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球
雖然各地大都已建立了義工組織,但由于種種原因,義工組織的合法性難以得到保證,活動經費難以保障,義工隊伍良莠不齊,激勵機制難以有效實行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義工組織的健康發展,制約著義工隊伍的發展壯大。在新形勢下,如何建設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義工隊伍,推進義工活動規范化、正常化、社會化發展,是慈善事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解放思想
給義工隊伍披上合法外衣
義工組織源于民間,以網絡為平臺,以愛心為依托逐步發展起來。但由于國務院發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社會團體要想在民政局注冊,必須要有業務主管單位,而很多部門擔心義工萬一出現什么差錯后難以承擔責任,就相互推脫,造成很多義工組織難以注冊。大量的義工組織游離在制度之外,披著非法的外衣獻著愛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義工隊伍發展。法律的完善尚需時日,作為慈善總會應該正視、鼓勵、積極引導義工積極性和滿腔熱忱,想方設法給義工組織找一塊“希望的田野”,讓其扎下根、茁壯成長。2006年5月,浙江省臺州市慈善總會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為義工組織的主管單位。并積極與民政部門聯系,經注冊成立義工分會,作為總會的分支機構。這一舉措帶動了各縣市區慈善機構對義工組織的管理意識,紛紛把建立義工組織作為推進網絡建設,營造慈善氛圍的重要抓手;也進一步激發了義工組織的工作熱情。2007年,臺州各地慈善義工隊伍共發起組織各類慈善活動700多場次,會員服務時間逾5.7萬小時,并誕生了一大批的“義工明星”,為建設和諧臺州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求真務實
給義工組織提供必要保障資金
從事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成本,義工活動也不例外。這是一個常識性的概念。很多義工在實際活動中不僅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而且也貢獻出自己的金錢,如交通費用等一些必要的開支。一個機構、一項活動如果沒有資金支持,是難以有效運轉的。可以說成本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義工事業發展的瓶頸。作為慈善事業的有生力量,各級慈善總會應該理直氣壯地支持義工組織。一是要盡可能提供資金支持。根據《基金會管理辦法》和1999年全國人大頒布的《公益事業捐贈法》的有關精神,慈善機構可從增值部分提取部分資金予以支持,或直接從慈善資金中提出部分經費解決義工組織必需的辦公經費及一些交通費用。浙江省溫嶺市慈善總會一年撥出10萬元慈善資金,作為義工扶貧濟困的活動經費。同時還為義工組織提供辦公室和必需的辦公設備,解決辦公問題,使義工真正有了家的感覺。義工組織自身也要開動腦筋,積極募集資金,一是與有關企業溝通聯系,募得義工活動的定向資金。二是利用自身優勢,在慈善總會的監督下,利用各種節日開展義賣活動,募集活動經費。如溫嶺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利用每年的情人節和中秋節開展鮮花和月餅義賣活動,籌措10000多元活動經費,保證了日常開支。有了經費,義工活動就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義工隊伍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開拓創新
拓寬義工組織的激勵機制
所謂激勵,就是創造能夠滿足員工各種需要的條件,從而激發員工的動機,使之產生實現組織目標的特定行為的過程。所謂機制,是指系統內各子系統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形式和運動規律以及內在的、本質的工作方式。二者有機結合,即為激勵機制:作為利他的、公益的,無償的義工隊伍自然不需要物質獎勵,他們需要的是精神鼓勵和社會的理解尊重。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義工激勵機制,保證這支隊伍的健康運行。
一是政府部門的表彰和鼓勵。首屆中華慈善大會召開以后,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發展慈善事業的若干規定,其中一條是表彰獎勵在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的有關企業和人士。義工組織和義工隊伍作為慈善事業的重要的人力資源,根據貢獻大小,應該得到政府的表彰。也可以根據宣傳部門制定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評選辦法,慈善機構積極推薦有突出貢獻的義工參加評選。
二是媒體的宣傳報道。密切與新聞媒體聯系,大力宣傳典型義工的先進事跡,動員更多人參與義工活動。
三是機構自身的評估制度。依據義工服務時間和服務業績進行“星級”義工評選,義務服務時間累計達100個小時以上的、200個小時以上的、500個小時以上的、1200個小時以上的、3000個小時以上的,分別由慈善總會授予一星級義工、二星級義工、三星級義工、四星級義工、五星級義工稱號,頒發“星級義工證書”,佩戴“星級義工標志卡”。
四是義工服務回報制度。為了激勵更多公民投入慈善義工服務,除上述傳統精神獎勵方法外,我們不妨建立一種新的回饋模式:一種為義工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參照學生意外傷害保險模式,根據三七分成或四六分成方式,由慈善機構和義工自身按比例出資購買意外險,可大大緩解義工活動的后顧之憂。另一種是建立服務回報機制,根據每個義工服務時限不同,一旦義工自身遭遇意外事件,生活面臨較大困難時,慈善總會可以及時有效提供援助。至于說某個義工現在提供了多少小時的志愿服務,當他今后需要別人服務時可獲得其他義工的部分或全部服務回報,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能否值得提倡和推廣,目前還沒有定論,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形式多樣
拓寬義工組織的培訓渠道
隨著慈善事業的不斷發展,義工組織作為開放性的民間組織,其隊伍日益龐大,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隊伍的穩定性和整體素質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有的熱心公益事業,以“我心有你,助人樂已”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把參與義工活動作為休閑消遣的活動方式;有的把參與義工活動當作交朋友的場所;有的把參與義工活動純粹作為工作的經歷等等,凡此種種使得義工隊伍穩定性差,進出頻繁,流動性大,導致固定人員少,骨干分散。加強培訓和教育是提升服務理念,提高義工素質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集中培訓。利用義工代表大會、義工活動等方式。進行慈善事業、義工宗旨、理念、服務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希望加入慈善義工的朋友們,樹立正確的義工服務理念,要以“志愿無償”為前提,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為格言,以“不僅崇尚成功的事業,更要追求有價值的人生”為目標,成為傳播慈善理念和聯系社會困難群體的紐帶和橋梁。要在義務服務中,快樂工作,和諧相處,享受人生。同時在安老、扶助、助殘、濟困、幫助不幸個人和困難群體等社會救助服務中,以及在醫療、衛生、教育、環境等各種有助于改善社會生活的社會公共服務和公益性活動中,注重服務技巧,平等待人。
(二)分類培訓。根據義工服務內容的不同,分層次分項目進行培訓。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溫嶺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建立了助老服務隊、助殘服務隊、助孤服務隊及醫療服務隊。針對不同的服務組織,邀請
有關單位的業務骨干為義工上課或現場輔導,反映較好。
(三)網絡培訓。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面對全體義工,全面系統地介紹慈善知識,深入宣傳義工活動的服務宗旨,有重點地開展網上討論,通過知識競賽等方式激發義工參與的熱情。大張旗鼓地宣傳義工的各類活動,通過文章、圖片等形式,介紹義工活動的意義,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義工的熱情。
(四)技能培訓。義工來自各行各業,既有行業方面的能手,也有一般的普通群眾,技能參差不齊。針對新老義工的不同特點,可分層次進行培訓。如對新加入的義工,重點要了解義工的意義和價值及義工的基礎知識。對服務三個月以上的義工,要加強服務技能的培訓,傳授與服務項目相關的知識,提高義工的技能水平。對義工骨干,要加強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骨干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義工組織可適當組織一些技能培訓。如家電修理培訓、理發培訓、手語培訓、醫療保健培訓等等。通過專業人士的言傳身教和組織內部的互幫互學,使部分義工掌握一技之長。
立足實際
打造義工品牌項目
義工要發展,有影響力,必須要立足實際,開拓創新,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公益活動。要時刻牢記義工的宗旨和行動綱領,以救助弱勢群體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助學、安老、幫殘、助孤等社會公益方面創出富有義工特色的品牌項目。溫嶺的義工組織致力于活動創新,他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后推出幾項有意義的活動,付出不多,但社會反響較好。
一是送電影下鄉:趁夏季夜晚民工乘涼之際,利用慈善總會的電腦和投影設備,先后下栽了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十多部電影,巡回到各鎮(街道)民工集中的地方開展“電影下鄉”活動,共放映12場次,觀眾達2000多人次,為民工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二是“愛心梨”義賣活動:溫嶺義工和該市青年志愿者得知四川綿竹災區大量成熟的果梨積壓嚴重,影響果農收入,就長途跋涉,冒雨購得20噸愛心梨運回溫嶺,并迅速組織義賣,在超市的支持下,三天內將20噸梨銷售一空,并把結余的12900元買成各種體育器材送到了綿竹漢旺學校,捐贈給了孩子們。
三是助孤結對活動:義工們與10多住孤兒結對,每逢開學初或節假日,都會抽時間到他們家中探望,并送給他們一定的慰問費;有的還把小朋友接到自己家中,讓他們享受家庭溫暖;溫嶺市慈善總會建立了集養教為一體的慈善兒童之家,義工們以此為基地,天天晚上為孤兒輔導功課,有的義工老師還定期為孤兒進行心理輔導。這些行之有效的活動提高了義工知名度,“有時間做義工,有困難找義工”的響亮口號日益深入人心,義工形象越來越為人們稱道,義工作用也越來越為人們認可。
解決了義工的地位問題,保障了義工的活動經費,建立了義工組織的激勵機制,開展了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公益活動,義工組織肯定會更多涌現,義工隊伍一定能不斷壯大,我們的社會會更加美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