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臺北特派記者 王 堯
來自廣東省的旅游團24日在臺北被高空掉落的起重機吊臂砸中,造成兩死三傷。馬英九26日也表達遺憾、哀悼之意。他表示,因相關公共安全做得不夠好而發生這樣的情況,令他感到不安,希望家屬節哀順變。這起意外震驚了臺灣社會,自事故發生以來島內各大媒體一直跟蹤報道最新情況,目前死傷者的家屬陸續來臺,各有關部門正在徹查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責任。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的評論稱,大陸觀光客兩死三傷的慘劇,不只反映臺灣的工程安全堪虞,也連帶使陸客來臺的許多問題浮上臺面,“不來臺灣終身遺憾,來了臺灣遺憾終身”的批評,一旦成為定論,還會有誰想來臺灣?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也稱,既要陸客來臺拼經濟,最基本的觀光安全好歹得搞定,千萬不可臉丟到海峽對岸去!
死傷者家屬緊急赴臺
25日晚,李福慶、王炳坤和張世洸等事故中死傷者的家屬搭機來臺探望。26日上午,死者李福慶和王炳坤的親屬10多人,到臺北市信義區的事故現場拜祭。兩家的親屬在現場哭倒在地,以粵語不停地呼喊逝者的名字。肇事的營建商代表則在一旁肅立,90度鞠躬致歉。
事故中重傷的張世洸仍未脫離危險,讓家屬心情忐忑。據臺北醫學院附屬醫院介紹,張送醫前已無生命跡象,裝上葉克膜(體外心肺循環系統)搶救后才恢復心跳。但因輸血已超過4萬毫升,造成凝血性病變以及全身性發炎反應,目前腦部、肺部皆無功能,瞳孔已放大,情況很不樂觀。另外兩名傷者王佩玲、葉志棠情況穩定,已轉往普通病房。
從天而降的慘劇,也讓與死傷者同團的游客心情跌到谷底。25日中午,他們登機返回大陸,均神情哀凄,不發一語。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毛治國前往機場送行,并給團員們贈送紅包壓驚。
事故發生后不久,臺北市長郝龍斌即赴現場查看,此后又多次赴醫院探視,并給死傷者家屬發放了慰問金。對于傷者家屬擔心的醫療費用,郝龍斌承諾,臺北市政府會完全承擔所有費用。至于理賠事宜,死傷者家屬表示還沒時間討論。據臺灣媒體報道,大陸旅客在臺意外死亡理賠金額最高為300萬元(新臺幣,下同)。而出事的旅游團成員均購買了旅游責任險和相關責任險,相關保險公司會介入后續的理賠工作。此外,由于該事故屬于第三方責任事故,傷亡游客還可以要求工地施工方進行額外賠償。
允諾嚴查事故責任
據臺灣媒體報道:7年前,臺北市101大廈興建過程中就發生過起重機吊臂掉落事故,造成5名工人死亡。而兩次發生事故的機具來自同一家公司!有臺北市民投書媒體說:這種工地安全疏失造成的意外反復發生,本來就夠糟糕了,居然還讓遠來的大陸客人受害,讓人格外難過。
事故發生后,肇事方6名相關操作人員接受了警方的詢問,他們堅稱“是突然間的強風將吊臂吹落”。臺北市政府安監部門赴現場查驗后表示,肇事原因應是起重桿負荷超重。目前臺北市政府已經開出了21萬元的罰單,同時勒令工地停工,要求限期整改。臺北市長郝龍斌也稱,該工地自2006年底開工以來,24次檢查中被查出7次疏失,市府多次要求其停工改善,“該做的都做了”,廠商要為這次意外負完全責任。
島內輿論呼吁反思
無獨有偶,就在奪命意外發生的同一天,近300名大陸游客由于接團旅行社未安排好游覽車,被困在飯店一整天。陸客眼中的“圣地”日月潭,也出現數百旅客擠在浮動碼頭上,浮筒險些承受不了,險象環生。這些被臺灣民眾認為“丟光了臺灣旅行業的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稱:兩個月前,觀光業者還在抱怨開放陸客來臺“有聲沒影”,等不到人來;如今大批游客上門了,才發現沒準備好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對此,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姚大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坦承,由于最近大陸游客激增,加之正值臺灣本地學生畢業旅行和春游高峰,業者確實有些措手不及。至于阿里山、日月潭等地,旅行公會正在建議觀光部門進行人流控制,以免游客過于擁擠。此外,島內相關行政部門也正在會商因應措施。▲
環球時報2009-04-27