得趕緊往后縮,我說:我抱你,咱倆一起滑好嗎?我抱著她滑了下來。我問:好玩嗎?她說:好玩?!昂ε聠帷薄安缓ε隆薄澳阏嬗赂遥@會你自己玩好嗎?我在旁邊保護你?!泵K于敢玩滑梯了。在活動中我也有意注意她,多給她提供鍛煉機會,同時控制好活動量,以免使孩子的生理負擔過重。通過鍛煉毛毛的動作變得協調了有力了,上下樓梯都能靈活自如了,人也活潑自信了,經常能聽到她開心的笑聲。我班的珍珍小朋友,是一個身體比較弱、動作不協調的孩子,平時不太喜歡運動。有一次要做一個過獨木橋的游戲,她不敢上,我帶領小朋友們為她鼓勁加油,幫助她戰勝膽怯,走過了獨木橋,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通過鍛煉,她的動作不斷的協調,以后她逐漸地愿意參加體育活動了,后來我還讓她做小組長帶領別的孩子玩游戲使她逐漸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心,膽子也大起來了。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勇敢自信的小姑娘了。
四、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引導孩子在經歷挫折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讓孩子品嘗一點生活的磨難,讓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并學會從挫折中接受教育,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他們獨立意識和應付困難的勇氣,使孩子具有應付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關鍵期,有意識地讓幼兒受點“苦和累”、受點“挫折”,對幼兒人格健全、心理成熟非常有益。體育游戲和體育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在活動時,我也經常為孩子們設置一些小小的困難,讓幼兒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我也及時肯定、鼓勵他們,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加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讓孩子體會到;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取得進步,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很好的解決問題。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例如玩大型體育玩具,它往往由生動、逼真、巧妙地多種趣味性建筑組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三維立體空間框架。這種空間定勢在強烈吸引幼兒的同時,也往往由于高度、坡度等因素而造成他們的膽怯心理。對此,我們在組織過程中為幼兒制定了一個遞進式的游玩方案:即按高度、坡度遞進,先帶領他們玩緊貼地面的“地龍”。在具有初步經驗后,玩中等高度的小型滑梯、蕩船等。在此基礎上,再帶領他們玩大型組合玩具。而指導過程中,我們亦堅持正面教育,以“你能行”、“你真棒”等語言及時給予激勵、表揚,并且以同伴、參與者的身份來進行隱性示范,在與幼兒共同游玩的過程中,消除其緊張心理、提高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讓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我注意為孩子們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以鍛煉幼兒的身體為契機,促進了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