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王國軍
比財富更重要的
2008年6月27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宣布正式退休,并把自己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對于給3個孩子留下了什么,比爾·蓋茨在接受英國BBC電視節目《Newsnight》訪問時說:“有許多東西比財富更重要,而我留給孩子們的正是比財富更重要的東西!”
比爾·蓋茨出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他從13歲開始編寫計算機程序,大學未畢業就退學開辦微軟公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的Windows已經覆蓋了全球90%以上的電腦桌面。而他本人,也連續13年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評為世界首富。
他回首往事時說:“假如我的父親有一筆非常巨大的財富留給我,很可能到現在我已經是個身無分文的窮光蛋了!因為所有人都不會真正去珍惜不是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財富,而天上掉下來的財富總是讓人變懶惰!”
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從來不鋪張顯闊,在孩子們身上的開銷也很少,這原因有兩點,一是比爾·蓋茨具有非常強的理財意識,他曾說過一句話:“把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二是他總在以身作則地教育孩子們,要養成儉樸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決定著一個人的未來。
對于“為什么不把財富留給孩子們”的提問,比爾·蓋茨說:“首先,我給了他們生命,沒有生命一切都是空談,而且我還給了他們一個無限大的創造財富的空間和動力,而坐享其成無疑是開拓進取最大的敵人!最最重要的是,我還留給他們一個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典范。這些東西的任何一項都比財富的本身重要得多!”
比爾·蓋茨認為,他的財富來自社會,所以他不會把財產分給子女。他將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退休后,比爾·蓋茨將與妻子梅琳達一起,致力于回饋社會和慈善事業!
與我們國內一些款爺富豪的斗富心態相比,比爾·蓋茨的價值觀是多么彌足珍貴。其實,比爾·蓋茨在把那些比財富更重要的東西留給子女們的同時,又何嘗不是留給了我們大家?
仁愛與聰明
他出生在威斯康星州,從小就顯現了他的聰明才智。小時候,由于家里貧困,他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區里推銷報紙;13歲時,他承包了學校的電話卡業務,憑著自己的智慧,不出3年,他就成為學生群中小有名氣的“富翁”。
那年暑假,他邀請全家人去佛羅里達州度假。在路上,他看到幾個乞丐,出于一片善心,他從車上向那幾個乞丐扔了幾張票子。出乎意料的是,那幾個乞丐竟然不屑地走開了,他大惑不解。父親拍拍他肩膀說:“孩子,尊重比施舍更重要。”
在佛羅里達州,父親遇到了一位故友,兩個人邊抽煙邊聊著。他自作聰明地走上去,問及父親故友的煙齡和每日的煙量,他得意地說:“按照每支煙縮短2分鐘的理論來計算,你將少活15年。”他本是一番好意,卻沒想到父親的故友竟當場哭了起來。父親見狀,安慰了故友一番,又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終有一天你要明白,仁愛比聰明更難做到。”父親的這兩次講話,雖然不長,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靈。
他就是肯尼斯·貝林,一位成功的商人、投資者和慈善家,27歲就成了百萬富翁,之后他轉戰佛羅里達州,從事地產開發。在商場取得巨大成功后,他轉向了慈善事業,生活重心開始從“賺錢”向“花錢”轉移。2000年,他創建了世界輪椅基金會,為全球150個國家的殘疾人捐獻了50萬把輪椅。現在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仁愛超越了聰明,他和他的追隨者走遍世界,為無數需要的人送去了希望、尊嚴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