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于4月8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對新一代載人航天器“獵戶座”乘員艙的全尺寸模型進行了水上測試。作為世界航天大國,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載人飛船放棄航天飛機。
進入21世紀以后,美國對宇宙飛船又重新產生了興趣,認為它比航天飛機更安全,成本也低許多。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研制的“獵戶座”飛船將在2015年以后投入使用,成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主力交通工具,并于2020年運送美國航天員重返月球。
“獵戶座”的外形酷似上世紀60年代美國登月計劃中使用的“阿波羅”飛船。“阿波羅”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部分組成,能裝載3名宇航員。“獵戶座”則包括“月球著陸器”、“脫離地球軌道級”和“乘員艙”。權威人士解釋說,“獵戶座”采用類似的設計是因為航天物理學原理沒有發生變化,這也再次證明當初的“阿波羅”設計者的正確性。不過“獵戶座”比“阿波羅”飛船大兩倍,所以運載能力大大增加,一次可搭載4-6名航天員。此外它把人貨分開運輸,近地軌道載人量為6人,載貨量可達100-120噸,因此既安全,又經濟。除了充當天地往返工具外,它還有多種組合,是一種既能飛向空間站,又可抵達月球甚至火星的“萬能之舟”,比現在的航天飛機適用范圍更廣。吸取航天飛機可靠性不高的教訓,“獵戶座”發射時與火箭串聯在一起,并有逃逸裝置,所以安全系數比航天飛機高10倍。它使用太陽能作為動力,其發動機使用液態甲烷和液態氫的混合體。它最突出的特點是飛船能重復使用,包括外部防護層等眾多設備都可以替換。
“獵戶座”在設計時就考慮了登月的需求。因此它設計有新的“月球著陸器”,由“上升級”和“下降級”組成。“上升級”是航天員完成登月使命后將他們送回月球軌道的飛行艙,下降級是一個有四條腿、通過火箭發動機實現“軟著陸”的著陸平臺。為了安全和增加運載能力,用于重返月球的“獵戶座”在發射階段比較新奇,以前的“阿波羅”飛船發射時一次性將登月艙和服務艙送入太空,而“獵戶座”飛船發射時分兩次將連成一體的“月球著陸器”和“脫離地球軌道級”,與“乘員艙”發射到軌道,然后在太空對接在一起,之后再進行月球之旅。這種采用模塊式設計與太空對接結構,不僅便于利用最新技術進行改進,而且便于根據不同用途做出相應改裝。
“獵戶座”所使用的“月球著陸器”可載4人在月面登陸,航天員還計劃利用它把貨物運到月球表面留作儲備。在“獵戶座”登月初期,航天員將在月球表面停留7天,最終可能會在月球上停留6個月的時間,進行長期的月球探索。從理論上講只要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地區,登月航天員可以控制新型“月球著陸器”降落在月球任何區域。
從月球返回地球時,“獵戶座”有可能面臨高達約2760°C的高溫。美國航空航天局于2009年4月7日透露,通過大量研究,他們已為“獵戶座”選定新型隔熱材料作為外部防護層,這種材料可以讓“獵戶座”載人飛船抵御這一高溫。▲
環球時報200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