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雖然這兩年小本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率正在逐年提高,但還是有相當比例的經營者退出創(chuàng)業(yè)行列。而分析那些成功者的成功原因,會發(fā)現一些共性,比如有韌性、不怕失敗、愛思考、關注細節(jié)等。
會抱怨的顧客才是好顧客
創(chuàng)業(yè)人:潘海群
學歷:大學
從事行業(yè):自創(chuàng)品牌奶茶
“‘以真為本,以正立身,這是我的座右銘,也是‘真正奶茶這個店名的由來。”潘海群說。
一次偶然的機會,潘海群在一個展示會上了解到奶茶是很受消費者歡迎的休閑飲料,同時奶茶行業(yè)快速的資金回籠也很符合他的創(chuàng)業(yè)構想。在嘗遍了杭州和周邊地區(qū)的所有奶茶之后,他決定先以加盟的形式來熟悉行業(yè)的操作。
潘海群的加盟店經營一年后,順利收回成本,生意漸入佳境,他開始思考如何向擁有自己的奶茶品牌邁進。經過反復摸索嘗試,一年之后,潘海群開設了自己的品牌奶茶店。
在擁有了自創(chuàng)品牌的奶茶店后,潘海群仍經常到上海、北京等地考察學習,不斷在奶茶口味、產品包裝、服務質量等方面創(chuàng)新求變,博采眾家之長。他談起自己的經營理念:“會抱怨的客戶是好客戶,因為準備再次光顧所以才抱怨。做事就要做得比最好的更好。如果我們還不是最好的,就要向更好的學習;如果已經做到最好了,就想辦法做得更好一點。”
正是這樣,很多老顧客一進店還未開口,潘海群就知道他們需要什么,這讓顧客感覺特別舒心。潘海群對顧客情感服務的重視源于他在星巴克的一次偶然經歷。有次他心情不好,星巴克的服務員并沒有怎么安慰他,只是主動和他聊天,當他離開的時候,心情愉快了很多。這之后,潘海群不管心情好不好,只要有空就會去那坐坐。這也使他意識到,做奶茶生意不僅僅是把好喝的奶茶賣給顧客那么簡單,對顧客的感情服務也同樣重要。事實證明,這“意外的收獲”——對顧客貼心周到的服務,讓“真正奶茶”有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
創(chuàng)業(yè),僅有愛好還不夠
創(chuàng)業(yè)人:葉玨
學歷:職高
從事行業(yè):飲食店
26歲的葉玨已經在生意場上滾爬了6年。
葉玨在職高學的是珠寶鑒定專業(yè)。征詢父母的意見之后,葉玨試著做起了碟片生意。剛開始生意還可以,但是后業(yè)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使得顧客在網絡上就能看到連續(xù)劇,“生意就變得比較清淡”。葉玨決定轉行開書籍租賃店,“我自己也比較喜歡看書,覺得開這種店又可以讓自己有時間看書,又不必太招呼客人。”然而葉玨發(fā)現杭州鼓樓這個地段并不適合開書籍租賃店。
經過兩次磨練,她開始意識到創(chuàng)業(yè)并不是憑著長輩們的建議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可以成功的。這一次“真的要看準市場,選好地方”,葉玨再一次分析自己熟悉的鼓樓十五奎巷,店店鋪附近有鼓樓小學、兩岸咖啡的培訓基地、世校的暑期培訓班,還有一些單位宿舍,年輕人多且消費不高,她決定開低消費的餐飲店。除了看準市場,這次葉玨還謹慎地選擇產品,經過實地考察,她決定加盟一產品豐富的連鎖機構。
吐玨在做好本店產品的同時,還增加了附加服務,為顧客送貨上門、做早點、賣報紙……這樣的一家生活化小店很快受到周圍居民的肯定,如今葉玨的小店每天營業(yè)額有800-1000元。
選對店址很重要
創(chuàng)業(yè)人:錢敏強
學歷:高中
從事職業(yè):冰淇淋店
錢敏強以前是一家汽車配件城的業(yè)務員。2004年和妻子去香港、上海等地游玩的時候,留意到當地的甜品生意非常紅火,便萌生了開設一家甜品店的念頭。
錢敏強強調:開店地址的選擇非常重要。當時錢敏強和妻子考察了杭州的不少地方,反復比較權衡,最后選中了西城廣場。“之所以選西城廣場,是看中這是一個集購物、休閑于一體的廣場,和我們甜品店的定位比較一致。”錢敏強說。
當時加盟甜品店投入比較大,親戚朋友都反對,但夫妻倆決定試試。經歷了最初的過渡,就在甜品店的生意漸漸步入正軌之時,2006年因為西城廣場的規(guī)劃調整,錢敏強不得不放棄甜品店,損失巨大。
關閉了甜品店的錢敏強并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2006年8月,他接觸到一款冰淇淋項目,發(fā)現這種冰淇淋比較特別:一是花車式的售賣方式,二是冰淇淋的外形是擠壓式的,這種制作方式一般只在肯德基、麥當勞里才有出售。這一發(fā)現讓錢繁強激動不已,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加盟。
無論是甜品店還是冰淇淋店,錢敏強都很重視店址的選擇。濃厚的商業(yè)氛圍、穩(wěn)定的居住人群、巨人的消費潛力,西城廣場的這些優(yōu)勢吸引錢敏強再一次把冰淇淋店址設在了那里。每天來西城廣場購物娛樂的人特別多,到了周末更是人山人海,由于冰淇淋店就在娛樂園旁邊,生意非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