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董青
為了報復哈馬斯火箭彈對斯德洛特城的襲擊,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出動戰機對加沙地面進行空襲,以此來轟炸乃至清除加沙地帶的哈馬斯武裝人員,至少讓處于巴勒斯坦核心地帶的加沙城巴抵抗人員,產生被報復的恐懼感。空襲當中,至少1300人喪生,當中多數是婦女和兒童。當然,Google在此一信息流通過程中作用顯著。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道,哈馬斯武裝人員不能夠站在地面上足夠長的時間以襲擊斯德洛特城,否則就會被以色列的戰機撕成碎片。因此,巴武裝人員只能呆在地面以下,利用Google打信息戰,即采用Google地球來確定被襲擊目標的位置。與此同時,巴武裝支持者使用YouTube網絡系統,在世界范圍內收集民意。
在洛杉磯,歌手邁克爾·哈特為加沙譜寫了“我們不會沉淪”的歌曲。這首歌是專門為鼓舞加沙巴人士氣而寫的,配有視頻,后被傳上Youtube上。目前,這首歌已被60萬網民看過,并在世界各地方的游行場合被人彈唱。甚至在加沙,地球上一個最卑微、最有悲劇感的角落,Google幾乎讓這首歌曲家喻戶曉。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年份里Google恰恰在幾乎每一個重要事件報道中都扮演重要角色。這里,沒有固定的安排,巴以沖突只是這一年重大事件中的一個普通事例而已,不妨略舉幾個例子:
貝布托被暗殺。2007年12月27日,前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被伊斯蘭武裝恐怖勢力炸死,數以千萬計的網民在網絡上搜索其被炸身亡瞬間的視頻。網絡的欺詐者有意地在角落里等候這群尋找的人,他們建立起Google博客,許諾提供貝布托被暗殺的畫面。然而,網民下載視頻后必須輸入密碼才能夠打開畫面。一旦輸入密碼電腦就會感染上惡意病毒,因為安裝了反間諜軟件產品,屏幕上被彈出式廣告所阻塞。
惡意軟件黑客們在網絡上還利用重大事件的視頻搜索來進行欺詐,如中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奧巴馬就職演說、以及無數的炙手可熱的重要報道等。黑客們通常的手段是,把自己的網頁內容鑲入到Google能夠搜索到的地方,并盡可能地提高其搜索結果的排名。
Will.i.am的YouTube視頻。黑眼豆豆為奧巴馬競選而主唱的視頻,輕而易舉地成為08年被病毒感染的網絡最熱門產品,在短短的數天之內,超過400萬網民通過YouTube觀看了這個視頻。該視頻去年1月出來以后,蒙太奇化的希望與理想主義,在很多人心目中立即與奧巴馬聯系起來,僅僅通過這種虛幻的藝術手法,奧巴馬奠定起自己的競選勢頭與宣傳基調。它讓人看到未來政治的全新變數:互聯網內容的自發性。
希拉里之“狙擊手”的慘敗。成也YouTube敗也YouTube。當希拉里·克林頓聲稱她一下飛機就在處于波斯尼亞狙擊手搶下時,并沒有人懷疑;她一直這樣對外界這樣說,直到她快樂如散步一般地行走在這個機場時她才停止這樣的說。無處不在的攝影師把這一幕傳人YouTube上,并對她進行無情的報復。這是一個災難性的后果,目前至少有200萬網民看過這個視頻。
中國大地震與緬甸的颶風之災。當氣旋納爾吉斯橫掃緬甸三角洲的時候,緬甸軍政府拒絕救援進入其國界,國際救援人員很難把救災物資發放到數以萬計的難民手中。使用聯合國的衛星圖片,與國際直接救援人合作,Google地球工作人員確定出颶風掃蕩過的徑路。該公司還根據衛星圖像確定了緬甸的醫療設備分布,救援人員對該國最需要的災民有了更好把握,并掌握了接收與分發救災物品的最佳地區。雖然該國政府自2006年起就禁止其國民使用Google與其電子郵箱系統,Google最后還是捐贈了100萬美元幫助災區恢復。
中國汶川大地震之后,Google地球組織了相類似的救助工作,他們建立起搜索引擎以幫助那些尋找災區親友消息的人們,他們提供各類地圖,包括天氣與路況、各種時段的地形狀況等。
孟買恐怖襲擊。就像YouTube相對于希拉里·克林頓的競選一樣,Google地球是一把雙刃劍。2008年11月,伊斯蘭狂熱分子在印度孟買發動了恐怖襲擊,150人喪生其中。事后證明這里的謀劃相當復雜,使用了衛星電話與GPS定位技術。事實上,已有的新聞表明,在恐怖襲擊之前,伊斯蘭狂熱分子曾經暴露過他們使用Google地球(進行恐怖犯罪)的圖謀。印度領導人曾長期批評Google地球的衛星地圖暴露了該國一些敏感的安全區位。雖然這里有暗藏保護印度國內衛星地圖公司的圖謀,襲擊過后,在孟買高級法院印度人呈遞了禁止印度Google地球的申請。
格魯吉亞戰爭博客。2008年8月,當俄羅斯軍隊蜂擁聚集于格俄邊界時,戰爭的攻擊對象還瞄準了格魯吉亞的政府網站,關閉與切斷了該國對外宣傳的主要通路。格魯吉亞人如何通過報道反映他們的聲音?他們建立Google博客以戰爭日志的形式反映自己的主張。
奧林匹克與Google。全美國人都可以通過美國廣播公司的節目觀看奧運會的全程報道,但對于數以億計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來說,他們卻看不到,而Youtube卻有網絡的獨家報道。Google與國際奧委會達成協議,每天在該公司網絡之國際市場上播放三小時的視頻網絡節目。這些視頻在任何與國際奧委會簽署有獨家數字授權協議的國家如美國禁止播放。而在其他77個國家(這里不包括南韓、印度與尼日利亞的YouTube),,卻可以為數以萬計的球迷們提供專門的奧運頻道。
Google與奧巴馬。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Google的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先生驟然轉向支持奧巴馬,在競選尾段,這位高管甚至為這位候選人登臺游說。越來越多敏銳的觀察家們猜測,Google公司意識到美國司法部正準備杯葛有爭議的Yahoo并購案。Google公司高管認為像其他公司一樣從中作梗的時機已經到來。然而,Schmidt先生加入奧巴馬團隊以競爭其經濟顧問,傳言說他意在角逐奧巴馬政府的第一首席技術官。
華爾街風暴與YouTube。當股市暴跌回了9月,全美絕望的人們著手尋找解釋災難的最直接原因。沒過幾天,一個古怪的視頻在YouTube上出現。該視頻內容聲稱,整個亂局是由自由市場者與社會主義者合謀的結果。具體地說,社區是投資法、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合謀下一手摧毀了房地產市場,他們以欺人的方式把華爾街變成了資不抵債的窮人。這個視頻在頭腦昏庸的右翼人群引起轟動,成千上萬的人爭相觀看。很快時代華納集團警告YouTube立即停止播放這個視頻,因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這個視頻采用了貌似“毀壞的家”的聲頭像。此一舉動立即招來指責,認為Google不應該像自由主義市場那樣公開投標以掩蓋真相。不過你是網民還可以看到YouTube這段視頻,流暢如當初。
奧巴馬就職典禮。Google把奧巴馬的形象塑造得如此之完美無缺,以至于在歷史上無人能敵。美國地理眼1號(GeoEye-1)是Google用來拍攝Google地球圖片的衛星,在高出地面423英里的高空拍攝高分辨率的圖片。圖像分辨率如此之高,網民可以分辨出地面半米的物體。就職典禮那晚稍后時刻,Google公司在安德魯梅隆禮堂(the Andrew Mellon Auditorium)主辦了務必參加的就職舞會,并張貼出最流行的搜索詞匯。這些最熱門的詞匯包括“艾瑞莎富蘭克林”、“小提琴家帕爾曼”與“沃爾特蒙代爾”等等。Google這樣做以顯示自身的力量,以至于有些人抱怨該公司在這樣歷史性的重要場合都不愿去掉自己的商業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