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降脂“八仙”
孫學東
保健與營養學家認為,經常吃些降脂清腸的食物,不僅能排除油膩,更能保護心血管,防治“三高癥”(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推薦以下8種有助于化解油膩的食物,它們被稱為食物中的降脂“八仙”。
赫麥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降血脂作用,尤其是對高膽固醇血癥有較好作用。據說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經常吃燕麥片。
洋蔥含有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溶解。外國人特別愛吃洋蔥,經常用洋蔥搭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解油膩。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元素,以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卜素等,還富含膳食纖維。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膽固醇并軟化血管。煮玉米是最簡單的吃法。
山藥有“神仙之食”的美譽,其中的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山藥是一味中藥,又是一種美味食物,是“藥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海藻有“海底蔬菜”的美譽,其低熱量、低脂肪的特點令營養學家關注。藻類含有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抑制腫瘤、抗感染、降低膽固醇、延緩衰老等多種生理功能。海帶等褐藻類含有豐富的膠體纖維,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
銀耳滋而不膩,為滋補良藥,其富含膳食纖維,可加強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銀耳多糖屬植物多糖,有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和美容潤膚等作朋。銀耳曾是舊時代王公貴旅的滋補上品。
芹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特別含有降血壓的成分,電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芹菜葉中含胡蘿卜索和維生素C較多,吃芹菜時不要把嫩葉扔掉了。
山楂所含的果膠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常吃山楂可解除油膩,促進消化。
俗話說:藥療不如食療,藥食同源,所以常進食上述食物對身體是有益的。尤其是高脂血癥者,更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太單一了,可以幾種食物搭配進食,并不斷更換品科,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日菜譜:初春野菜香
牛國強
春天到了,苦菜、薺菜、蒲公英、槐花、香椿等野菜帶著春天的氣息登上了人們的餐桌。野菜入肴,不僅誘人食欲,而且營養豐富,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蒲公英拌黃豆
原料:鮮蒲公英350克,水煮黃豆200克,蒜泥15克,精鹽3顆,味精水10克,香油10克,米醋25克。
制法:將蒲公英擇洗凈,人沸水中焯出,投涼,瀝水,切成碎末,加入水煮黃豆,調入蒜泥、精鹽、味精水、香油、米醋拌勻,裝盤即成。
特點:清香可口。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散結、清肝明目、降壓抗衰之功效。
榆錢雞肉餅
原料:榆錢150克,雞脯肉150克,雞蛋1個,細姜末5克,野小蒜100克,精鹽、味精、料酒、香油、米醋各適量,花生油250克(約耗50克)。
制法:榆錢擇洗凈,人沸水中焯熟,瀝水,切成碎末;雞脯肉剁成泥,同榆錢末一起入小盆中,磕入雞蛋,放入干淀粉及姜末、精鹽、味精、香油拌勻成餡,做成若干個1厘米厚的圓餅,小蒜擇洗凈,切成碎末,加適量精鹽、味精、醋、香油拌勻成味碟。平底煎鍋上火,入花生油燒熱,將榆錢雞肉餅逐個放入,煎至定型時翻轉煎制,視色呈金黃蛋熟透后取出瀝油,裝盤,蘸味碟食用。
特點:色澤美觀,外酥里嫩,鮮香味美。具有清熱降火、止咳化痰、補虛強筋骨之功效。
香椿紅參燉雞塊
原料:肉雞750克,胡蘿卜150克,香椿芽50克,蔥段15克,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花生油35克。
制法:肉雞治凈絨毛,洗凈,斬成小塊,入沸水中焯出,瀝水;胡蘿卜洗凈,切小滾刀塊,入沸水中焯出,瀝水。凈鍋置火上,入花生油燒熱,投入蔥段炸香,放入雞塊、胡蘿卜塊翻炒幾分鐘,烹入料酒,加清水,調入精鹽,小火燉至雞塊軟爛時,放人香椿芽,調入味精,略煮出鍋。
特點:湯鮮味美,雞肉脫骨嫩香。具有健胃潤腸、理氣化痰、補虛益骨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