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95年45年間,國家和省市一直將高陵作為寸土寸金的商品糧基地,除曇花一現的氮肥廠、造紙廠外,幾乎沒給大的工業布點。在創造著“雞鄉”、“噸糧縣”等一個個農業輝煌的同時,絲毫沒有改變高陵“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困境。
1996年秋,縣委、縣政府推出了開發建設涇河工業園區的發展思路,將“工業興縣”的基石植入涇渭三角洲。十余年來,涇河兩岸神奇般地崛起一座20平方公里的現代化工業城。在合同投資額200億的200多入區項目中,億元以上的19個,形成了汽車、石油設備、新材料、精細化工及食品、飼料等關聯度強、產業鏈長、附加值高的五大支柱產業,以勢不可擋之力推動著園區和縣域經濟發展,把高陵從傳統的農業縣一步步推上了工業強縣、發展快縣的軌道。使高陵圓滿完成了從農業小縣、財政窮縣向工業強縣、財政大縣乃至經濟新區的歷史性大跨越。
縣域經濟業績斐然
2008年全年地方生產總值完成84.98億元,可比價增長33.1%;工業總產值完成203.3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24L元,2008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08元,連續兩年進入陜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之后,在2009~7月26日揭曉的第九屆西部百強縣(市)評選中,高陵跨入西部百強縣行列。
一、園區工業增長迅猛
200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203.3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91億元,占到全縣工業的94%;工業增加值完成60.55億元,同比增長39.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52.99億元,占到全縣工業增加值的87.5%。全縣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截至2008年底,涇河工業園共引進項目309個,投資過億元項目67個,建成投產企業216家,產值過億元企業20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93億元,同比增長45%,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5%。其中最具代表的汽車制造業、石油設備制造業、新材料制造業、化工醫藥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五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164.4億元,占園區產值的85.2%。2008年全縣工業增加值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1.3%,較2007年提高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雖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對全縣經濟的支撐作用依然強勁。
二、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全年共引進項目21個,合同投資累計達到824L元。在洽談引進的項目中,香江國際項目總投資28億元,汽車零部件基地項目總投資31億元;投資150億元的兵器工業集團項目和投資32.5億元西化搬遷項目也順利落戶高陵。2008年高陵縣共安排市、縣在建項目70個,計劃總投資62.7億元,完成投資68.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9%。在建項目的順利實施,為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三、農村經濟穩步增長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總投資3000萬元的現代農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西閻果蔬產業帶新增果蔬面積4480畝;設施蔬菜產業基地新建日光溫室大棚2000棟;萬畝紅蘿卜基地新增種植面積2200畝;萬畝優質小麥良種基地播種面積達1.72萬畝。建成農村沼氣池1200口。200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完成21.05萬噸,農林牧漁業實現產值14.9億元,同比增長8%。
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了總投資4000余萬元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工程、農村道建設。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全面完成了10個新農村重點村建設任務,完成20個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有效實施,使農民增收步伐進一步加快。
園區工業成為縣域發展的支柱
高陵縣域經濟能躍進西部百強,關鍵靠工業園區的快速拉動。在推進園區發展上,高陵縣很好的發揮了后發優勢、科學規劃,使園區創建伊始就定位在高起點、高要求、高標準的基礎之上,在當時西安已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將園區功能定位為西安裝備制造業基地,并以此為目標實施產業招商、服務安商、項目跟進、提升環境,實現了園區工業的大發展、縣域經濟的大跨越。
一是堅持招大商、引大資,用大項目支撐工業園快速發展。高陵縣牢固樹立招商決定發展、招商決定未來的思想觀念,緊緊圍繞陜重汽、中鋼西重、西部新材料等項目,進行產業招商。堅持把5000萬元以上投資額作為標準,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著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
二是推行優質高效的全程服務,兌現承諾的安商政策。堅持全天候為企業服務。積極推行不出一個會議室、不超過兩個小時、不花企業一分錢的“三不制度”,為企業辦完縣內所有手續。全面實行首問負責、二問辦結、三問追究的“首問負責制”,著力為企業搞好服務,為園區的發展創造了優質的環境。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兌現安商獎勵政策。
三是全面推進項目落實責任制,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把抓好項目落實作為工作的重點,對每個項目從簽約開始實行縣長負責制,進行跟蹤服務,直至建成投產。
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園區環境。運用政府投資和社會融資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園區基礎設施累計投入17億元,南區已全部達到了“七通一平”,北區一期用地1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區內基礎配套設施建成投入使用,三產服務業已初具規模,園區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配套完善。
高陵縣累計引進項目298個,合同投資額330多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67個,過千萬元的項目l 80個,其中208家企業已建成投產,46個項目正在建設。已形成了以陜重汽為龍頭的汽車及其零部件裝備制造業、以中化近代為龍頭的醫藥化工產業、以西部鈦業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以中興林產為龍頭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以長慶為龍頭的石油天然氣裝備制造業等五大支柱產業。
統籌城鄉發展建設西部強縣
高陵以城鄉統籌為抓手,加大工業園區項目實施力度,繼續壯大工業經濟,抓好民生工程,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促進縣域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一、做好統籌城鄉試點工作,努力建設全域高陵
堅持規劃先行,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好專項規劃,重點圍繞涇渭新城、現代農業示范帶、千億元先進制造業基地“一城一帶一基地”建設,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傾斜,引導城鄉產業對接延伸,聯動發展。
二、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緊緊抓住中央進一步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機遇,充分把握國家投資方向,加強與省市部門的溝通與聯系,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2009年計劃安排全縣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安排重點在建項目102個,抓好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三、繼續壯大工業經濟,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
高陵縣進一步抓好園區工業經濟的發展。切實優化投資和發展環境,加大對投資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完善提高配套服務水平。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做大做強五大支柱產業,拉長產業鏈條,挖掘現有工業潛力,建立規模以上工業預警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一般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