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楊
欄目:商道
字數:733
頁碼:0.5P
原標題:菜系爭鋒
無論在哪個城市,在街上走一圈,“川菜”的招牌總是最多的。為什么川菜這么受歡迎呢?如果說是因為該菜系的味道最佳,估計有人會不服氣——我們家鄉的菜也是倍兒美,怎么就沒成為暢銷菜呢?一個菜系的流行與否其實并不完全取決于好吃與否。
道理很簡單:開飯店都是要考慮成本的。川菜的最大特點毫無疑問就是“麻”和“辣”,所以要做出川菜的味道,主要靠花椒和辣椒等作料。晾干的調味料運輸起來顯然很方便,于是川菜師傅們走到哪兒都能輕松地做出拿手好菜。其實不僅是川菜,凡是以辣見長的菜系,比如湘菜、渝菜等,都很容易流傳,道理都一樣,調料的運輸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他們很容易擴張地盤。
從地理上來看,湖北物產豐饒,而且緊鄰重慶和湖南,照理講鄂菜和川菜、湘菜是不相上下的,但實際情況卻是鄂菜的知名度遠不及這兩個菜系,原因何在?因為鄂菜口味清淡,它的特色主要靠原材料來體現,比如鮮藕、菜薹以及長江里的淡水魚等。這些東西的運輸成本遠遠高于花椒、辣椒,所以鄂菜無法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擴張。縱觀全國,口味清淡、以原材料取勝的菜系,其影響力都比川渝湘等“辣妹系列”弱一些。
不過,也許有人很快想到了反例——粵菜。粵菜口味清淡,而且廣州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一菜系的取材更加依賴當地特產,運輸頗為費事,但粵菜為什么還是能夠殺出重圍,笑傲江湖呢?原來,粵菜走的是上層路線。廣東歷來是商賈云集之地,粵菜很容易在生意人中流行,價位自然提得上去。既然顧客愿意開高價,那么飯店老板就能夠支付較高的運輸成本,即使天天空運燕窩魚翅,也還是有得賺。這樣一來,粵萊哪有不流行的道理?而其他那些走“平民路線”的清淡菜,就沒這個命了。
一種菜系的流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滿桌山珍海味的下面還隱藏著成本和收益的計算。
(《百科新說》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