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的紫禁城里泛著一縷幽藍的光,而這縷藍光的主人就是精美的景泰藍器物。景泰藍做工精美華麗、色彩亮麗、造型生動。它薄如蛋殼、明如冰片、平如境、艷如花,集中國傳統工藝于一身。可是數百年來,它卻一直被皇家所獨享,它從未踏出過紫禁城的大門。
深宮重器景泰藍
景泰藍,原名“銅胎掐絲琺瑯”,起源于12世紀波斯帝國。元朝時,經阿拉伯傳入了中國。景泰藍制作工藝復雜,它將青銅鑄造、燒瓷、繪畫、雕刻等多種傳統工藝技術融為一體。據說,每制作一個景泰藍成品就要經過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大大小小108道工序。另外,景泰藍用料也極其考究,它以銅為胎,有時甚至以金銀為胎,而其琺瑯釉彩則是從寶石中提煉而出的。繁復的工序、昂貴的用料,使得景泰藍至傳入之日起,便一直由宮廷御制,而且成品也僅供皇室使用,民間難得一見。直至清道光年間,民間才出現了老天利、寶華生、靜遠堂等幾家景泰藍生產作坊,但百姓使用景泰藍的依然少之又少。
收藏界新寵
與瓷器、玉器相比,國內的景泰藍收藏屬于邊緣化投資??墒菑娜ツ觊_始,景泰藍收藏前景開始轉好,拍賣價格屢創新高。去年上半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對清乾隆景泰藍胡人像拍出6500多萬元。緊接著中貿圣佳拍賣公司春拍會中,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多穆壺”以9072萬元成交。2009年,景泰藍表現依然不俗,中國嘉德春拍中,一件“清掐絲琺瑯雙聯葫蘆瓶”以22.4萬元成交,而另外一件“清掐絲琺瑯花石紋螭龍耳瓶”也拍出11.2萬元。
古玩專家表示,景泰藍制作難度極高、用料十分昂貴、易碎,而且無法修復,所以存世珍品甚少,收藏價值很高。尤其是明代宣德、景泰兩朝的景泰藍增值的潛力最高。而清代景泰藍雖然制作規模較大,但雍正、乾隆制作精良、風格清秀,也極具收藏價值。
景泰藍的甄別
目前,古玩市場中的景泰藍制品甚多,但其中具有升值潛力的景泰藍產品卻極少,而且其中還不乏魚目混珠的贗品。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出現大量仿清乾隆以后的景泰藍器物,而這些贗品制造精細、形似珍品的也有不少,所以在投資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01認清年代。景泰藍收藏市場根據其制造年代來定價,其中明宣德、景泰時期最佳,清雍正、乾隆次之。景泰藍制作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所以可以根據其特點來評定所產年代。首先根據釉色來判斷,明代景泰藍質厚、色透、釉面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時景泰藍質厚、有砂眼,但是色已不透;清末、民國時期的景泰藍質稀薄、砂眼消失。再則可以根據火鍍鎏金的色彩來判定,明代景泰藍金厚,而且泛有紅色;清初時期鎏金變薄,色彩發黃;清末鎏金呈金色泛白光。
02看造型。在器型上景泰藍以人物、動物型器物為尚;造型奇特,且配有耳、戟等附件的香爐、花瓶次之;制作精美的碗、碟、杯再次。另外,掐絲細密、紋絲華麗、圖案清晰、主題分明,或仿青銅器紋飾、花卉紋的更是佳品。
03辨真偽。首先要看一下老光是否自然。新作景泰藍的釉面多用細砂紙或研磨砂、研磨膏揩磨,再用酸與高錳酸鉀、松香水等或其他混合溶液強化咬蝕處理,仔細看上去,色澤很不自然。二是釉色不均勻,同一部位有明顯的深淺不一;三是手感生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