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因為當前眾多的基金投資者虧損嚴重,財富大量縮水,遠離了中央“采取措施增加居民財富收益”的政策取向和良好愿望,也許因為“財富論壇”涉及“財富增長”的議題需要,會議組織者讓本人在此就基金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做個簡短發言。
首先應當說明,中國基金業的發展,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其發展的十年過程中,可謂起伏跌蕩,坎坷曲折,有過一只基金一天發售近千億元的火爆,也有過因基金發行期達不到2億元最低規模要求,而不得不延期發行的尷尬。今年以來,伴隨股市超過60%的跌落,基金凈值降低也超過50%,絕大多數的基金投資者,特別是今年以來新的基金投資者,可能達70%以上產生了巨額虧損。
投資基金是一種財產管理的制度設計,將投資者的資金募集起來,為其增值保值,實施專業理財、組合投資、風險分散、嚴格監管。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在于有助于實現和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保護弱勢投資群體的合法權益,更是一個陽光理性法律制度應有的義務、責任和必然要求。正是因為如此,縱觀各國投資基金法,無不開宗明義地強調“保護投資人”這一明確的立法宗旨。如日本《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旨在通過確立證券投資基金制度,謀求對證券投資基金受益者的保護,以利于一般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
翻開我國包括創業投資基金在內的綜合投資基金法的歷次草案稿,以及最后頒布實施的現行《證券投資基金法》,也無一不是將保護基金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宗旨加以突出和強調。基金法明確規定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管理、運用基金資產,應當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義務”;基金份額持有人具有“對損害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提起訴訟”等八項權利;對于提前終止基金合同、進行擴募或者延長基金合同期限、提高基金費用標準、更換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等重大事項,基金份額持有人有權通過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行使自己的表決權等。
然而,不能不承認,限于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和對市場其他管控目標的側重,基金法對基金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應當說存在著針對性不夠、力度不大、操作性不強等諸多問題,加之當前基金業績下滑嚴重,損害基金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均說明在未來基金法修改和促進基金制度的改革中,對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力度,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并做出以下多個方面可能的涉及和規定。
一、建立科學、公正、公平的基金財務分配機制,平衡基金當事人特別是管理人與投資者之間的利益訴求。
二、提高基金持有人及持有人大會的話語權,做出便于操作執行的具體程序規定。
三、鼓勵基金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服務創新,為增加基金收益創造更多的機會。
四、進一步強化監管層面依法行政的必要手段,及時查處損害基民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增加違法違規的民事賠償條款,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維護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五、完善健全基金公司法人治理機制、風險控制機制、激勵約束機制、人才勝出機制等,全面提高基金投資防范風險、增加創收的能力保障。
六、增強基金管理的行業責任。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都是當前社會的特許行業,特許行業有著超一般的特許利益,當然應該承擔起基金管理的行業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