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麗 高福江
摘要:本文闡述了3S技術在國土執法監察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3S技術的特點及在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詳細介紹了工作過程,探討了應用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3S技術:國土資源:執法監察
1引言
3S技術即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和全球定位技術(GPS)。3S的結合應用,取長補短,是一個自然的發展趨勢,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大腦,兩只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區域信息以及空間定位,GIS進行相應的空間分析。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中,應用3S技術,建立發現、調查、處理和反饋管理機制,實現“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運行體系,并對其關鍵環節及技術進行了介紹。
23s在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中的作用
(1)應用RS(遙感)技術,實現天上看
通過購置或收集最新兩個時段的衛星遙感數據,對兩個不同時段遙感影像進行對比,可以快速、準確地提取近期國土開發利用的動態信息。
與日常動態巡查相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早發現、早制止違法行為,把土地礦產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遙感手段結合地面實地觀測,可以查清一些建設用地增長過快,違規違法用地,濫用耕地等行為。因此,衛星遙感監測就像天眼,時時監測著國土的變化,國土資源應用遙感技術手段已由階段性的工作轉變為常態性工作,在國土執法檢查的預防和警示違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應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實現網上管
基于基礎地理數據、遙感影像數據、土地利用現狀和規劃數據及礦業權數據等,建立適用于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綜合數據庫,應用GIS技術構建全省統一的國土監管平臺,實現以圖管地,以圖管礦。
(3)應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實現地上查
通過GIS系統,確定監測目標,利用集成GPS定位、無線數據通訊、電話語音通訊、錄音、錄像、拍照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移動終端,開發國土資源移動執法信息系統,實現執法現場的準確定位、執法信息實時快速采集、執法信息的網絡通訊等特定功能,支撐基于遠程傳輸技術的移動式現場執法。
3技術方法
(1)數據準備
具有空間信息的行政界線(行政村以上)、鄉村路以上的公路交通、鐵路、符合1:10000比例尺要求的居民地要素、水系要素、包含自然屯在內的比較詳細準確的地名等。
(2)具體應用
①兩個最近時期不同時段遙感影像,通過兩期影像對比,提取可疑圖斑,作為執法的目標區,輸出核查圖,建立變化圖斑數據庫。
②將最近一期正射遙感影像圖與基礎地理數據庫相關業務數據庫進行匹配疊加,建立執法檢查綜合數據庫平臺。
③利用執法檢查綜合數據庫、移動執法監察系統和GPS定位導航技術,進行外業執法檢查,并將核查結果直接錄入移動執法監察系統,內業進行匯總。
4主要工作
4.1數據庫建設
(1)數據庫建設的內容
數據庫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遙感影像數據庫、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土地利用異常區核查數據庫、礦權數據庫等。
(2)數據庫建設方式
①根據部、省統一制定的數據庫標準和數據建庫指南進行建設。
②遙感影像數據庫作為基礎數據,要充分考慮與系統其他數據共享問題。
③土地利用異常區核查數據庫需要滿足上報國土資源部的要求。
4.2標準規范建設
(1)標準規范建設的內容
①遙感影像處理規范:包括遙感影像的幾何校正、影像裁切、影像拼接和圖像增強處理等的操作規范。
②異常區提取規范:包括影像融合、圖像分類、變化檢測、變化圖斑提取、變化圖斑矢量化等操作規范和影像數據需求等規范。
③核查數據交換規范:包括核查數據的存儲格式、上傳數據質量標準、上傳下載核查數據的數據格式和方式。
④移動執法現場作業規范:包括執法工作流程規范、數據記錄規范等。
(2)標準規范應用方式
①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規范要求。
②在執行過程中,結合實際進行細化,制定有關實施細則。
5實現的目標
(1)應用系統建設
利用遙感對比分析技術,建設國土資源異常區提取系統、執法監察巡查系統、執法監察現場數據采集系統,形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業務系統。
(2)決策分析支持系統建設
基于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國土資源執法監察辦公系統和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指揮中心管理系統,實現對執法檢查的實時監控。
(3)業務功能的實現
實現“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網絡化查處、督辦、監控和管理,實現土地利用、礦產違法案件網絡化查處、督辦、監控和管理。
6結束語
充分應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以“3S”技術為核心的國土資源動態監測信息體系和國土資源基礎信息持續更新的機制,實時地對重要區域、重要類型的國土資源信息進行監測,將信息采集與更新機制和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緊密結合,確保數據的現勢性,更好地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