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教育及孩子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是否成才受多方面影響,其中,教師作用的發揮起著關鍵與核心的作用。而怎樣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作用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我們認為,當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比較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保證教師權利的真正實現。教師的權利指的是教師法規定的教師在履行國家教育教學職責時應當享有的權利。這些在《教師法》上作了規定。教師法第二章較系統地規定了教師應享有的六項具體權利。
目前,教師權利不被重視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一些地方教師的工資被長期拖欠,教師的休息權不被重視,民主權利受到忽視,甚至教師的人格尊嚴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近來竟屢屢出現教師被殺的惡性事件。教師是除父母外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極大的群體。教師權利能否真正實現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開展,關系到教育改革的成敗。
一、教師生存和發展權的實現是實現其他權利的基礎
(一)教師按時獲取報酬權利的實現
教師法第七條第4款規定:教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規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的帶薪休假”的權利。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取報酬的權利,有享受國家規定的各種待遇、假期的權利,這是每一個勞動者都有的權利。教師法之所以做這樣的規定,是有針對性的。教師職業雖然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教師本應受到社會的尊敬。但實際生活中,教師待遇普遍偏低,這本身已然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出現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的問題。這嚴重侵犯了教師的基本生存權利。既傷害了教師的情感,也嚴重違反了國家的法律規定。一些部門、單位有錢買小汽車、蓋大樓,卻無錢給教師發工資。教師的工資、待遇本來就低,現在連最起碼的生活都保證不了,他們怎能有積極性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政府又怎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教師工作,教師隊伍怎么穩定?這是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盛衰成敗的大事。因此,實踐中要認識到尊師重教的重要性,意識到享受有關待遇是教師的權利,這些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是不允許隨便侵犯的。與此同時,還要對那些隨意侵犯教師權利的有關責任人員予以嚴懲。
(二)教師參加進修、培訓權利的實現
教師法第七條第6款規定,教師有權“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進修和培養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完成教師法中規定的從事教師職業的資格。為此,應給教師創造條件,提供手段,讓其進修,以獲取相應學歷。另一方面,即崗位培訓,也即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繼續教育應該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廣大教師才能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素質,在現有工作崗位上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為教師雖然要自覺地提高自己,自我進修、培訓、多讀書。更重要的是各級政府、行政部門、學校要為教師的進修提供方便,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從戰略的高度去看待教師培訓。不能急功近利或對教師過于苛刻,“培訓得干,不培訓也得干,干不好走人”。這實際上是對教師發展權的忽視和侵犯,且直接威脅到其生存權。廣大教師也應該主動爭取自己的權利,為了更好地適應工作而進修是自己的權利。自己的權利要靠自己去爭取。由于繼續教育跟不上而影響教學的學校應負主要責任。他們一方面是失職,另一方面也是侵犯了教師參加進修培訓的發展權。
二、教師民主權利的實現是素質教育在制度上的保證
教師法第七條第5款規定,教師有“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的權利”。應該說在各級學校中,教師才是真正主人,因為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靠教師去完成的。各級行政部門如人事處等都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是管理者,更是服務者。不可本末倒置,大搞官本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方式是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對學校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學校的管理者實行監督的。目前,大多數高校、中小學都建立了教代會制度。但是,這一制度很不完善,不僅對教師的正確意見不予采納,很多重要決定或根本不經教代會討論,或流于形式。教師的各項權利經常受到侵犯。學校領導應充分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不應以“老板”自居,應善待老師。所以,今后應規范這一制度,對侵犯教師民主權利的行為予以制裁。學校應在教師聘任、考核、職稱評定等過程中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三、教師職業權利的實現是素質教育真正落實的體現
(一)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方面的權利的實現
我國教師法第七條第1款規定:教師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整個教育教學活動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課程、教材教法、考試和評價、課外活動、思想教育、勞動教育、校園文化、學校和家庭配合教育等等方面。這個系統工程的每個部分都不可偏廢?,F在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永遠處于不敗之地。只有廣大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利,投入到教學改革和實驗中去,大膽改革、不斷創新、探索才有可能。然而現實中這項權利的實現受到極大干擾,一些地方老師不敢管學生。應認識到教育必須有懲罰,教師必須有威信,這不僅關系到教師的權利,而且關系到教育的成敗。
(二)從事科學研究權利的實現
我國教師法第七條第2款規定,教師有“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的權利”。
教師是培養人才的,但教師本身也有一個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提高素質的問題,高素質的老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所以,必須保障教師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的正常開展。既然是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那么在這個范圍內應當允許教師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茖W研究有自身的規律,它需要一個自由的獨立的空間,允許不同的觀點存在。而且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決不僅僅是高校教師的權利,廣大中小學教師乃至幼兒園教師都有從事各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權利。
(三)指導和評定學生權利的實現
教師法第七條第3款規定,教師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習成績”的權利。這條規定既是教師的權利也是教師的義務。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有權利指導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有權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權利,有關行政部門及社會各個方面應該充分尊重教師的主體、主導地位,相信他們。保障教師能引導學生向積極探索的方向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端正學習態度,注意自身的全面發展,不要偏科,不要只追求分數,注意能力的培養。保障教師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
總之。教師權利的實現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開展,關系到民族未來的發展,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目前,為更好地保護教師權利的真正實現,應不斷完善教師法,特別應增強其可操作性。另外,應增大對侵犯教師權利行為的處罰力度,在全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風尚。不要讓教師成為弱勢群體,否則不僅是教師權利的缺失,素質教育、人才培養都將落空。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教師權利的實現與義務的履行是分不開的。教師權利、義務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目前,教師不履行義務現象也時有發生。如個別教師方法過于簡單,沒能善待個別有缺點有毛病的學生,甚至不尊重他們的人格,對他們進行體罰,使他們的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但是,目前在教師權利義務問題上,更應強調教師權利的實現。教師只有享受一定的權利,才能更好地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