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克里斯·班戈,也許中國的讀者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所設計的車型,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如今寶馬1系、3系、5系、6系、7系以及Z3、Z4、Z8,X5、X6等一系列轎車、SUV和豪華跑車都是出自班戈之手。
這位曾經(jīng)在寶馬任職達17年之久的總設計師,一直以來都是一位爭議頗大的人物。不過當今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屈指可數(shù),其中以克里斯·班戈最為出色,在汽車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福特集團設計副總裁J Mays對班戈的評價就可以看出來,他說他承認班戈對當代汽車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德國汽車工業(yè)設計的審美取向,不論他的設計被追捧還是被抨擊,他都值得尊敬。
今年年初,克里斯·班戈突然宣布,他卸去寶馬集團設計總監(jiān)一職,并打算離開汽車工業(yè),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更廣闊設計領域。班戈離職后,他的職位將由原首席設計師亞德里安·范·霍伊敦克接替,兩位設計大師之間的合作歷程長達17年之久。消息一出,全球汽車行業(yè)一片嘩然,各種猜測紛紛涌出。正如克里斯·班戈帶給BMW車迷與汽車產業(yè)兩極化的反應一樣,這位自1992年加入BMW集團、被視為汽車業(yè)界最具爭議性的設計師的離職也引發(fā)很多爭議。據(jù)知情人士表示,班戈不是被迫退出的。但也有人透露:數(shù)月之前他已被調離設計核心團隊,權力被架空有跡可尋。同時,消息人士還指出克里斯·班戈的離去與目前正在進行中的“i(Isetta)計劃”關系密切,這款車型被寄望成為經(jīng)典車型BMW Isetta“精神上的延續(xù)”,但事實上Isetta誕生有其時空背景,這款產品很可能與BMW家族成員格格不入。
懷疑是設計的影子
汽車設計,是一個在線條間抒發(fā)靈感、于色彩中展現(xiàn)激情的職業(yè),是不知多少年輕人心中都曾涌動的夢。克里斯多夫·班戈,這個掌握著寶馬現(xiàn)在和未來設計走向的美國人,更不知為多少人嫉羨。不過,你可能很難相信,曾有一段時間,用班戈的名字在Google上搜索,得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討伐和口水,許多人認為班戈的激進風格會徹底毀了寶馬。
面對公眾對寶馬7系新車型的爭議,克里斯·班戈大方地表示:“7系對于寶馬非常重要,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車系。確實,7系是一款個人風格非常強的設計,這也與我們在車型的開發(fā)中抓得非常緊有關系,我們讓最初的設計在最終的產品中盡可能多地實現(xiàn)。我認為評價一個產品的標準,是看大家最終是否接受,由市場去證明它的成敗。”
在不斷的反對聲中,寶馬的銷售非但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甚至于寶馬汽車仍然比它的競爭者有價值。據(jù)統(tǒng)計,寶馬7系轎車在3年后的價值為同型號新車的54%,而梅塞德斯-奔馳S級車(Mercedes S Class)為52%,奧迪A8為50%。寶馬集團在2004年的表現(xiàn)令人無法忽視,包括旗下Mini 和勞斯萊斯品牌在內,寶馬集團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凈利潤——22.2億歐元,較2003財年凈利潤增長了14.1%,每股收益3.3歐元。
克里斯·班戈贏了,寶馬全線彪升的銷售業(yè)績堵住了那些置疑者的嘴。寶馬需要改變,縱然在某些人心里它已成就經(jīng)典;班戈改變了寶馬,更難得的是這種改變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寶馬。反對他的人閉上了嘴,人們開始聽到班戈的聲音,“轎車應該如同建筑物一樣,它蘊涵著激情和生命。”,“多年來,我們致力于使用凹凸有致的造型設計語言體現(xiàn)車的強勁與力量。”當人們紛紛以諸如“超級設計師”、“最具國際沖擊力”的設計師等稱號給班戈帶來美譽的時候,他的反應一如反對他的聲潮一波又一波地涌現(xiàn)時一樣,表情始終儒雅平靜。在他眼里,抨擊與贊揚一樣,因為只要是有人評論,都代表著他設計的作品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影響人們的生活,而這,或許正是他想做的。
在德國生活的美國人
克里斯·班戈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叫Ravenna的小城鎮(zhèn),小時候便很喜歡在爸爸的車庫里擺弄各種工具、制作玩具和模型。在威斯康星(一個非常“日耳曼”化的地方,有很多德國移民的后代)讀完中學和大學后,執(zhí)著于自己的設計之夢的班戈于1977年,拿著自己的設計作品來到了位于洛杉磯的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申請入學。洛杉磯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被稱為是汽車設計師的搖籃,當時學院設計部的老師慧眼獨具,看中了班戈的潛力,便將之安排在汽車專業(yè)學習。當時的教學副主任,也就是時任通用汽車設計部副主任的羅納德·希爾對于班戈的評價非常的直截了當——“非同凡響”。
度過了出色的大學時代,班戈于1981年畢業(yè)后即被德國的“歐寶”汽車公司雇用,開始了他汽車設計的生涯。他最早參與設計的產品是“小歐寶”(opel junior),并于1983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推出,并且非常好運地獲得了1984年的汽車設計大獎。如果說開始的成功也許歸功于那么一丁點運氣的話,那么僅僅憑借兩年的工作就成為了歐寶設計部的副主任,則證明了班戈貨真價實的才華。緊接著他被意大利的菲亞特公司挖走了,在都靈擔任菲亞特設計中心外形部主任。意大利的汽車公司的傳統(tǒng)往往是把主要的項目交給那些明星設計公司去做,比如賓尼法利那、貝爾通等等,但堅持于自己設計風格的班戈卻以本廠設計師的地位保持住了自己的獨立設計項目。菲亞特公司對他的讓步結果不言而喻,精致漂亮的菲亞特雙座房車(fiat coupe)和阿爾法·羅密歐145(alfa romeo145)相繼于1993和1994年誕生,引起整個汽車設計界的一片贊揚。
班戈曾說,在靈都的菲亞特公司的經(jīng)驗對他以后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他第一次學到了三維性設計思維。在意大利公司與德國、美國公司不同,在于他們總是創(chuàng)造一個高度自由的環(huán)境,讓你隨意發(fā)揮,沒有界限,而在法國,分工很細,你設計儀表就只能設計儀表,在意大利,你什么都可以設計,想畫畫就畫。
菲亞特公司得到了榮譽與銷量,而班戈則得到了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寶馬伸出的橄欖枝。1992年寶馬邀請他主持寶馬設計中心的工作,而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名設計師,班戈欣然前往。對他以及對寶馬來說,彼此的結合都是充滿膽量與風險的,但班戈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階段最終在德國的土地上得以實現(xiàn)。
克里斯·班戈時代的落幕
野心勃勃的寶馬CEO不僅希望寶馬汽車能夠像法拉利一樣擁有驚人的美譽度,還希望擁有豐田汽車那樣的銷量,推崇機械工程學之美的總裁赫爾姆特·龐克在2002年上任后就著手將寶馬從一個專門為高收入的唯美主義者提供運動跑車的汽車制造商,轉變?yōu)閾碛懈喈a品線的汽車制造商。而這種品牌規(guī)劃無疑也完全符合班戈的設計理念,于是,他對在豪車競爭市場尚舉棋不定、不知該如何發(fā)展的寶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寶馬在全球范圍內擁有上百萬的忠實擁躉。他們習慣并且偏愛寶馬以前那種以駕駛者為本的豪華汽車,許多人寧愿擁有一輛二手的寶馬汽車,也不愿意購買其他品牌的新車。但班戈卻認為,寶馬長期以來車系之間的相似性阻礙了它的發(fā)展,雖然這種相似性帶來了忠實的客戶,但是也阻礙了新生客戶的發(fā)展。寶馬需要走一條更加青春、活躍、運動感強烈的路線,這才是新時代豪華汽車需要的元素。
2002年,班戈發(fā)布了他的第一個7系作品,新作品被重新設計了前臉并擴展了乘坐空間,其方正的車尾廂蓋引來一片噓聲(就此被冠上“班戈屁股”的渾名),同樣讓人不滿的還有革命性的iDrive操控方式。這無疑激怒了長期以來習慣了老寶馬風格的寶馬粉絲們,人們開始在網(wǎng)絡上給寶馬寫信,強烈建議炒掉毀了寶馬傳統(tǒng)的班戈,在網(wǎng)絡上簽名表示同意的人也越來越多……頂著這樣的壓力,班戈于2003年推出了新5系,對于他來說,與鋪天蓋地的聲討相比,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設計。這也難怪,在汽車設計這個原本就充斥著爭論與懷疑的行當里,誰都可以站出來指手畫腳,但市場才是檢驗產品優(yōu)劣的硬道理,班戈成為笑到了最后的人。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句話終于落到了克里斯·班戈身上。克里斯·班戈是不是BMW車廠歷史上最成功的設計師?這可能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是“BMW車廠歷史上最受爭議的設計師”絕對非他莫屬。近代汽車產業(yè)歷史上很少看到媒體對一位設計師的作品在設計推出之時就對其大加批判,克里斯·班戈恐怕是這群人之中的代表。有趣的是,差不多每款設計,例如2001年式的7系列與之后的Z4跑車,一兩年后遭受到的批評就開始緩和,因為如Toyota、Lexus甚至Mercedes等競爭對手都開始在他們的新產品上出現(xiàn)一些源自班戈的設計式樣和原理。
離開前班戈為我們帶來了他的告別之作寶馬GINA,這就是班戈和他的設計團隊在去年6月展示的空想概念汽車GINA(GINA Light Visionary Model),GINA是幾何學與功能N種改編(Geometry and functions In‘N’ Adaptions)的縮寫。此汽車面料取代了鋼材、鋁材甚至碳化纖維,全身覆蓋著無縫且光滑的纖維布料,可以隨著變形的金屬框架而伸展,從而讓司機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汽車的形狀。這是屬于未來的汽車,柔軟且堅韌,它將是汽車的一場革命。實際上這一切不僅僅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寶馬公司已經(jīng)為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制造出了一輛確實能開能跑的GINA汽車。寶馬公司表示,其車身采用Z8底盤,4.4升V8發(fā)動機,6檔自動換擋。而值得一提的是,其最神奇的布料外殼采用涂有聚氨酯的合成彈力纖維制成,具有柔軟、堅韌和防水耐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