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凡

2009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將超過24萬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找到一份工作成了許多畢業生的心頭之憂。因此,怎樣抓住每一次面試機會,使自己接近成功?為此,筆者采訪了陜西多位企業的招聘官,請他們為大學生就業應聘指點迷津。
了解企業招聘要求
面對招聘官,你知道如何開場嗎?有些學生竟然“不清楚”。不知自己究竟能干什么,更不了解用人單位喜歡用什么樣的人,只說要碰碰運氣。
“老師,您好,您覺得我這個專業能應聘你們企業的哪個崗位?”這是招聘會上陜西華創實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處劉瑛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采訪中,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的學生張倩說,這次來招聘會,希望能到大企業工作,這樣能有較多的發展空間,至于干什么倒沒想過,更不清楚大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許多同學都跟她一樣,只是在求職簡歷上下了一番工夫。
“應聘時對專業對應的崗位比較迷茫。”陜西步長集團人力資源組織部劉寶康表示,大學生往往不能讀懂企業真正的招聘要求。比如,企業招聘市場人員的要求是較好的表達能力、相關專業畢業、英語四級、綜合素質強等,這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要如何理解?劉寶康建議:“應聘學生可以去找相似行業同崗位的熟人了解:他們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常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有什么技巧?把這樣的準備在簡歷和面試中表現出來,你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調整心態捕捉機會
3月初,在陜西省新春大型綜合人才招聘會上筆者看到,不少學生在會場里徘徊。無論是已經面試的還是等待面試的人,臉上幾乎看不到笑容。一些相約應聘的同學邊走邊議論:郁悶死了,這么多人,只好聽天由命。談話中無不流露出悲觀的情緒。
西北工業大學大三學生張帆說,從去年年底開始,除了個別有考試的同學還每天規律地出現在自習室和寢室外,不少打算找工作的同學開始早出晚歸,見面也都是談些關于工作的問題,時常大家還會相互傳遞一下信息。
受金融海嘯影響,不少單位都壓縮了招聘計劃,不少畢業生面對工作或多或少都有些著急。西安工程大學就業中心趙老師說,目前,金融危機是一個不能回避的事實,但是,情況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就統計情況來看,今年來校園招聘的有些行業雖然壓縮了計劃,但是像金融等個別專業的招聘數量比去年同期反而有所增長,數量還比較喜人。另一方面,同學們得到的消息也不一定非常準確。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情況,消極情緒都不利于求職。
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長宋馨建議:畢業生首先應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讓壞情緒蔓延。其次,要克服盲目從眾心理。在現實生活中,事業有成者通常都有很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他們能捕捉到更多的就業機遇。建議大家克服消極依賴心理,或者適度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暫時轉移一下情緒,重新樹立起強烈的主題意識。
企業看重學習能力
在前不久結束的2009年陜西省春季大型人才交流會上,一位市場營銷專業的本科生應聘陜西步長集團的一個崗位,招聘官劉寶康在和這位同學的交流中,問了一些關于市場營銷方面的專業知識,比如市場營銷學中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代指的是什么,這位同學表示不知道。“這怎么可能,學市場營銷不知道4P,就像不知道1+1=2這樣可笑。” 招聘官劉寶康詫異地說道。

陜西步長集團劉寶康表示,對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用人單位一般會從學業和專業能力這兩個最基本的方面來考察。專業課學得很好,用人單位最起碼能感受這個學生是好學的,因為只有找到學習能力強的人,才能培養出好職員。本科畢業能過英語六級,證明這個學生很勤奮,專業成績優秀,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會優先考慮。
陜西堯柏特種水泥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樊經理認為,學習能力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表現,招收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企業更看重他是否有發展的潛力,其中學習能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因為目前大學教育與市場脫節,學校學的知識80%可能用不上,但學生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對以后的發展會非常有利。
保持自信彰顯魅力
在求職的漫漫長路中,很多人都容易心灰意冷或者妄自菲薄。但是,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都要保持獨立自信,個人的內涵也能為畢業生在招聘過程中賺足人氣。
在一家私企做過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李永恒說,去年冬季的校園招聘會,自己作為主考在西安招聘風險投資專業的學生,在經過公司相似的多輪模擬測試后,被淘汰的5位都出現了不適和疲憊的神情,只有一位女孩子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淡淡微笑。當這位女生在離開考場的最后一刻,主考建議再給她一次機會。最后,這名女生真的留在了這家公司。李永恒說,當時我們看上的就是這個女孩子區別于他人的獨立自信。
西安凱賓斯基酒店人力資源部王女士表示,獨立自信是一種心理素質,這和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性格特質、興趣愛好、境遇有關,畢業生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積累。西安歐亞學院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王鵬飛說,在以往的招聘會上發現,個別畢業生由于擔心應聘失敗,還在老爸老媽的陪同下來到招聘現場。這不禁讓人對其獨立自信產生懷疑。
前程無憂西安公司市場部張蕓說,大學生要對就業壓力有客觀的認識,對自己要有適當的期望值,在求職時要注意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個人特長,保持自信和獨立,重點關注適合自己的職位和未來的發展。一時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也可以通過繼續深造、強化自己某種技能等等,先避開目前的求職大潮,然后再做選擇。
自身特長凸現優勢
面對激烈競爭,畢業生求職大軍開始奔向同一個目標。2009年全國的畢業生預計610萬人,比2008年的559萬人增加了60余萬。要求得一個好職位,除了在校園打好牢固的基礎之外,還需要在招聘企業面前展示自身潛力,凸現核心競爭力。

前程無憂西安公司市場部主管張蕓說,凸現核心競爭力,目前最現實的做法就是從簡歷和面試現場兩方面入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社會實踐經驗少也很少經歷挫折,往往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企業一般喜歡有工作經驗的人,所以在簡歷中,畢業生應揚長避短,重點強調自己大學期間所受的教育和培訓及社會實踐,乃至與應聘工作最有關聯的重要課程或活動,實習經歷等。實踐證明,現實中的工作經驗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并證明你的快速適應能力。
此外,如果你對某一工作相關領域或新技術領域有自己新的見地,或者在某一領域取得比較好的成績,有何特長,這些都要實事求是毫不吝嗇地寫出來,告訴用人單位,你很優秀,你有區別于其他應聘者的特質,讓用人單位發現你的潛力,從而提升你的價值增加成功的機會。
張蕓還提醒,在求職過程中能將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專業優勢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被錄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事實上,很多企業對人才的考察已經超越了在專業、技能、經驗方面的需求。比如性格、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注重細微之處、心理素質等等都成了考官眼中立體解讀一個應聘者的關鍵詞。在很多校園的調研發現,有相當多的畢業生不善于總結自己的優點、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因此處在應聘中的畢業生應該注意并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