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出版了。讀了這個被稱之為“全面客觀準確地記述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發展歷程”的文本,我感到有一些大事被忽略了。這里僅舉一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引發的大饑荒,導致數以千萬計的中國農民非正常死亡,在《大事記》里就沒有一字記載。
不妨先看看《大事記》中與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有關的內容,共有這樣幾條:
1958年
8月17日——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宣布1958年生產鋼1070萬噸,比上年鋼產量翻一番;決定在全國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全國很快形成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高潮,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11月2日——10日毛澤東在鄭州召集中央工作會議。此后到1959年7月,相繼召開一系列會議,初步糾正已經察覺到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左”傾錯誤。
1959年
7月2日——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廬山先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原定議題是總結1958年“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繼續糾正“左”傾錯誤。但會議后期,毛澤東錯誤地發動了對彭德懷等人的批判,進而在全黨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斗爭。
1960年
11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要求堅決糾正農村人民公社中的“共產”風。
1961年
1月14日——18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召開。全會正式通過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國民經濟轉入調整的軌道。毛澤東在會上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會后,中央領導人和地方負責人先后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
3月6日安徽省委根據農民群眾的要求,決定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制。其他部分省區也實行了類似辦法。
這幾條,記述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左”傾錯誤,卻沒有談這個錯誤給中國老百姓造成的災難。如果以人為本記述歷史,就應當記錄這一時期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周恩來、朱德、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病逝,《大事記》中各都有一段記載。上千萬農民餓死了,《大事記》卻沒有提一句。
據楊繼繩、金輝、曹樹基、王維志等中國學者用不同方法研究,在此期間非正常死亡人數達3250萬到3700萬。曾經擔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的李成瑞和曾經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蔣正華研究,非正常死亡的人數為1700萬。即使以后一數字而論,20世紀在和平環境中一國非正常死亡人數之多,也是無出其右。這不但是中國發生的大事,也是全人類的大事。1932年到1933年,蘇聯在推行農業集體化過程中也發生過餓死人至少有250萬的嚴重事件,史稱“烏克蘭大饑荒”。2002年初,烏克蘭政府解密了1000多份有關饑荒的秘密文件。總統庫奇馬簽署法令,每年11月22日定為“饑荒紀念日”。各城市下半旗,并在國旗上纏上黑絲帶,向大饑荒的死難者致哀,電臺和電視臺停止播放娛樂節目。中國發生的饑荒持續時間更長,遭遇不幸的老百姓人數更多,國人更應刻骨銘心,以史為鑒。
早在事件發生時,中共黨內高層就意識到了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據劉源記述,1962年7月,劉少奇在中南海游泳池對毛澤東說:“餓死這么多人,歷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胡耀邦、萬里等人能夠下決心支持農民包產到戶,繼而取消人民公社,其心理動力之一也是記取了大饑荒餓死人的教訓。
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的歷史,值得記載的大事非常多。如果是個人撰寫史學著作,當然可以選擇寫某件事,不寫某件事。但是這部《大事記》是官方權威機構的集體著作,預計今后對中小學教科書的編撰,對新聞出版界的業務,將產生導向性作用。忽略了事關上千萬人生死的大事件,就不能不認真討論一下了。(責任編輯蕭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