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青源雞蛋的產量和銷售額不僅正在以每年150%的速度高速增長,還實現了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零排放”。原因是圍繞雞蛋生產,德青源創造出了一整套循環經濟產業鏈
走進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延慶縣的生產基地,更像是到了一個花園。這里碧水藍天,風景如畫,紅房綠樹和周圍的旅游區渾然一體,井井有條,基地里絲毫沒有雞糞的臭味。
德青源的雞舍從衛生的角度出發,不輕易允許外人參觀。
據德青源常務副總裁顧青介紹,德青源的蛋雞都住在一排排全自動的雞舍里,這里溫度適宜,有自動的飼料和水喂養、糞便收集及雞蛋收集系統。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了小學課本里描寫的現代化養雞場的情景。
德青源生態農場背靠著松山國家森林公園,面對官廳水庫,屬于旅游風景區。而德青源生態農場里居住著300萬只優良品種的蛋雞,每天要產生220噸雞糞以及170噸廢水。如何對這些雞糞和廢水進行處理,不讓其污染環境,一直都是德青源面臨的一項棘手的任務。
“我們一直在思考,讓北京市民在吃到高品質雞蛋的同時,不出現環境污染的問題。”德青源總裁鐘凱民介紹,經過多年的實踐,德青源在向市場提供高品質雞蛋的同時,生產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一改以往養雞場容易污染環境的形象,成為當地環保企業的典范。
據了解,德青源年產1400萬度電的沼氣發電廠,將于今年4月正式并網發電。與此同時,德青源正試圖在華東、華南等地區復制自己的生態農場項目。
在傳統產業里創新
有意思的是,德青源的創始人鐘凱民原先在中國兵器工業部研究導彈。數年之前,鐘凱民在歐洲學習考察時偶然發現,歐洲市場里銷售的雞蛋都擁有自己的品牌。那些雞蛋都按照嚴格的標準生產,并且在出售時都標注了生產日期和膽固醇含量,這引起了鐘凱民的濃厚興趣。
1999年夏天,鐘凱民在石家莊考察兵工廠搬遷新址,午休時間順便參觀附近的養雞場。結果,雞舍臭氣熏天,環境惡劣,而且那里飼養的蛋雞都在吃著劣質的飼料。工程師出身的鐘凱民當時想,為什么不向歐洲國家學習,按照嚴格的標準,在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下飼養蛋雞,生產雞蛋呢?他相信中國消費者也有吃安全可靠的雞蛋的需要,這里面存在商機。
鐘凱民與農業畜牧業方面的官員及專家進行了多次交流之后,覺得自己能夠為改變中國雞蛋生產的現狀做出一些努力。2000年,鐘凱民從兵器工業部辭職,在無法得到外部投資的情況下,拿出自己的積蓄,和其他5位自然人共同出資50萬元,創立了一家以生產雞蛋為主業的公司。鐘凱民及其創業伙伴給自己的企業起名為“德青源”,希望企業能夠誠信、環保和源遠流長。
全球40%的雞蛋是在中國生產的,但中國的雞蛋生產非常分散,大部分是在缺乏相應技術和管理的小型養雞場或家庭生產的,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而德青源在中國是第一家生產品牌雞蛋的企業,按照鐘凱民的策劃,德青源在蛋殼上打上了“德青源”三個字,以及防偽編碼和生產日期,試圖以安全環保為突破口,來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然而,50萬元啟動資金,扣除用于研發和試驗費用之后就所剩無幾了,第一批雞蛋出來之后,鐘凱民選擇了融資。第一個給德青源投資的企業是海南的農業公司羅牛山。2000年11月,獲得了羅牛山160萬元投資之后,德青源擴建了養雞場,將養雞規模擴大到了1萬只。2年之后,羅牛山退出時,獲得了3倍以上的投資回報。
憑借綠色環保和生態農業的概念,以及平均每年150%的銷售額增長率,德青源開始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頻頻接到投資者伸出的“橄欖枝”。在創業的8年時間里,德青源先后完成了7次融資,累計融資額高達5億元人民幣。用鐘凱民的話說就是,“融資額度一次比一次高,但說服投資人卻一次比一次容易。”
據德青源常務副總裁顧青介紹,目前德青源的戰略投資者主要包括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全球環保基金和今日資本投資公司等幾家機構,在獲得大量投資之后,德青源于2006年再次擴大生產規模,將飼養蛋雞的數量由50萬只,增加到了300萬只。
創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美國的全球環保基金在2006年打算投資德青源的時候,他們沒有詢問企業的生產規模、投資回報等財務數字,而是讓鐘凱民談談德青源對于動物福利的看法。
鐘凱民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圈養優于散養的理由,并描述了德青源如何為蛋雞提供新鮮的空氣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如何為蛋雞提供接種免疫,避免抗生素殘留等問題。結果,鐘凱民的演講贏得了全球環保基金工作人員的認同,也贏得了大量的投資。
顧青介紹,作為一家強調要給消費者提供安全環保蛋品的企業,德青源當然會創造一個環保和有利于蛋雞健康成長的環境。德青源綠色環保的理念體現于蛋品生產和企業成長的各個方面。經過8年的發展,德青源已經形成了一條由訂單農業,到生態養殖,再到食品加工、清潔能源以及有機種植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雞飼料中的主要成份是玉米和豆粕。散養的雞,農民往往會嫌二者價格太貴,而尋找廉價的替代品,除了劣等玉米,皮革廢料也會被研磨成粉,來代替豆粕。德青源則強調為雞提供安全營養的飼料。
延慶縣的溫度和濕度都非常合適種玉米,目前每年延慶縣55%以上的玉米被德青源收購,有6萬多農戶在為德青源種植玉米。德青源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與這些農戶簽訂收購合同,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和防治玉米疫病的培訓,既提高了農民收入,也保證德青源獲得了安全可靠的飼料供應,而沒有卷入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雞如果吃劣質的飼料,在很惡劣的環境下長大,就容易得病,需要打大量的抗生素,導致雞蛋內抗生素超標、農藥殘留超標和激素超標。而德青源對于雞的健康除了重視雞的飼料和成長環境方面之外,還非常注重雞的免疫,一只蛋雞從出生到第17周,德青源要通過點眼睛、點鼻子等方式,對其進行23次免疫。僅為了防止禽流感,德青源就要對蛋雞進行3次免疫接種。
雞蛋生下來之后,蛋殼有上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德青源是目前中國惟一一家對蛋殼進行清洗、烘干和消毒的企業。
2006年之前,德青源只有50萬只雞,德青源將每天產生的雞糞、廢水收集起來,進行發酵,產生沼氣,不僅供自己使用,還可以提供給附近農村的200多戶居民,用于供暖和做飯,替代了他們原來使用的煤炭和木柴。沼液、沼渣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德青源也將其提供給這些的居民,用于種植有機蔬菜和水果。這些村民是從延慶山中搬遷出來的,原來生活比較貧困,在德青源的幫扶下,這里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
2007年德青源生產規模擴大之后,每天產生220噸雞糞以及170噸廢水,生產沼氣的量進一步擴大,德青源想到了用沼氣來發電。德青源購買了GE的顏巴赫燃氣內燃機,這種內燃機能夠將沼氣、煤層氣等氣體轉化為電能和熱能,而且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目前,德青源的沼氣發電廠已經安裝調試完畢,計劃今年4月份并網發電,預計每天能夠生產4萬度電,一年能夠生產1400萬度電。
沼氣發電廠的發電量足夠德青源自己使用,但由于技術問題,德青源發電廠發出的電將上傳國家電網,德青源自己用電,再去國家電網購買。據顧青介紹,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勵生產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德青源將發電廠的電賣給國家電網,國家電網除付給德青源常規電價之外,還將支付補貼電價,德青源將從中獲益。
沒有競爭對手的公司
通常中國消費者購買雞蛋,主要是去農貿市場,而且是按斤買。而德青源的雞蛋則全部進超市,按個賣,最便宜的1元1個,最貴的2元1個。
德青源雞蛋的目標消費群體是城市中15%的高收入群體。近年來,德青源在推廣自己的雞蛋方面,投入的廣告并不多,而且是以終端廣告為主,隨著中國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以及消費者的口碑相傳,德青源在目標消費群當中,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目前德青源生產的雞蛋,70%左右在北京市場銷售,剩下的30%雞蛋已經銷售到了上海、深圳和香港等地。據顧青介紹,經過不懈地努力,近年來德青源銷售額平均每年保持了150%的增長。2007年德青源共生產了2.45億枚雞蛋,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目前德青源雞蛋已經占據了北京市品牌雞蛋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目前中國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雞蛋時,主要還是在看價格。對此,顧青也表示,德青源正在積極努力,通過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提高效率,來降低生產成本,以便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吃到健康營養的好雞蛋。
談到競爭對手,顧青表示,德青源從來沒有把同行業做品牌雞蛋的企業看成是競爭對手,而是將他們看成是共同培育市場、開發市場的合作伙伴。原因是品牌雞蛋目前在中國整體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只占到雞蛋整體銷售量的3%左右。在這個領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市場的蛋糕做大。
據了解,德青源目前正在準備進行第8次融資,用于華東、華南新的生產基地建設,以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德青源正在安徽黃山、廣東清遠等地選址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新的基地建成后,德青源雞蛋將大規模進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消費市場。
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每當出現“三聚氰胺”事件、禽流感、蘇丹紅等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德青源的雞蛋銷售量反而增長得更快,這反映出消費者對于安全可靠的品牌雞蛋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