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坤
沈陽市新聞出版局立足實際,開拓創新,結合本地情況,加強新聞出版和版權管理工作,取得可喜成績。
沈陽市擁有市屬出版社3家,即:沈陽出版社、東北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公開發行的報紙19種、期刊41種,內部資料74種;印刷企業1595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72家,包裝印刷企業368家;出版物經營單位602家,其中,圖書、報刊零售單位554家;電子出版物經營單位58家。1995年建成的中國沈陽書刊批發市場,經營面積6000平方米,進場經營業戶123家,市場規模位居全國第十位。2005年建成的新華大廈,建筑面積3萬平米,成為全市標志性文化設施。
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沈陽市新聞出版戰線轉變觀念、開拓創新,新聞出版管理不斷改善,宣傳工作能力和輿論引導水平不斷提高,出版精品不斷涌現,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聞出版業實力有了明顯增強。
一、近年來沈陽市新聞出版業取得的主要成績
1.圖書出版精品涌現2005年以來,市屬三家出版社共出版圖書4400余種,同比增長2倍,再版率達到50%,連續5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有341種圖書在國家、省級評比中獲得大獎。沈陽出版社圖書發行碼洋躋身城市出版社前五名,遼寧大學出版社榮獲“全國良好出版社”稱號。沈陽圖書出版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2.報刊質量明顯提高近幾年,沈陽市報刊發行數量增長較快,質量不斷提高。2008年,報紙總發行量總印數1.8億份,廣告營業額突破5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0%。期刊總印數120萬份,廣告經營額達2500萬元。數量增長同時,報刊質量不斷提高,沈陽日報、沈陽晚報不斷擴版,發行量均超過20萬份,輿論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東北發行量最大的黨報和晚報。
3.印刷行業實力進一步增強2008年,沈陽市印刷業總產值達75億元,年生產能力2300萬令,同比增長16.18%和2.3%。近幾年,沈陽市印刷業加大技術改造,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印刷包裝設備,沈陽市新聞出版局還在國內同行中率先開展了ISO系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沈陽第二印刷廠、沈陽新華印刷廠等48家企業通過了認證。建設中的胡臺印刷包裝產業園已有42家入駐投資,總投資額達50億元以上。
4.出版物市場不斷繁榮目前,沈陽市出版物市場銷售品種常年保持在8萬種以上,2008年銷售出版物8000余萬冊(套),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2005年,市新華書店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中國沈陽書刊批發市場2005年銷售碼洋達5億元,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書刊批發市場。翰文書城、華儲書店等民營發行企業全面崛起,華儲書店被新聞出版總署和全國圖書行業協會評為“全國科技圖書優秀經銷店”和“全國雙優書店”。
5.新聞出版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沈陽市新聞出版局積極推進新聞出版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2004年與市新華書店脫離隸屬關系,組建了沈陽書業集團,實現了政企分開。將新聞出版處罰權移交給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實現了審批權與處罰權分離。
二、近幾年沈陽市新聞出版(版權)管理的主要工作
1.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近幾年,沈陽市新聞出版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全市新聞出版戰線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三項學教活動”,開展了抵制低俗之風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出版管理,對黨政部門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發行進行了全面治理。積極開展“三下鄉”活動,組織全市新聞出版單位參與“三下鄉”活動。
2.著力提高出版質量從2001年開始,沈陽市新聞出版局以“提高出版質量,實現兩個效益,打造出版品牌”為目標,在全市實施了書報刊名牌戰略,制定了《沈陽市書報刊名牌戰略實施意見》。在全市出版業開展每兩年一屆的優秀圖書、報刊評選活動和每年二次編校質量抽檢活動。市屬各出版社、報刊社按照名牌戰略的要求,大力培育名書、名報、名刊,書報刊精品不斷涌現,出版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3.大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2004年7月,整合沈陽出版社、沈陽市新華書店、中國沈陽書刊批發市場等單位,組建沈陽書業集團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出版產業鏈條。大力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扶持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包裝印刷企業和民營印刷企業。目前,沈陽市印刷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速度加快,國產和進口四色印刷機擁有量在東北地區處于領先地位。
為促進資源整合,引進產業項目,沈陽市精心搭建產業發展平臺,以展會展示文化形象,形成了“一會一展”文化展會品牌。從2001年開始,沈陽市新聞出版局成功舉辦了七屆沈陽國際印刷包裝設備技術展覽會。2005年,沈陽市新聞出版局創意舉辦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并已成功舉辦三屆。2009年9月第三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雖然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舉辦,但是整個展會展位數6500個,境內外參展文化機構800余家,推出東北三省文化產業投資項目451項,項目簽約額達到330億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4.大力規范和整頓市場秩序近年來,沈陽市新聞出版局大力加強行政管理的制度建設,制定了《版權行政執法責任制》、《版權行政處罰責任制》等三十多種規章制度。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重點加大對沈陽市電子出版物市場等的整治力度,得到了國務院和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的肯定。多次被國家“掃黃”辦和國家版權局評為全國先進單位,2006年,沈陽市新聞出版局又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戰線先進單位。
5.全力加強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加強沈陽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制定沈陽市《農家書屋實施方案》,保障農家書屋工程的建設質量。認真開展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督導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沈陽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任務。
6.努力促進版權保護水平的提高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針對人世新形勢,開展版權保護宣傳工作,查處重大而有影響的盜版侵權案件,啟動版權保護進校園工作,大力推進正版化工作。把宣傳教育、社會監督和建立制度三者緊密結合,形成了立體式版權保護模式,促進了版權保護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