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娟 袁 志
有人說高中學生就是坐在地獄看天堂,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他們任務繁重,目標又高遠,無形之中產生緊張的氣氛讓師生經常倍感壓抑,而“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使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會無意識間造成與學生的疏離。那么面對這樣一群既渴望課業優秀又企盼心靈自由的孩子,除了課上諄諄教誨、課余談心,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拉近師生距離,了解學生對我們的要求和評價,豐富我們的精神呢?
我想,博客應該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方式。
我所教的學生中有個叫王進的,平時上課總是無精打采,成績平平,尤其語文一科很弱。我覺得他智力很不錯,有升學希望,找他談過幾次話?!澳氵@么聰明,如果能夠在上課時稍微用點心思,相信能夠考一所很好的大學?!闭l料他竟然不緊不慢地說:“我覺得上大學可能也沒有意思。”我吃了一驚,原來在他心里,學習是一件無聊透頂的事情,沒有了內心的驅動力,難怪他成績總是停滯不前。
每次談及有關學習的事情,他總是帶有明顯抵觸情緒,這讓我的“幫扶”工作一時之間難有成效。后來,我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王進很喜歡上網,是個資歷頗深的“大網蟲”。于是,我試著“投其所好”,課余時間,經?!盁o意”間與他談及網絡話題,每次他都非常開心,侃侃而談。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之后,他的抵觸情緒明顯少了,多了一些平和。于是我趁熱打鐵,利用給他批閱作業的機會,寫上自己的博客地址和qq號碼,并且鼓勵他在不影響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利用上網機會與我交流。當然,我早就特意把自己的博客“妝扮”了一番。
果然不出所料,王進不時在放學時間和周末光臨我的博客,也會偶爾給我留言。我很為他這種行為欣喜,于是不斷在自己的博客上增加一些經典美文,希望王進能夠慢慢接受文學的熏陶。同時我不忘隔三差五增加點小笑話或者貼近校園生活的“豆腐塊”,這樣能夠讓瀏覽的人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輕松愉悅,讓他們“樂而忘返”。
一眨眼兩個多月過去了,王進越來越多地訪問我的博客,他的評論也越來越有水平。qq上我們相遇的時候,我很少催促他學習,總是把關心他的精神生活放在首位,鼓勵他暢所欲言。隨著網上交流的逐步深入,王進在課堂上也能夠集中精力地聽課,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及時上交作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上進心。
那一年的高考,王進考取了自己較為滿意的一所學府。畢業后,他經常發信息給我,感謝我在他人生的關鍵時期給他的指引幫助。其實,看到學生學有所成就是每一位老師最大的安慰。思考王進的個案,網絡交流這個平臺在師生交流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為我打開了一扇與性格較內向、喜歡在網絡上釋放自我的學生用心交流的窗口,于是,我的教育生活才有了芳香四溢的精神后花園。
當我們“望生成龍”而又“恨鐵不成鋼”,當我們“諄諄教誨”而又收效甚微,e時代的我們,不妨嘗試一下利用網絡平臺,營造師生交流融洽的氛圍,實施和諧教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李再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