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龍
周新湘:寧鄉縣玉潭中學青年教師。他曾獲省市“優秀教師”稱號,長沙市首屆“星城杯”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長沙市藝術課“三優聯評”一等獎,長沙市中小學教師技能比賽一等獎,長沙市優秀藝術課教師,長沙市優秀班主任。他是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生書畫大賽國家級指導工作一等獎獲得者,全國“雙龍杯”少兒書畫大賽優秀輔導員,湖南省“耕耘杯”青少年明星大賽書畫類優秀輔導老師。
看著這一大撂獲獎證書,聽著領導和老師們對他的稱贊聲,我試著走近新湘……
一
“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魏書生
2001年,周新湘以第一名的筆試面試成績進入心儀已久的寧鄉縣玉潭中學,在這個以“成全每一位學生,成就每一位教師”為辦學理念的熔爐里,他脫穎而出,成為全校最為年輕的高級管理人員,成為湖南省和長沙市優秀青年教師。
他沒有不良嗜好: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除了開展適當的文娛體育活動外,他的業余時間大部分用在練練書畫、看看書籍、爬爬格子等愛好上面。 “我每天都要思考:明天的課該怎樣上才能使孩子們更有興趣?”他說。他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創造了“快樂課堂”教學法。這套教學法的程序是,首先,創設生活“陷阱”,誘“敵”深入,然后將課堂交給學生各個擊破,期間,教師適時加以理論和技巧傳授。就這樣,一堂課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他因此得了個雅號:“快樂帥哥”。在“新課程新理念”賽課活動中,他成功運用了“快樂課堂”教學法,創設了“某人新婚大喜”的情境,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贏得了評委的滿堂喝彩。他還被推薦參加一系列教學活動,于是,他也獲得了各級各類數不勝數的榮譽。在湖南省教科院組織的調研活動中,他上的美術活動課,獲得了劉先悍院長的高度評價,課例發表在省教科所“考察專輯”上。他善于鉆研,善于在實踐中總結提煉經驗,思想的火花綻放成一篇篇優秀論文,其中有二十余篇獲國家、省市級獎勵。《淺談平面構成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淺談兒童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分別被中國教育學會創造教育、活動教育研究中心評為一等獎,《兒童寫生畫教學的思考》獲全國少年兒童美術教育理論研討會一等獎。
“作為藝術課教師,只有潛心鉆研,勤于練筆,才能永葆青春”,新湘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王羲之有“墨池”,周新湘有“墨室”,進入他的墨室。一副對聯映入眼簾: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墨室里,除了一疊一疊整整齊齊的草稿外,就是各種各樣的獲獎證書、收藏證書。他的書畫作品先后被“鑫秀杯”全國書畫大賽、墨緣書法精品臺歷、紀念彭德懷元帥誕辰百周年書畫展組委會收藏。在《迎接香港回歸及黨的十五大召開“保勝杯”全國書法大賽》《中國“長白山杯”書畫篆刻藝術大獎賽》《97中國書畫作品大展》《“龍脈杯”全國書畫大賽》《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0周年中國書畫邀請賽》中入圍展覽并獲獎。他先后有20余幅書畫作品發表在《初中生》《湖南廣播電視報》《長沙晚報》等報刊上。2003年,他順利成為了長沙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作為教師,玉潭中學小學部書畫組在他的帶領下,每次教研活動有聲有色,各類競賽彰顯強勁實力。近幾年,玉潭中學在國家、省、市、縣各級書畫競賽中,年年都是寧鄉同類學校中作品最多、獲獎級別最高的。他本人輔導的科幻畫先后有25人次獲市級獎勵,學生的各類書畫作品有125項獲國家、省、市級獎勵,其中2007年6月,他輔導7個學生參加第12屆全國中小學生書畫作品大賽,6人獲得全國一等獎,其作品在人民大會堂展覽。
國家級優秀教研員鄧野芃先生說:“從周新湘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民辦教育的活力。”長沙市教師培訓中心主任劉余良先生說:“我們都要像周新湘老師一樣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
二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
——蘇霍姆林斯基
2006年他擔任小學部學生工作處主任兼大隊輔導員。在德育工作中,他深深地體會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為了使玉潭中學養成教育活動向縱深推進,他堅持每天深入隊員群體中,參與到隊員活動中,和隊員們聊天、做游戲,了解隊員們的思想狀況。少先隊大隊除了大隊干部之外,還設了“文明監督員”“零食監督員”“財產監管員”,小小的監督員們在偶爾犯錯的大哥哥、大姐姐面前也是神氣十足,不改堅決不饒人。其風采與中學部的佩授帶值勤的“文明使者”相互輝映,一道亮麗的文明校園風景線因此形成。
配合學校“讀經典賢文,做文明學生”系列活動,周新湘主任提出了“路隊經典”的設想,讓小學生在整隊做操、就餐、放學的途中背誦經典。校園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稚嫩童音此起彼伏。
如何培養小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是玉潭中學小學部近幾年一直研究的課題。為此,周新湘主任組建了“心海導航”心理輔導站,為孩子們解除“少小離家”的孤獨和抑郁。汶川地震發生后,玉潭中學師生累計捐款13萬多元,還接收了災區小朋友鄭翔。剛來時黑瘦的小鄭翔目光游移不定,常常一個人郁郁寡歡。“心海導航”的小天使們了解到“思念家鄉,語言不通,教材不同”給他帶來的苦惱后,為他舉辦了生日party,輪流陪他散步、打球、玩游戲,當他的小老師,一個多月后,小鄭翔終于笑了:“美麗的玉潭是我第二個家,在這個家,好開心!”
“這是小文,我楓木橋中心小學的好朋友,他父母均在深圳打工。”五年級學生劉慧指著兩個小朋友共讀該校校報《玉潭之聲》的照片對我說。2003年開始,周新湘主任策劃并組織了玉潭中學小學部和寧鄉山區小學開展了以“關注留守兒童,共同快樂成長”為主題的“手拉手”系列活動。同學們在活動中,親歷山區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受到深深的震動。他們送給山區小朋友自制的勵志卡、友誼卡,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保持書信往來。“親愛的XX同學,看到你雖然家庭暫時困難,但學習一直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特別是你希望將來大學畢業后,回家鄉去當鄉長的志向后,我向你學習,我為你加油!到時,我來當副鄉長好嗎?”字里行間,折射出德育活動的巨大力量。玉潭中學“手拉手”活動,被《長沙晚報》、寧鄉電視臺多次專題報道,同時,也引起了共青團湖南省委的高度重視。2008年上半年,團省委將此作為典型向全省推介。
三
“一個學校,教師是關鍵。抓好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就鞏固了學校的根本。”
——周新湘
民辦學校聚集了優秀的教師,同時每年也接納了部分大學應屆畢業生,如何使優秀教師青春常駐、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這是玉潭中學董事會、校務委員會研究的一個課題。
作為小學部主任的周新湘可不含糊,他主持的小學部除了學校組織的人人參與的教師業務考試和全員聽課督查之外,還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經”培養骨干,“講經”提高整體。2008年下學期小學部先后派出30多位骨干教師到長沙、湘潭、衡陽等地的優秀學校學習,參加學習的教師回來之后第一天整理學習筆記,第二天向全體教師作學習匯報,結合自身教學談體會,既收學以致用之功,又獲資源共享之益。除了外出學習,小學部還聘請省、市、縣相關專家“講經”,分批分科輪訓教師,2008年下學期,先后有省、市教育科學院的專家和縣相關教研員給老師們講授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學科教學的種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些先進方法的應用,通過“全員聽課督查”來檢驗。每個教師要隨時接受其他老師聽課,督查與被督查是相互的,隨意的,經常的。天長日久,也就成了自然。
“學生有作業,教師也要有作業。” 2008年下學期小學部組織了兩次教師五項基本功競賽。教務處對教師基本功作業實行月評制,并進行教師作業展示。針對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教師寫字不規范的現象,周新湘主任把不規范的字逐一寫到小黑板上,然后一一訂正。“剛開始,反響很大,但堅持一期收獲很大,意見自然就沒有啰。”年過五十的鐘老師對我說。對教師業務學習本,新湘主任很“呆板”:數字數。他本人一期下來學科業務筆記有8本,近10萬字,僅2008年寒假就有近3萬余字。
為形成玉潭中學小學部的特色教學模式,周新湘主任可下了大功夫,2008年下學期,他聽課達158節,節節按照“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夯實基礎,培養習慣”四大方面進行點評和交流。他的努力感染了教師,一個學期下來,“樂巧”識字、“唱游”閱讀、“兩課五環節”作文、英語會話、開放式作業布置等教學模式已具雛形。本學期,備課組集體電子備課已進入狀態。目前玉潭中學小學部“詩詞三百首,英語三百句,數學三百題”工程又已啟動,《青年教師、見(實)習教師強化培訓方案》正在落實, “好書漂流”活動正在開展……
小學部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實在有效,有很多年輕的老師雖然參加工作僅兩三年,卻在寧鄉縣每年組織的教學比武中脫穎而出,成為教壇新秀。因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比較齊整,學生文明素養程度比較高,長沙市和寧鄉縣很多教學研討活動都在玉潭中學小學部舉行。
2009年2月,周新湘老師被長沙市教育局推薦參加市級骨干教師的滾動培訓,培訓地點在寧鄉師范,參訓后第二天他多方“拉關系”,說得組織者為之感動,于是玉潭中學大部分小學教師也就成了滾動培訓的“旁聽生”。
對周新湘老師,玉潭教育集團董事長王命輝先生稱之為“學校最有創新意識,最有主人翁意識的教師”之一。
在他的“墨室”里,我看到了他生動流暢的行楷“喜歡做一名教師,簡單而深遠……春風化雨,用真愛點亮心靈,靜水流深,憑奉獻溫暖親情,超越夢想,以堅韌雕琢輝煌”。
“玉蘊深潭綻異彩。”在寧鄉縣玉潭中學良好的教師成長環境里,相信周新湘老師會走得更好,走得更遠……(責任編輯:陶佑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