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資本缺失,危機總根源
由美國始發、迅速向全球蔓延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引起了各國政府領導人、金融家、經濟學家和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我們的會議應當給出一個根治金融危機的方案,而不僅是一紙退燒的藥方。
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并非是突發的,而是流行幾個世紀之久的、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金融發展模式諸多重大弊端長期積累的必然結果,是一次總爆發。
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最深刻的原因,是由于在舊的、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金融發展模式影響下,世界經濟和金融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消費資本一直處于缺失狀態。消費需求不足和消費資本缺位,是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
傳統的市場經濟理論認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只有一種資本,即貨幣資本。但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說明,事實并非如此。人們通過對市場經濟發展史的研究認識到:市場經濟的資本構成應包括貨幣資本、知識資本和消費資本。換言之,是三種資本在拉動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或者唯一的貨幣資本。
但多年以來,我們的市場經濟一直是貨幣資本一支獨秀,它的作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貨幣資本所有者的權益也得到充分的保證。而知識資本和消費資本的重要作用和權益,卻長期處于被淡化、甚至缺位的狀況,從而使二者長期處于被動的消極狀態,形成單一地依靠貨幣資本發展經濟的局面。雖然經濟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由于長期地依靠貨幣資本這一單一要素發展經濟,資本短缺、創新乏力、消費萎縮問題不可避免。所以,知識資本、特別是消費資本缺位造成的市場萎縮和總需求不足,才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協調、不穩定,不斷發生周期性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最深刻的原因。
在分析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時,一些金融家把美國次級貸款看成是這場金融危機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其實是不準確的。它容易掩飾金融危機產生的真實原因。因為次級貸款在有效需求充分的情況下,并不會造成房貸機構資產和財務收支狀況惡化。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次級貸款才會造成房貸機構資產和財務狀況惡化并引發危機。因此,有效需求不足才是危機發生的真實原因。
消費資本,拉動經濟的直接動力
不少經濟學家還沒有完全從西方傳統的市場經濟理論的束縛和影響中走出來。他們提出的一些舉措,依然是傳統理論思維的表現。因此,還沒有找到內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也沒有找到解決內需不足的根本方法。
我們應當換個角度看擴大內需問題,我們應當從新的經濟方式中尋找解決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根本辦法。這就需要一個新的市場經濟理論為依據,這個新的市場經濟理論,就是消費資本論,或消費資本化理論。
消費資本化理論,是刺激消費的根本方法,是擴大內需的原動力;也是實行消費資本化理論是解決擴大內需的根本途徑。
消費資本化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將消費向生產領域延伸。當消費者購買企業的產品時,企業應把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采購視同對本企業的投資,并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按一定比例把企業利潤的一部分返給消費者。此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不再是單純的消費,他的消費行為同時變成了一種儲蓄行為和參與企業生產的投資行為。于是消費者同時又是投資者,消費轉化為資本。這實際上,是把消費者從產品鏈的末端以投資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既能分享企業成長的成果,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使消費和投資有機結合。從而使買賣雙方在這種條件下合二為一,成為一體,完成消費轉化為資本的過程。這樣,消費作為一種資本,它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一樣,成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