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斐
學校管理是學校領導在正確認識管理對象的基礎上,通過制度約束,運用計劃執行,檢查、處理職能,有效的利用學校的人、財、物等管理對象,確定并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過程。在管理對象諸要素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對于人,僅用制度、計劃、監督來管理,盡管體現了科學管理的規范性、實效性、卻忽視了人的本質特征、即人的個性、需要及人的發展,甚至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因此,學校領導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應更多地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具體說來,就是加強與教師的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通過情感交流、互動、共鳴、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一、情感交流的作用
(一)情感交流有助于提升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
要管理好一所學校,領導者的行政權威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廣大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學校領導要敢于放下架子,克服居高臨下空洞說教的弊病,以平視的目光,平和的態度,真誠待人,關心人、體貼人。要經常與教師談心,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廣泛征求并虛心聽取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使領導與教師之間相互信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增強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保證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順利執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情感交流有助于減少磨擦,清除分歧
在日常工作中,領導會與教師發生誤會、分歧,甚至產生磨擦,這是正常的,也是難免的。只要領導者以寬容之心及時地真誠地主動地找教師溝通、交流,耐心說服,講清道理,消除誤會,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同時,領導者的寬容大度,能使教師掃除心理障礙,更加輕松地、自覺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情感交流有助于培養教師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人的情感世界是極其豐富復雜的。喜怒哀樂,七情皆具,時有發生。而某些不良情緒的產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工作。學校領導要細心觀察教師的情緒反應,及時為他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解除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顧之憂。這些,都要通過情感的交流,來激發和調動教師的積極因素,以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投入工作,從而創造突出的業績。
總之,情感交流是學校領導實施學校管理的一種重要的工作方式,是我們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潤滑劑,是加速和諧校園建設的助推器。它能讓領導與教師之間達到心與心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會產生和諧共振。歷史證明:人與自然和諧則萬物生長,人類和諧則幸福安樂,民族和諧則國泰民安。同理,校園和諧則教育興旺。所以,在學校管理中,學校領導要充分運用情感交流方式,實現校園的和諧共生。
二、實施情感交流之我見
(一)真心關注每一位教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教師,是學校管理的主力軍,學校各項工作主要依靠教師來完成。作為學校領導,真心關注每一位教師,顯得尤為重要。領導要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經常在校園里轉一轉,去教師辦公室坐一坐,觀察教師的情緒變化,詢問了解教師的工作生活情況。對教師工作中碰到的麻煩,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等,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幫助解決。當他們取得成功時,要給予鼓勵,并分享他們的快樂,近些年來,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在重要節假日,給每位教師發條短信,送去親切的向候;在教師生日時,送上一束鮮花,并帶去溫馨的祝福。真正做到與教師共分憂愁,同享快樂,讓教師們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充分感受到領導的關懷,集體的溫暖。
(二)用微笑搭建情感交流的橋梁
微笑,是人類健康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人與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最有效的捷徑。微笑具有發散性和傳染性,就像一面哈哈鏡,你笑他也會笑。人們在笑聲中生活、工作,帶著笑容交流思想情感,總比板著臉孔要快樂,更有效。微笑,能使暴怒者安寧下來,讓沮喪者快樂起來,讓失意者振作起來。讓快樂者更加快樂,讓幸福者更加幸福。面帶笑容,能使人變得更加漂亮迷人,平添幾分可愛。作為領導,要充分利用交往的最佳契機--微笑,在不同場合、不同情境下,或報以會心的微笑,或報以贊許與期待的微笑,或報以寬容與理解的微笑。這樣,就會在領導與教師之間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讓領導從教師眼里走進教師心里,這時候,領導與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就已經形成了。
(三)讓教師充分發揮自己“話語權”作用
教師的話語權包括對學校管理的話語權和對自身教學工作的話語權。由于種種原因,教師有時候有話不敢說,有時不愿說。學校領導要主動開拓與教師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搭建交流平臺,學校領導可以通過給教師寫寄語的方法,談自己對學校管理的主張,對某項具體工作的設想,也可以給教師提點建議,讓教師感到領導的真誠與期望。教師也可以給領導寫寄語,表達自己對學校工作的看法或建議,可表揚,也可批評。學校領導對教師的寄語要充分重視,給予回應。當教師覺得自己在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中擁有自己的話語權時,他的精神層面就會獲得極大的滿足,一種職業的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
(四)用博大的胸懷包容教師
當今的教師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急劇變化的社會中,他們承擔著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面對的是一群具有鮮活生命而又復雜多變的心靈活動的學生。教師的工作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本身產生這樣那樣的情緒是在所難免的。作為校長,要學會寬容,寬容教師的過失和錯誤,允許教師發表不同的看法,允許教師質疑領導的要求,允許教師保留意見。當然,寬容并非無原則的遷就,而是在一種合理范圍內的包容,是一種心理包容和情感相容。一位哲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我們帶著寬容的心態,注視著校園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教師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個教師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整個校園就是一幅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責任編輯:薛劍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