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文玩類有很多材質。金銀銅鐵,以其鏗鏘與堅實而使愛之者眾;玉石珠寶,以其神秘的光澤和昂貴的價值讓其魅力永存。然而,我卻對由木頭制作的木藝文玩情有獨鐘。
喜愛木藝文玩,是因為它們身上獨有的美麗。那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樸素而又真實的美麗。紫檀、花梨質地細密,具有很美麗的花紋。就是那些常見的普通材質如桃李柳榆類也以其木質特有的溫潤和親切感讓人一見傾心。
喜愛木藝文玩,是因為相比金銀玉石,它們更易于加工。經過藝術家和民間工匠的構思與雕琢,常能雅俗共賞,妙趣橫生。
喜愛木藝制品,還因為它們曾經和我們一樣擁有生命。經過刨、削、磨、刻,而展露出的豐富多彩的生命信息,每一圈年輪,每一片紋理。都能讓你讀得出那些曾經的歲月的歷程,那段曾經的生命的歷史。
有經驗的藝人和工匠,能夠根據木質表現出的各種紋理告訴你,它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的風霜雨雪、火焚雷擊,甚至對大自然給予陽光雨露的厚愛不一,都能反饋得非常清晰。
我喜愛木藝文玩,是因為它們的不朽不死。雖然它們不能再利用根莖葉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延續自然的生命活動,但讓你驚喜的是,不管它們被雕鑿塑造成怎樣的器物,外在的形態如何改變,它們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告訴你,它們仍然繼續著新的存在。不是嗎,當你持續觀察一件木藝制品,你就會發現,它們的顏色和紋理沒有一天不在慢慢改變著,這種變化似乎又把你帶入了另一個生命故事中。
我喜愛木藝文玩,是因為所有的木頭都有靈性。這種靈性實際上是對生命的敏銳和態度,是一種生命和另一種生命的交流。
木藝文玩,正是因為其具有被人們把玩與親和的特性而區別于家具及其他生活類器具的。人們的把玩不僅是對一件藝術品的認可和喜愛,從現代心理學角度,這種行為更是一種情緒或情操的宣泄和寄托,是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木藝文玩對人們的這種把玩與親和極其敏感,多年后,它們的包漿會告訴你:它們,與其他材質的器物是多么地不同。而這些,是只有有過生命的木頭才會有的變化。
我喜愛木藝文玩,或許更多的還是喜愛這種生命的不息,和這種生命的不息的藝術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