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翠 孟慶梅
每年的“兩會”都是媒體博弈的現場。為了報道好“兩會”,各家媒體都會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以求博得受眾的信任和掌聲。特別是網絡媒體,報道陣容一年比一年大,新招數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十八般武藝全亮相。
新華網是國家通訊社網站,肩負著傳播、直播“兩會”的重任,理所當然是盡心竭力,絲毫不敢懈怠。為了做好“兩會”的網絡報道,新華網由新華社黨組統一部署,副社長周錫生擔任總指揮,全網嚴密組織,精心策劃,統籌安排,積極創新,齊心協力,連續作戰,以強大的氣勢和規模,多媒體、多語種、全方位、立體化地報道了此次盛會,有力展示了大會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風貌,營造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網上輿論氛圍。總理上網彰顯中國民主進程新契機
在“兩會”召開前夕,“總理,請聽我說”“我有問題問總理”成為這個春天里互聯網上最熱烈的話題、最懇切的心聲。這期間,不斷有網友問,“什么時候能與總理在線交流就好了。”溫家寶總理真的聽到了海內外網友熱切的呼喚,接受了網友盛情的邀請!
2月28日下午2時,溫總理在百忙之中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演播室,與海內外網友在線交流。
溫總理說:“在兩會前夕,我非常高興同大家進行在線交談。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推進政務公開和決策的民主化。”
溫總理與網民在線交流反映的是整個當代的中國執政者對民眾意愿的重視和關心,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施政理念。
這次訪談再次將“網絡民主”這種以網絡為載體的民主表達形式,置于媒體和社會大眾的聚光燈下,同時也表明中央政府和中國領導人對互聯網的重視,對網絡民意的尊重。訪談之所以能夠在全國,在世界產生這么大的反響,數以百計的報紙和網站在頭版報道,主要原因在于它肯定了網絡在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它彰顯了中國民主進程的一個新契機。網絡必將成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推動力。
創新策劃是報道成功的關鍵
今年的“兩會”是在一個極其復雜的背景下召開的。國際金融危機深不見底,國內網民參政議政的熱情不斷高漲,網絡民意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兩會期間,各方都在利用網絡表達自己的訴求,網絡聲音比較分散,而且很可能偏離大會主題和方向,難以形成主流的聲音。
為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緊密統一起來,把網絡聲音與大會議題有效結合起來,新華網精心策劃,開創性搭建了兩會主題社區,周錫生親自帶領新華網編輯精心設計議題,推出“總理,請聽我說”“網友給部長留言”“網友給省委書記、省長留言”“網上征集議案提案”等系列討論,并隨著大會議程推進,不斷調整話題,推出“我看政府工作報告”“我看人大工作報告”“我看‘兩高工作報告”等,突出討論重點。“總理,請聽我說”征集活動,對以往“我有問題問總理”進一步深化,讓網民變被動為主動,通過發表建設性意見為社會發展盡職盡責,網民熱切回應。新華網的主動作為,不僅有效避免了大會堂一種聲音,網上另一種聲音的“兩個輿論場”現象,而且切實引導網民有序參政議政,激發網絡大國網民的責任與擔當。
成功的報道離不開創新策劃。新華網在每次的重大報道中都要力求創新、周密策劃。在此次報道中更是積極探索,實現了一連串的創新計劃:
首先,創刊國內第一份為農民工量身打造的“報紙”——兩會農民工手機報,面向農民工免費發行,單期發行量從兩會開幕之初的6020份猛增到121萬份,收到讀者短信提問、建言40多萬條。
第二,在互聯網上首家推出“代表委員向網民征集提案議案博客圈”,90多位代表委員開博,直接通過各自新華博客征集網民意見建議達8000余篇,網民發表有關兩會的博客文章1.6萬余篇,兩會博客總訪問量超過7000萬。
第三,首次嘗試將重要即時新聞通過短信方式插播,進一步增強了報道時效性。
除此之外,還有手機論壇、手機博客、FLASH大畫幅、兩會電子書、“網上議政廳”“網眼看兩會”等欄目也頗受歡迎。
網絡訪談也是本次兩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兩會新聞中心首設“網絡訪談室”,邀請部分代表與網民就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在線交流。
“兩會”前,許多代表委員打電話、發傳真,通過各種方式與新華網聯系,主動要求到新華網進行訪談。“兩會”開始后,前后方訪談每天以近20場的頻次密集展開,不僅邀請周強、郭庚茂、柳斌杰、紀寶成、鐘秉林等來自省部級官員和學者,更著力推出農民工代表朱雪芹、康厚明、胡小燕,居委會主任朱國萍,大學生村官周倍良等來自基層代表委員,據初步統計,近200位代表委員走進前后方演播間,或在住地接受訪談。所有訪談嘉賓直接從提問頁頁面選取網民問題,與網民直接對話,實現真正的在線交流互動,體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比如針對前一段沸沸揚揚的無錫拆報亭事件,無錫市長在接受新華網訪談時網民再次問及,嘉賓毫不回避,懇切回應事件的來龍去脈,并歡迎網民評議政府工作,受到網民廣泛好評。網民說,新華網嘉賓直面網民提問,訪談客觀真實,透明度高,體現了政府民主開放的形象,見證了執政者的自信和新華網對網民的尊重。
互動是互聯網的核心,也是互聯網的靈魂。會議期間新華網專門為網民搭建了一個“我與兩會零距離”的兩會互動社區,社區共分九個部分,在這里集中大家議兩會的話題,發表網民對代表委員的意見和看法,對國家發展的建議。
“兩會調查”是每年新華網兩會報道的重頭戲,參與者眾多,時間也最長,16個熱點議題,以盡量簡潔的方式,讓網民用鼠標來選擇他們的觀點。調查扣緊當前中國國計民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話題,網民用鼠標點擊出來的結果和政府的關注點基本一致。通過網絡互動的這種形式培養了國家公民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關鍵時刻,國家的意志和民眾的意志走到了一起,這是網絡民主的一大亮點。
注重細節報道提高服務功能
據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最近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新華網等六大網站新聞頻道日均流量突破1.7億、日均獨立用戶數超過1800萬,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3%和22%,網民選擇通過網絡媒體關注兩會的比例高達94.5%。這是一個驚人的增長。原因在于互聯網報道及時、詳盡,無所不包,滿足了網民幾乎所有需求,其中新華網的細節報道功不可沒。
細節是新聞中最微小、最生動、最傳神也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一個生動、感人的小情節,往往能觸動人的情感和靈魂。3月10日,新華
網上發表的《說說農民的喜事與煩心事——溫家寶總理與一位農民代表的對話》一文就感動了很多人,記者沒有漏掉總理與農民代表對話時的任何一個語境和場景的細節,語言既生動又樸實,頗具現場感。這篇文章被100多家網站轉載。通過總理和農民代表的對話不僅展示了今年兩會的民主新風,更重要的是讓國人看到了如今的人民代表懂得了自己作為代表的責任。
每年“兩會”的程序報道是新華網的拳頭產品,特別是重要會議程序和重大活動的直播,必須做到及時、準確無誤。
今年整個“兩會”新華網共直播22場,準確、快速、豐富、流暢。總理會見中外記者、外長答問是新華網直播重頭戲,人大和政協主管部門獨家授權新華網為兩會的第一直播網站,兩場直播,新華網面對各種復雜情況,沉著應對,準確快速發布。3月13日一早,剛到直播現場的新華網編輯敏銳捕捉到總理記者會現場主席臺上沒有像往年一樣布置鮮花和綠植,立即播發圖片稿件《今日總理記者會主席臺新看點》,被各大網站迅速轉載,并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網民紛紛對會議簡樸作風表示贊賞。國務院辦公廳領導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兩場直播快速立體,受到現場審稿領導的高度評價。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姜瑜感慨地說:“新華網直播準確、詳盡、平穩、流暢,整個工作井然有序,環環相扣,你們的工作太棒了!”
3月6日下午西藏代表團開放討論并接受媒體集體采訪,新華網于會前20多分鐘接到直播通知,在還有兩場直播同時進行、人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想盡辦法,迅速調派編輯、聽打人員趕往現場,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這場網絡實錄報道。在當前涉藏輿論斗爭形勢非常復雜的背景下,這條重要的稿子被各網站和數十家平面媒體廣泛轉載轉發。在重大敏感問題上有效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新華網各場直播也受到海內外媒體、網民高度認同,新浪、搜狐等多家網站和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網站全文轉載直播內容或摘要。許多媒體記者編輯說:看新華網的直播比在現場還方便、齊全,非常準確、非常及時!
新華網除了做好程序性報道,積極拼搶時效外,針對國外網民關注熱點話題重點開設“聲音”“觀點和評論”等欄目,加強對代表委員對政府各方面工作提出的議案提案、意見建設的多媒體報道,全面反映各界觀點,充分宣傳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積極展示中國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國家形象。
在“兩會”專題設計上,新華網更加注重歸納梳理,力求在服務功能上有所突破。比如新華網推出“兩會日刊”“兩會早報”及“兩會晚報”。其中“兩會日刊”對每天兩會報道按類別梳理,按日期索引,方便網民瀏覽。“兩會早報”及“兩會晚報”則在每天8時、16時分別對當天國內各大報紙的頭條、重點報道、重點評論進行集納,使人們對各大報刊的兩會報道及評論一目了然。兩會資料庫全面集納今年全國各地兩會資料以及人大、政協機構的等相關資料。不少網民認為,這些欄目不大,但十分出彩,體現了新華網想網民之所想的服務意識。
仔細盤點新華網“200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你會發現,你想找的任何資訊這里一應俱全,而且都有編輯為你分門別類進行了整理。人們總是說細節決定成敗,新華網能在“兩會”報道中年年出彩,秘訣在于他們非常重視細節。
新華網擁有一支善于吃苦,勇于創新、敢于拼搏的團隊。今年,他們從春節前就開始“兩會”報道動員,抽調骨干力量組成專門報道隊伍,反復培訓,嚴格演練,增進編輯政治意識和把關能力。采編、技術、美編、后勤保障等各路人員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夜以繼日地投入工作。對“兩會”報道制訂了嚴格周密的發稿流程,對關鍵崗位重點安排、對薄弱環節重點把守,保證程序性報道嚴謹準確及時,臨時性緊急任務不講困難、無條件服從。
“兩會”期間,報道組成員從早上7點就開始堅守崗位,兩班倒,到深夜2點,30多種報道形式,很多個口,每一項工作都有好幾個頭緒,每一個員工都在超負荷運轉,十多天時間沒有人休息,一天吃一頓飯成了常態。即便是這樣,他們仍然是激情四射,活力十足。
新華社黨組對新華網“兩會”報道組要求也非常嚴格,報道組每天要開兩個會,早上的會布置全網的事情,晚上按照社里的要求統一部署第二天的工作。每天晚上大會堂新華網工作室的燈都亮到深夜。
網絡無改稿,新華網又是文字的源頭,一旦發出去,就沒有回手之力。本次‘兩會雖然他們任務重,壓力大,但依然做得安全、平穩、準確、快速、高效。順利、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報道任務,受到了國內同行和海內外網友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