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小額保險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模式的創新,政府部門的適度政策支持和保險公司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低收入群體、政府及其它非盈利機構、保險公司三方共贏的目標。
我國13.6億人口中的8.7億在農村,7億多勞動力中的4.7億是農業勞動者。所以,努力提高農村居民以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狀況和風險保障水平,就成為了我國目前建設和諧社會發展目標的關鍵之一。小額保險本身具有的保費低,覆蓋面廣,針對特定風險,流程簡單等特點恰恰適合我國低收入人群主要集中的農村地區。大力發展我國小額保險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國農民保障水平,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而且對于我國保險業自身做大做強,又好又快的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小額保險自身發展規律的特殊性,以及對小額保險經營經驗的缺乏,使得我國目前在發展小額保險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諸多矛盾;
一是政府主導作用與輔助服務之間的矛盾。
由于小額保險其社會公益性與商業性的雙重特性,在小額保險的實際運作過程中政府的職能與其在一般商業保險運作中的職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于農業經濟和農業保險的特殊性,我們認為在小額保險的發展中,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并出臺一些優惠的政策,但這種主導作用又不應當成為直接經營者或指導經營,而是應當在保險意識的宣傳和渠道建設等方面給予市場和公司以輔助的服務。
二是保險公司追求商業利潤與社會責任感之間的矛盾。
解決此矛盾的關鍵是要臺理選擇小額保險產品的目標客戶。從保障的需求角度來講,中等收入人群是商業保險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而中等收入中相對低收入群體剛剛脫貧或者處在貧困的邊緣,缺乏抵御風險的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很容易再次陷入貧困而一蹶不振,急需某種生存保障機制。所以他們正是小額保險的目標客戶,也能滿足購買保險的收入條件,而且滿足小額保險商業性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向此類人群提供保險產品并不滿足公司經營利潤最大化的要求,也就是說保險公司設計并經營面向此類人群的小額保險產品在短期內并不能比經營傳統保險產品帶來更大的收益,這就是小額保險中的社會公益性。
三是小額保險產品的低保費與充分保障之間的矛盾。
要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能買得起小額保險,其費率自然不能過高。長期來講,經營小額保險能夠取得實際的經營利潤,并在品牌形象、公共關系等方面獲得額外的收益。但如果不能處理好低保費與充分保障之間的矛盾,就會使得小額保險業務出現縣花一現的局面。首先,解決此矛盾的關鍵還是要從簡化程序降低手續費入手。其次,小額保險有著收益回報期較長的特點,從長期收益和公司宏觀戰略考慮,努力解決低保費和充分保障之間的矛盾,使得小額保險業務能夠長期健康的在我國發展下去。
四是傳統保險經營模式與小額保險實際特點的矛盾。
由于小額保險單筆保單額度較小,代理人提取的收入就低,小額保險經營主體必須開發出適合小額保險銷售的產品,改變傳統的產品銷售模式,探索出一條適臺小額保險發展的產品銷售道路。此外,在小額保險承保時要盡量通過團體承保或者采取在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源頭進行收費的方式。這種承保方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決小額保險銷售中存在的逆選擇問題,還可以擴大承保范圍并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小額保險經營主體在實際經營中應當采取“寬核保、慎核賠”的經營思路,在有效降低道德風險與逆選擇對業務的影響同時達到降低經營成本的目的。
國外小額保險發展的實踐表明,通過小額保險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模式的創新,通過政府部門的適度政策支持和保險公司的精細化管理,能夠實現低收入群體、政府及其它非盈利機構、保險公司三方共贏的目標,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國小額保險的發展還剛剛起步,還存在小額保險理論和實務層面的種種矛盾問題,所以在小額保險的未來發展中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走一條符合小額保險業務的發展規律,適合我國實際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