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剛 峰
在著名法國影片《巴黎故事》里,因心臟病而面臨死亡的男主角曾望著巴黎街道上阻斷交通的罷工者感慨道,“這就是巴黎,人們總是在抱怨”。家常便飯般的罷工風氣確實影響著法國人,尤其是青春躁動的學生。
為了抗議薩科齊的大學自治和削減研究生經費等教育改革措施,法國許多大學的師生近幾個月來紛紛罷工罷課,其中最為激烈的要數位于巴黎市區的索邦大學了。近日,《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該大學門口拉起大大的標語“索邦在抵抗”,校園內到處可見“索邦在罷課”的宣傳標語,還有學生散發傳單,號召罷課。甚至有學生戴上寫著“索邦在罷課”的袖標行走在校園里。有的學生還用桌椅堵住圖書館,不讓想看書的同學進入,圖書館前貼上“圖書館為政治目的暫停使用”的標語。為了討論罷課的策略問題,他們還時不時召開全體大會,舉行辯論。不知是學生影響了老師,還是老師影響了學生,法國大學里老師罷工也不新鮮。《環球時報》記者曾親見一位教授走到講臺前,對著前來聽課的學生說,“我還沒想好今天是否罷工呢”。在猶豫一會兒后,他宣布自己罷工,于是扔下幾十名趕來聽課的學生離開了教室。
近日在索邦大學周圍,隨時可以看到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在巡邏。有時為了避免沖突,警察不得不把索邦大學暫時封閉,不允許任何人出入,并在校門口戒備。學生們對這一陣勢大多習以為常。很多學生借機在教室外聊天,抽煙,曬太陽。由于罷課沒有期限,很多學生早上要先給同學打電話詢問校園是否開放。有法國人對記者說,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罷工只是表達他們的厭學情緒。埃洛蒂是索邦大學哲學系一年級的研究生,他告訴記者,希望罷課持續下去,這樣他就可以晚一些交論文,晚一些考試。而頻繁的罷工罷課顯然影響了法國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學校的教學秩序。很多想通過考試按時拿文憑的學生,在學校封閉的情況下,只能和教授到公園的草地上上課,開展“草地課堂”。▲
環球時報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