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楊
欄目:視野
字數:1989
頁碼:1P
原標題:好萊塢電影公司Logo背后的故事
每當我們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都會看到影片開頭這些著名的Logo,但是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夢工廠Logo那個坐在月亮上面的男孩是誰呢?派拉蒙Logo的靈感來自哪座山呢?哥倫比亞影業公司Logo那個舉著火炬的女人又是誰呢?
夢工廠:月亮之上的小男孩
1994年,導演史斯蒂芬#8226;斯皮爾伯格連同迪士尼影業主席格杰夫瑞#8226;卡森伯格和唱片公司老板大衛#8226;芬格共同創立了夢工廠。斯皮爾伯格希望夢工廠的標識能使人回憶起好萊塢的黃金時期。此后用電腦繪制出了一個男人站在月亮上釣魚的圖案作為Logo,但是多次參與斯皮爾伯格電影制作的工業光魔公司的視效總監丹尼斯#8226;慕云建議Logo用手畫更好看,于是慕云請來設計師朋友羅伯特#8226;亨特畫了夢工廠的標志。亨特同時給斯皮爾伯格送去另一個可選版本的Logo,該版本則是一個小男孩坐在月牙上釣魚。沒想到斯皮爾伯格更喜歡男孩坐月牙上釣魚的版本,原設想的Logo反而成了歷史。至于坐在月牙上的那個男孩是誰?他就是亨特的兒子威廉。
米高梅影業公司:雄獅利奧
1924年,電影公司宣傳人員霍華德#8226;迪斯為塞繆爾#8226;高德溫的高德溫影業公司設計了“雄獅利奧”標識。他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體育隊——雄獅隊。幾年之后,高德溫影業公司與米特羅影業公司以及路易斯#8226;梅耶影業公司合并,組建一家新公司,也就是現在的米高梅,并保留了雄獅利奧這個標識。
自此之后,共有5頭獅子扮演“利奧”這個角色:最初的獅子名叫“斯拉特斯”,“統領”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無聲影片;第2頭獅子名叫“杰基”,是米高梅“雄獅軍團”中第一個被觀眾聽到怒吼聲的成員。由于仍處在默片時代,當雄獅利奧的標識在大銀幕上出現時,相關人員會用留聲機播放杰基的咆哮。杰基也是在1932年染印法彩色影片中出現的第一頭獅子;第3頭獅子名叫“坦納”,可能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當時杰基仍然出現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第4頭獅子沒有名字,鬃毛非常濃密,但被使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第5頭獅子就是自1957年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奧。米高梅的座右銘是“為藝術而藝術”。
20世紀福克斯:探照燈Logo
1935年,20世紀影業公司與福克斯影業公司合并成一家新公司——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
最初的20世紀標識是1933年由著名山水畫家小埃米爾#8226;科薩創作的。合并之后,科薩用“Fox”替換“Pictures,Inc.”,便形成現在的標識。
派拉蒙:雄山
1912年,阿多夫#8226;佐科爾與影院巨頭丹尼爾#8226;弗羅曼和查爾斯#8226;弗羅曼兄弟聯手創建了FamousPlayers電影公司,也就是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前身。派拉蒙的雄山標識最初不過是W.W.赫德金森與佐科爾會面時的涂鴉之作,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時候生活過的猶他州的本#8226;羅蒙德山。
派拉蒙的雄山是好萊塢電影公司標識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最初的標識共有24顆星,象征派拉蒙當時的24名簽約明星,現在的星數為22顆,但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么減少星數。此外,最初的繪景也被電腦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WB盾牌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是由波蘭移民——哈里#8226;華納、阿爾伯特#8226;華納、山姆#8226;華納和杰克#8226;華納這4個猶太人兄弟創建的。實際上,他們出生時并不叫這些名字。
最初的時候,華納兄弟在吸引優秀演藝人才方面陷入困境。1925年,在山姆的力勸下,華納兄弟拍攝了第一批有聲長片。據說,在聽到山姆的建議時,哈里曾問到:“有誰愿意聽演員們開口說話嗎?”現在看來,哈里的顧慮顯然是多余的。有聲長片的推出了產生了“滾雪球”效應,大大提升了華納兄弟的知名度。隨著時間遷移,華納兄弟的標識WB盾牌曾多次經歷修改。
哥倫比亞:手持火炬的女人
1919年,哈里#8226;考恩、杰克#8226;考恩兩兄弟與喬#8226;布蘭迪共同創建了考恩#8226;布蘭迪#8226;考恩電影公司,也就是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的前身。公司的很多早期作品都是低成本影片,1924年,考恩兄弟買下了布蘭迪的全部股份,將公司更名為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用以提高自身形象。
“手持火炬的女人”這個標識是1924年設計的,但這位女模特的真實身份從沒有得到證實,雖然有10多名女性聲稱就是標識中的“火炬女郎”。在1962年的自傳中,貝蒂#8226;戴維斯稱克勞迪婭#8226;戴爾就是這位女模特;1987年,《人物》雜志又將哥倫比亞女演員阿米莉婭#8226;巴切勒推向前臺;2001年,《芝加哥太陽時報》則認為在哥倫比亞做群眾演員的簡#8226;巴塞洛繆才是真正的“火炬女郎”。由于哥倫比亞的標識多年來一直處在變化之中,所有3種說法都有可能是正確的。
當前使用的“火炬女郎”標識是1993年由邁克爾#8226;迪斯設計的,他受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委托,讓“火炬女郎”的形象回歸經典。雖然有人指出女星安妮特#8226;貝寧就是當時的模特,但女模的真正身份卻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家庭主婦和壁畫家詹妮#8226;約瑟夫。迪斯并沒有直接采用詹妮的面部,而是利用電腦生成的特征創造了一張“合成臉”。
(《時空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